宝应宁国寺

宝应宁国寺

AAA级旅游景区

宝应县宁国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年),由无尘和尚开山,原址在县城叶挺路东首,名为宁国教寺,后

易名宁国禅寺,迄今1368年。历代僧、官多加修建。据史料记载,宁国寺规模宏大,大雄宝殿匾额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寺藏明万历铜钟,前后共6处,殿堂楼阁数百间,有“跑马关山门”之说。寺后有千佛楼,主供释迦牟尼,楼内每根梁柱上雕刻的多尊佛像,形态各异,组成千佛绕毗卢的场面。清道光六年,大雄宝殿毁于大火,近百年来屡遭天灾-,古寺濒临灭迹。

1993年3月,宝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城隍庙、万寿庵旧址上又重建宁国寺。建设规划范围,北起县城东门大街,南至新建巷,西起张仙庙桥,东至安宜南路,面积约40000平方米。其布局分为三区一带,即:中部这寺院建筑中轴线及参观游览区,东部为天王

殿、钟楼、东配殿及外围仿古建筑群,西部为鼓楼、宝塔、戒坛、讲经堂、西配殿、斋堂及生活区。至2005年,已新建天王殿、藏经楼、东部仿古建筑群及大雄宝殿、玉佛殿、罗汉堂。天王殿西侧门额“海会云集”为台湾弥勒内院住持兼常州天宁寺住持宽裕法师所题。大雄宝殿匾额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

宁国寺 正在依照规划,通过寺院自筹,信众捐募,逐步实施建设南山门殿、祖堂丈室、钟楼、鼓楼、讲经堂、斋堂、戒坛、佛教文物馆等,最后兴建宁国塔,规划高度63.7米,取意为宁国寺始建于637年。目前,宁国寺已成为宝应规模最大、香火最旺盛的一座佛教寺院,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且逐年增多。

走进历史悠久的宁国寺,只见这里的殿阁上盖金色琉璃瓦,重檐飞角,气势雄伟,殿内梵音悠扬,幽香萦绕,沁人心脾。寺内有千佛楼、蝴蝶厅,有红木雕直径1.2米的镯金蟠龙柱8根,以及汉白玉浮雕释迦佛八相成道图等珍贵文物,世所罕见,尤为珍贵。据法师介绍,寺内现在藏有两口大铜钟,每年除夕夜,这里都吸引许多市民前来撞钟,祈福来年吉祥。听说本报与市宗教、旅游部门开展最具特色祈福撞钟处评选活动,寺院对此表示支持,决定2008年新年之际与全市其他寺院联动,开展撞钟祈福活动。

镇寺之宝

据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太虚大师应政府的请求,组团前往印度等国家访问时,得到了印度总统圣雄甘地和总理尼赫鲁的接见。印度国为了表示和中国结为友好关系,特别向太虚大师一行赠送了当时的印度国宝佛祖舍利。此宝后收藏于台湾秀峰山弥勒内院。2004年,弥勒内院住持宽裕长老应家乡宁国寺明波长老之请求,特分出一份佛陀舍利在宁国寺供奉瞻仰。在友人精心安排下,我们有幸进入了宁国寺瞻仰供了奉着在此的如来佛祖的真身舍利的佛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