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级旅游景区
佛光山,位于中国台湾高雄市大树乡东北区,是中外闻名的佛教胜地,有“南台佛都”之号。1967年(五十六年),由当代高僧大德星云法师率领弟子创建,是台湾最大的佛教道场。
中文名:佛光山
地理位置:台湾高雄市大树区统岭里统岭路1号
开放时间:全年 8:30-17:30
门票价格:免费
著名景点:大雄宝殿、大佛城
建议游玩时长:15天
适宜游玩季节:农历春节到元宵节期间
创建时间:1967年
官方电话:886-7-6561921
洛阳偃师境内的避暑胜地,佛光山景色秀美,满满乡土气息
夏至刚过,地处中原腹地的偃师,三伏天也要来了,带上家人和朋友,一起去佛光避暑吧! 佛光地处南部山区,风景秀美,近几年成为城里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漫步群山之中,和身临庐山、老君山的感觉一模一样,景色秀美,清新凉爽,流连忘返。 真不知偃师市还有如此美妙的自然风景和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
从安乐村到柏峪村,拐回来再到来定村,又从来定村到史家窑村的五佛山,沿着新修的君佛路,直达山顶偃师和登封两市交界地。
远眺五佛山▼
大山中的一草一木,每时每地,都让人感到那么亲切,那么诱人。山风吹来,透心冰凉,通身爽快。
在大山的角角落落,都孕育着生命,充满着生机,让人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眷恋和美好希望。
身处大山腹地,前后左右都是迷人的景色,满目青翠,苍山如黛。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心旷神怡。
山里的水菊花五颜六色,光鲜亮丽。
山道湾湾,曲经通幽,峰回路转,一步一景。
漫游深山老林,才会深切感到,我们的祖国该是多么的强大!
山外的红杏已经基本罢市,而大山中的鲜杏却青翠欲滴,犹如满脸红晕的少女,含羞待闺。看着果肥枝满,真是诱人垂涎。
闲步绿荫山道,处处都是山鸡的和鸣和山鸟的婉啭鸣叫,赏心悦目,悦耳动听。
深山的美女朴实漂亮,清纯靓丽,光彩照人。
高山流水,青泉淙淙,碧溪溅珠,清凉爽心。
来大山深处寻幽探奇的游客,络绎不绝。
纵情山水,放歌大自然。在农家小院,也有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可以一展歌喉,尽情高唱美丽的绿水青山。 步行登上鸡毛窑的半山腰,看到唯一的沃土良田。
继续往上走,浑身冒汗,远远看到树木葱茏的麦桔坪村庄。
驱车来到地处半山腰的五佛山,据说有五座山峰化作五尊佛,保佑着二百来口的山民在这大山深处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半山腰的一片良田,即是该村的粮仓。在这里,山民们代代耕耘,不知洒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收获了多少丰收的喜悦。
驱车前行,即将到达山顶,看到一池清泉,细流潺潺,清水涓涓。这是生命之水,不知给多少生畜动物带来希望之光。
终于到达山顶,这里是偃登二市交界地。南看,登封境内山峰挺拔,北看,偃师境内遍山青翠。好一派壮丽风光!
沉醉在美丽的景色中,百看不厌,如痴如狂;欲离难舍,流连忘返。
神奇的大自然,美丽的佛光山……
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
zjw51688
张君伟,集美大学法学、税收学副教授,兼任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厦门银江律师所律师、厦门君思成税务师所税务师。长期从事经济、法律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爱好文学、历史、地理、旅游。一生愿望是走遍中国,游历五洲。
佛教纪录片《千年菩提路》40佛光山
《千年菩提路》,用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佛教在中国20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那些历史上最经典的佛教圣地,那些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高僧大德,那些穿越千年至今依然震撼着我们的精彩瞬间,在这部纪录片里一一呈现。
《千年菩提路》12佛光山
千年菩提路字幕版45集全·第四十集《佛光山》解说词
台湾北部的基隆港,当年是国民党退守台湾的重要交通枢纽。六十年前,一位年轻僧人跟随国民党军队的僧侣救护队涉海来到台湾。那一年,星云法师二十三岁。青年僧侣们从上海匆匆登船,从此告别了故土。当时的星云何曾知道这是大半生的别离,多事之秋,个人的命运也如惊涛骇浪中的孤舟,载沉载浮。匆促中的决定加之以他的个性,终于奠定了他思与行的底色。
六十年后,台湾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台湾注重发展工业,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实现了在短期内的经济腾飞,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娑婆之乡,人间宝岛台湾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两千三百万。宝岛的风土人情、美味佳肴让人流连忘返。现在已成为大陆游客最为向往的旅游胜地之一。
现在在高雄市外 五十公里处的大树乡,有一座宏大的庙宇群——佛光山。这里作为台湾佛教的名寺和观光胜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香客汇聚于此,成为向世界传播人间佛教信息的发源地。
在大崩坏和大重建的年代,时时有风云际会,天人殊途。佛光山上,竹风绕林,精舍之中,晚年的星云法师如果忆及初抵台湾的困境遭逢和人生中那一段艰苦的经营,不知能否心静如水。他不止一次引述佛门成语说:“欲做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而他一介飘萍之身,汲汲数十年从不知所措的困境之中白手起家,惨淡经营,一步步崛起,成就一代弘法基业,由马牛终及于龙象,其胸中块垒,不难窥见。
(星云法师)基本上我们是讲究服务,所以佛光山的信条是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
台南市,这座不大的城市略显敝败。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它曾是台湾的政治文化中心。公元1662年,郑成功率军攻破荷兰殖民者的守御,迫使荷兰人投降后并退出台湾,设承天府,改台南为东都,开始经营台湾。大陆佛教传入台湾大约开始于这个时期。
早期传入台湾的佛教集中在奉明朝正朔的郑氏政权影响所及的台湾南部一带。从法脉上看,主要是福建一带的南方禅宗一系和净土宗脉。台南开元寺是南方地区有代表性的早期寺刹,宗承禅宗临济一脉。今天的开元寺供奉延平郡王郑氏宗族的牌位,寺院格局也带着明清时代鲜明的汉地佛教风格。清政府经营台湾,随着向北部地区的渐次垦殖开拓,佛教也由南及北逐渐向全岛流播。
台湾光复以前,佛教在台湾的生态呈现出神佛混杂的民间景象。佛、道、儒和民间的妈祖信仰往往同处一室,共生一堂,香火缭绕之中共受膜拜。
这是台南市的大天后宫。这座天后宫的历史悠久,香火极盛,是台湾民间天后信仰的代表之一。我们与远道而来的民间礼拜团不期而遇,佛教的大雄宝殿与天后宫隔墙相望,遥相辉映。天后宫中,天后圣母左右配享四海龙王,而左配殿则曰大雄宝殿,供奉三宝佛祖,佛祖前是关公护法。香客见神即拜,不问出处。这是典型的台湾民间信仰的写照。佛在其中,面目模糊。
1949年,国民党政权溃失大陆,退守台湾。大批大陆僧侣随之入台,台湾佛教迎来了最深刻的一场大变革。他们当中很多人成为后来台湾佛教的领军人物,星云就是其中的一位。
1927年,星云出生在距江苏省扬州市十公里以外的江都县。他从小勤劳精进,聪慧伶俐,好善乐施。在乡里,人们称赞他慧根初露,与佛教有着不解的宿世因缘。1939年的江南战火不断,去南京寻父的十二岁的少年星云偶遇僧侣结缘,在南京栖霞寺出家,赐名悟彻,他就是日后的星云。栖霞寺的生活贫困交加,少年星云身患疟疾,痛苦难言。消息传到师父耳中,请人送来半碗咸菜。救命的咸菜如同琼浆玉液,救命救心,星云从此发下宏誓大愿。
(星云法师)当我吃到这个咸菜的时候,就感念师恩浩荡。这个关系很了不起,所以那个时候就发下誓愿,将来要报答师父。师父不要我报答,他有办法的。我想我要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台湾如同浮在海中的一座巨大兵营,杂芜交错。追随国民党军避入台湾的各阶人众混乱无章,各种方言交织在一起,城市里一片浑沌景象。青年僧侣们言语隔阂,道路陌生,一路跌跌撞撞,饥寒交迫,数日来风餐露宿,辗转流离,居无定所。经过无数日夜的艰难跋涉,星云法师终于找到了来台湾后第一个安身落脚之处,台北西南部的中砺圆光寺,寺里的老和尚收留了他们。圆光寺的两年生活让星云法师终生不忘。
(星云法师)在那种年代,台湾经过了二二八白色恐怖,妙果老和尚收留了我,敢跟我接近,也是抱着很大的危险,所以我也是很感恩。
为了报答老和尚的恩情,星云法师在中砺圆光寺安顿下来之后,又去了苗栗法云寺看守山林。三个月的山中独处,在静默中思索,他一定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但是他何曾想到过他的坚守和经营会给自己的一生和台湾的佛教带来如许的变化。在山林中,他写下了来台湾的第一本对佛教参悟的散文集《无声息的歌唱》。
宜兰,僻处台湾岛东北部。群山环绕中,兰阳平原形如簸箕,一面向太平洋敞开,而西部则以丛山阻隔,隔绝着与西北部平原的交通。1953年,不甘囿于陈规更不愿寄人篱下,一心想开辟自己的弘法天地的星云法师在宜兰迈出了第一步。宜兰的雷音寺成为了星云法师第一块佛教乐土,在这里他行愿圆满,收获着自己的梦想。初到宜兰条件艰苦,雷音寺里夜深人静,星云法师趴在一台破旧的缝纫机上笔耕不辍,陆续写出了《玉琳国师》、《释迦牟尼佛传》等佛教文艺连载作品。同时,接手主编《人生》杂志,旺盛的写作使他在媒体上迅速崛起,获得了相当的知名度。星云法师不仅在寺中讲经,他还大胆地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扛上时髦的幻灯机、录音机走出寺庙,带着一班追随他的青年上山下乡,弘扬佛法。这样大张旗鼓的宣传方式在当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这种主动的亲近民生的努力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星云法师身体力行的实践赢得了大批的信众。当时由于语言障碍星云法师还专门配备了闽南话翻译,她就是日后的慈惠法师。
(慈惠法师)大师对我们的调教是很严苛的。他不会事先告诉你,我今天要讲什么,那这有个好处,你没有先入为知的这种成见,所以非常单纯的,非常清清楚楚地去把他的话听下来,然后才翻成台湾话。
这个广播的声音就是来自当年追随星云大师的居士林美秀女士。
(林美秀居士)大师就是为了要度这些青年学生、青年朋友,就组织歌咏队,后来就觉得佛教也有这么好听的圣歌,因为我也很喜欢唱歌,所以我就亲近了大师。
最能体现星云法师不拘一格的弘法创意的是组织宜兰念佛会和创建佛教歌咏队。星云法师超前的弘法理念中,文艺和青年是很重要的两个因素。他认为佛教音乐不应当只寺院和僧众所有,应当走向大众,而且佛教的音乐不应该裹足于和尚念经腔调的偈颂吟咏,而应当是曼妙的歌唱,以此来接引青年的热情和信仰。当时歌咏队的主要成员慈容法师追随星云法师环岛弘法,最终依止星云法师,皈依为比丘尼。
(慈容法师)青年带动儿童,总是有参与这种教化的工作,所以我们很自然的在这种环境里面过得很快乐,所以我们一方面在外面有服务,但是这个是我的生活的另外一部分
星云法师创建的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的人间佛教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他在宜兰全方位的弘法实践培养了大批僧众和信士,他还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居士们的善款在当地开办了幼稚园、学校等慈爱教育机构。星云法师的眼光转向了阳光明媚的台湾南部。事业的迅速发展让他认识到迫在眉睫的需求——高素质的僧众教育。星云法师需要更大的空间,他那人间佛教的梦想需要更恢宏的气象。
1962年,高雄市的信徒们经过策划创建了寿山寺,礼请曾经来高雄讲经的星云法师为本寺住持,星云法师的弘教事业逐渐开始南移。
随着人间佛教的不断弘扬壮大,1967年6月,星云法师在高雄大树乡选择了一块不被任何人看好的荒山,开始了佛光山的宏基伟业。这片荒山僻远不便,谋定而动的星云法师却独辟蹊径,胸有成竹。他自己勘察,自己设计,带领门人一点点经营着他心中的人间佛国。1968年12月,佛光山第一座寺庙——大悲殿奠基开工,1971年圆满落成。1975年星云法师亲自设计的主殿——大雄宝殿奠基,1981年落成。气势磅礴的“大雄宝殿”四个大字为国画大师张大千所题。
如今的佛光山在海内外已经有两百多个道场,数百万信众,达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星云法师弘法人间、利乐众生的人间佛教的梦想终于有了安乐不坏的根基。
东方佛学院是在佛光山建起的第一家僧众教育学院。这里分设男众和女众二部。女众部是佛光山开山第一座建筑。台湾佛教中突出的一个现象是比丘尼的重大作用。出家众中,比丘尼比重很大,而她们也以虔信不移、坚韧忘我、细腻柔婉为台湾的佛教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注入了与众不同的活力。比丘尼参与佛教事物多所建树,没有一个地区像台湾这样显著和突出。最早坚定地追随星云法师修行弘法,至今成为佛光山教团领导核心的多数是比丘尼。她们不光被组织去社会上行受善法,佛光山还特别重视僧人的生活实践教育,他们要帮厨、生火、做饭,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甚至她们的经营管理课程还包括了寺院的素斋馆的经营管理和制作推销等实践内容,这使她们作为一个普通人立足于社会而受益匪浅。
她们一起去登山,行户外禅。在自然中体味清净快乐,智慧和谐的人间佛教是生活的佛教。花木水溪,禅堂僧寮间,处处可见她们洒扫却除的身影。她们被教育行止坐卧之中,三千威仪,八万细性。这种时时刻刻自立自为、参行合一的教育使得这些年轻的僧尼都行止有容,质朴亲切,就是走到现代的世俗社会里,这些僧尼也足以自当一面,自信地谋生。
星云法师以文艺弘教,以青年为生力军。他深知佛光山事业重中之重,一在于教育,一在于宣传。为了弘扬佛法,1997年12月,佛光山人间卫视正式成立。现在八十三岁高龄的星云法师每天都要在此录制百集的佛教宣传节目。为了弘扬佛法,他每天两小时的录制丝毫不见疲惫。
星云法师六十年锲而不舍,念念在兹。他弘扬了人间佛教的理想,把遁世的佛教改造成为济世的善法。为此,他还成立了无数的慈善机构。大慈育幼院就是其中之一。1970年成立的这座育幼院,三十多年来,栽培了六百多名被家庭遗弃或遭受社会歧视的孩子,重拾自信,自食其力。
几载春风薰薰,秋月皎皎,时序推移之中,有多少平凡而感人的生活点滴发生在大慈育幼院。孩子们、老师们、义工们彼此间的因缘如星光交流,一期一会。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
(背景:“师公给我们有这个能力可以读书。” “我就很喜欢这个家,这里有很多兄弟姐妹陪我,跟我一起成长,所以让我觉得很快乐。” )
弟子环侍,练达从容的星云法师怀菩提而浮想。
(星云法师)这个佛法是人间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要为人间造福,为人间谋福利,人间欢喜,人间福报,那么佛教传播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增一阿含经·等见品》有一句话曾经说过:“诸佛世尊,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