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湖湿地保护风景区

长湖湿地保护风景区

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文化特色和文化价值不仅在于有楚文化、三国文化,而且因地处水泽密布的江汉平原,从而与水文化也息息相关。长湖是镶嵌在江汉平原腹地的一颗蓝宝石,是享有“千湖之省”盛誉的湖北省第三大淡水潮,现有水域面积21万亩,位于荆州市市区东北郊,地跨荆州、.荆门、潜江等三市,素有“百里长湖”之称。1957年,由省政府批准成立荆州市长湖水产管理处,负责管理长湖。

长湖地处长江、汉江之间的江汉平原腹地,南遥长江,北贯汉江。位于江汉平原防洪抗旱“四湖"水系上游,具有重要的蓄洪、灌溉、养殖、航运、旅游、湿地永生生态环境保护等综合功能。海子湖是长湖的一个子湖,现有水域面积10300亩,位于荆州市北郊,紧邻三一八国道、宜黄高速公路、规划中的沿江高速铁路及荆州火车站站址。距荆州机场、荆州港和荆州火车站仅7公里,目前已有3条市内公交线路直抵海子湖。荆州市“十一五"规划将进出沙市区的主干道十号路向北延伸至海子湖边,沿湖公路也正在规划修建之中。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长湖水质清新,渔业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有鱼类77种(亚种),其主产的主要经济鱼类长湖青鱼、鲤鱼、鲫鱼、花鲢等是荆楚老百姓饭桌上的一道可口.放心的佳肴,湖泊渔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双休日及长假的实行,人们更喜欢到山清水秀的大自然中进行休闲娱乐。为此,到长湖旅游垂钓,品纯正、地道的渔家饭逐渐成为荆州市民的一种时尚。

长湖位于荆楚文化发源地荆州附近,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传说、民俗风情。被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为“循吏第一”的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一公元前593年),出生于郢都(纪南城)北海子湖北岸白土里(又称孙家山,今雨台山附近),楚国名相,蔫氏,名敖,字叔敖。少年时,曾遇两头蛇,时俗认为见此蛇者必死,他想:要死只我一人,不要再叫旁人看见。于是,他斩杀了这蛇,埋入山丘,其品德为族人赞佩。那山丘因而得名“蛇入山”,在今荆州古城城北约二十里。现沙市区长港路与江汉北路交汇处有一公园名叫蛇入山公园,就是为了纪念孙叔敖。

楚庄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孙叔敖拜为充尹,主张“施教于民",“布政以道”。他极为重视民生经济,制定、实施有关政策法令,尽力使农、工、贾各得其便。孙叔敖还是杰出的军事家,他选择适合予楚国的条文,立为军法,对各军的行动、任务、纪律等都制定了明确规定,运用于训练和实战。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楚军在诉地(今河南正阳一带)修筑城池,由于他用人得当,计划周密,物资准备充足,30天就完成了任务。次年,楚与晋大占于邲,他辅助庄王机智灵活地指挥了这场战斗,刚一出动战车,他即鼓动楚军勇猛冲击,一鼓作气,迅速逼近晋军,使其措手不及,仓惶溃散,逃归黄河以北,中原霸主的地位便转向楚国。由于行政、治军有功,楚庄王多次重额封赏,孙叔敖坚辞不受。为官多年,家中却没有积蓄,临终时,连棺椁也没有。去世后,归葬于江陵白土里。另在沙头镇(今沙市区)有衣冠冢。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立有“楚令尹孙叔敖墓”石碑。墓在今中山公园东北隅。

荆州鱼米乡,荆州食俗重鱼,无鱼不成席,无鱼不成礼仪。荆州人食鱼历史悠久,汉代已有“饭稻羹鱼”,鱼在荆州人的手中神奇地变化出各种美味佳肴。“红米煮白鱼”是古人的生活,现在是因鱼设菜,因鱼下料,一道道名美、色美、味 的鱼肴,使人美不胜收。荆州有四大名肴,其一是“龙凤配"。它以黄鳝、仔鸡为原料,经过煮、卤、炸、溜等多种烹饪方法烹制而成,是荆州地区的传统名菜。

传说三国时期,刘备招亲以假成真,他偕夫人自东吴返回荆州葛亮为他们摆席接风,席上摆出的第一道菜就是荆州厨师特制的“龙凤配”。只见一条大黄鳝被做成龙形,蜿蜒于盘中,鳞甲片片,脚踏祥云,昂首张口,翘角垂须呈飞腾之状;鸡形如凤立于龙旁,引颈展翅,羽毛绚丽,头冠殷红似翩翩起舞。刘备一见,心中大喜,赞不绝口,从此“龙凤配"一菜也就声名远扬。

其二是“鱼糕丸子”。鱼糕丸子是荆州一带特有的风味,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称道。传说鱼糕的制作起源于楚国,在楚都纪南城有一酒店,专做各种鱼菜佐酒。夏日的一天,店主买鱼多了一些,偏偏这天生意清淡,到晚上还剩不少鱼。眼看鱼已离刺将要腐烂,店主急中生智,索性把鱼刺全部剔除将鱼肉剁碎成茸,掺进几个鸡蛋,加上一些豆粉,又倒点白酒除腥,然后做成糕放在蒸笼里蒸熟。第二天把鱼糕切成块装碗蒸热,浇上调料摆案出售,结果大受欢迎。后来鱼糕越做越精美,人们用鱼和肥膘肉做糕,再用猪肉、山药等制成肉丸。肉丸垫底,鱼糕放在上面,最后以肚片、腰片烹炒盖帽,多菜共碗,俗称“杂烩丸子”。

其三是“皮条鳝鱼”。荆州城有座“聚珍园”餐馆,聚珍园的“皮条鳝鱼”是一道传统名菜,鳝鱼是食疗佳品,《名医别录》将鳝鱼列为上品,说它有补五脏、疗虚损的功效。

其四是“冬瓜鳖裙羹”,它是用肥大的雄鳖裙边和嫩冬瓜加鸡汤、调料焖煮,清炖而成。据《江陵县志》记载,北宋时,宋仁宗召见荆州人张景,问他江陵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张景回答说:“新粟米炊鱼子饭,嫩冬瓜煮鳖裙羹”。可见,“冬瓜鳖裙羹”在宋代就闻名于世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一则荆楚俗语。荆楚的婚俗礼仪,总体上来说是沿习先秦时代婚嫁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古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从《关雎》在湖北婚嫁仪式歌里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管窥荆楚婚俗礼仪的流变。《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是上古婚礼中“庙见”仪式上司仪所弦诵的一首赞词。它描述的是,在婿家祖庙里,一对新婚夫妻对列祖列宗,用荇菜作为新娘对0的贡献,以取得祖灵们对她在家族在身份的认可。近来有学者考证,《关雎》的原产地就在楚地荆州。荆楚称结婚为红喜事,婚嫁时请歌班子贺喜广为流行。担当仪式司仪之职的往往是本地歌师傅。“加冠礼”唱道:“关关雎鸠在两旁,在河之洲陪新郎,窈窕淑女容颜好,君子好逑为新郎”。《关雎》有不同“版本”。如“洞房礼”唱道:“关关雎鸠进房来,在河之洲两帐开。窈窕淑女床上坐,君子好逑撒起来”。又如“贺新婚”唱道:“关关雎鸠在两旁,在河之洲陪新娘。窈窕淑女生贵子,君子好逑状元郎。”

长湖不仅人文传说、历史民俗文化丰富,而且更注重长湖的生态环境、野生生态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加强长湖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从源头上防止污染,几年前荆州市就下大力气整治沿湖周边的小造纸厂,对其实行了关、停、并、转,彻底解决了这一长期污染长湖的污染源。另外加强了荆州古城护城河的治理,采取了疏通河道、全面驳岸、植树种草,对河水进行微生物技术处理, 改善了护城河的水质,也消除了长湖的另一污染源。并在海子湖南岸的凤凰山、北岸的雨台山等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增加了绿地覆盖面,同时开展退田还湖,增加了长湖的湿地面积。长湖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长湖水体总体达到三类以上水质。

长湖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保护长湖的野生鱼类、禽类、水生植物提供了条件。为了保护长湖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荆州市已成立了市级长湖湿地保护区,正在组织申报省级湿地保护区,争取进入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名录。

保护了长湖的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资源,就为合理地开发、利用长湖水域资源,进行休闲渔业、生态旅游、无公害水产养殖提供了条件。按照荆州市“十一五”规划,加快实施中心城区“北上东进’’计划,海子湖综合开发工程纳入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迎合这一契机,将海子湖南岸的凤凰山和北岸的雨台山,通过游船连成一片,开展渔业观光、水上垂钓、水上餐饮、特色佳肴、自助烧烤、儿童游乐、卡拉OK、桑拿按摩、冲锋快艇、水上摩托艇、滑水、赛龙舟、民俗风情表演等活动。形成风景名胜、渔业观光、休闲娱乐、民俗风情生态旅游。

利用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资源,搞好“四大家鱼”的养殖外,进行螃蟹、青虾、乌鳢、鳜鱼、黄颡鱼、翘嘴红鱼自、河鳗等中高档经济鱼类和观赏鱼类的繁殖、养殖。走以生态旅游为主,适度开发,服务旅游,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信经过五至十年的开发、发展,长湖(海子湖风景区)湿地保护区一定会成为荆州市的“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