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马关长城

倒马关长城

倒马关,地处河北省唐县西北,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倒马关置关较早,《战国策》称其为鸿上关,汉称常山关。但目前可见到的关于建筑倒马关城的记载,都是明朝的。

倒马关又分上城和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今城已毁。下城即今倒马关城。据《倒马关志》载:“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因上城狭小,官军居处不便,乃于城南二里相度地势,复筑城一座,二面濒河,一面跨山,规制弘备,是为下关”。现倒马关乡政府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由此可知倒马关城,始建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

倒马关同居庸关、紫荆关合称内三关,地势极其险要,关城建筑亦很独特,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倒马关城,周长约2.5公里,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墙为黄土夯筑,外砌砖石。关城有3个城门,东门称居仁门;西门称由义门;北门称宣武门。西门百步外另有1座条石砌筑的城门。在关城四周的山上,居高临下筑有石结构墩台5座,今已圮坍,只存下半部了。

由于倒马关的险要位置,使它在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为历代兵家征战必夺之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北进,攻取中山国时就是先打下的倒马关。

北魏末年,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镇兵出身的杜洛周,在上谷(今河北怀来)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在攻打定州时,定州刺史杨津,请求柔然主阿那瑰发兵解救,柔然兵行至广昌(今山西灵丘县)因杜洛周已在倒马关派有重兵,扼据雄关,柔然兵无它路可走,只好原路退回。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蒙古族鞑靼部首领达延汗入犯大同后,欲取倒马关,以图南下,明王朝守军凭借天险,坚守关塞,最后击退了来犯之敌,使长城之内的广大地区,免遭一次洗劫。

倒马关城东门、西门已在修公路时拆毁,北门亦在早年被拆,关城城墙仅西面城墙大体断续残存,可辨外侧为青砖包砌,内侧为卵石砌筑,其余三面均被拆毁,只局部可略辨残迹。

现在倒马关遗址,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景区地址: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倒马关乡境内

乘车线路:唐县乘开往倒马关的班车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