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科学馆(旧址)

雁山科学馆(旧址)

雁山科学馆(旧址),全称桂林雁山中央研究院科学馆(又名李四光科学馆)该馆位于桂林植物园展览中心,国家已把雁山科学馆作为永久性陈列纪念馆,桂林人民政府已确定作为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云岭陈氏祠堂是如何作为新四军军部大会堂旧址的?背后的故事都在这里!

新四军军部大会堂旧址,原为云岭陈氏祠堂。作为陈氏宗祠,是昔日陈家宗族聚会、议事、开祠堂祭家法及祭祖的地方。

1938年8月新四军进驻云岭后,开明的陈氏族人,将祠堂成为新四军大礼堂,从此陈氏宗祠为抗战作出了贡献,为中国革命的书写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如今这里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此参观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军部大会堂是必须要去瞻仰的革命纪念场所。

陈氏宗祠建于清康熙年间,祠堂规模宏大、壮观,建筑面积占地2221平方米。应该说,凡中国古代的大宗祠有的格局,陈氏宗祠的建筑构件、建筑艺术特色、门窗天井的透气风格、雕梁画栋及斗拱栏杆等细部基本都包涵概括。也是泾县保存最大最好的祠堂之一。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祠堂为前、中、后三进,砖木结构,第一进正中设有一排木栅门,厅中有白色石柱两根,衬枋上雕有文曲星、武曲星,笑迎文人雅士,震慑门厅孽徒。祠堂正大门配有一对石鼓,左右两边侧门各安一副骑马石;门厅上方镌刻篆“福、禄、寿、禧”四个大字,夺目怡人;在上是清著名书法家赵绍祖墨宝“陈氏宗祠”白底黑字的巨型祠匾。

门厅后面设有一口大天井,天井四周木柱衬枋上的木雕青狮、白象、天神、人仙等。他们似行似坐,似立似蹲,各持其宝,各施其法、各展其威。中进大厅左右两侧水磨花砖墙上镶嵌着南宋大家朱熹题写的四个木雕大字,赫赫醒目,气氛庄严肃穆。

最后一进是两层楼房,前面有天井、水池。水池上有一座石拱桥,楼房底层的屏门上雕刻着“二十四孝”和戏曲图案,默默地叙述着祠堂文化。整个祠堂三进由低向高,寓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之意。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迁至云岭,这里即作为新四军大会堂。军队召开大型会议,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是举行军民联欢和战利品陈列展览的主要场所。

1939年春,周恩来曾在此给新四军指战员作过重要报告,强调新四军要“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陈氏宗祠的后进辟有“新四军在皖南”陈列展。

陈氏宗祠经过几次大修保护,其中最闻名的重要一次维修要属二十年代初,北洋政府时期。

当时,祠堂出现了整体倾斜,面临倒塌。陈氏家族请来四乡八邻的木匠,陈家大老爷有言在先,不动一砖一瓦,谁能“扶正”陈氏宗祠,赏银300大洋。几十个木匠跃跃欲试,迟迟不敢动手。

当时有位木匠叫罗桂志,家住离祠堂约三华里的丁家山村,老家湖北黄梅县人,从小在家拜得名师学过木工手艺,经过勤劳苦学,细心钻研,木工手艺超群,二十岁下江南,起先在青阳木镇做了两年木工,后来来到云岭丁家山开始了木工生活。罗木匠除修建房屋,配置家具外,还承接一些亭台楼阁的建造。罗木匠的木工技艺也越来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

面对摇摇欲坠的祠堂,罗木匠经过实地勘察,认真比对,胸有成竹,当着大伙人的面,自告奋勇声称自己有能力建正祠堂。木匠们投以怀疑的目光,对这位身材矮小的罗木匠既好奇又羡慕。陈家大老爷要求在场的族亲及木匠见证,不动一砖一瓦建正陈氏宗祠赏300大洋,若要损坏墙体和木柱,碰碎砖瓦不仅得不到赏金,还要加倍处罚。罗木匠不慌不忙,从容接受了这项艰巨任务。

第二天罗木匠就请来十几个民工,上山砍下几根大檀木,由民工集体抬下山。同时准备了几根30至50多米的粗麻绳,扶正那天,罗木匠在墙体外埋好檀树桩,从墙体窗户引进,用绳索拴紧祠堂梁柱,在另一头安装好撬棍,罗木匠喊着1、2、3开始,木工用力拨动撬棍,只见倾斜的祠堂在抖动,不一会儿,墙体的中线指标到达指定位置,祠堂建正了!祠堂外响起一遍遍欢呼声,人们奔走相告,纷纷称赞罗木匠创造了奇迹。陈大老爷高兴得手舞足蹈,指示手下大办酒席,以示庆贺。

喜宴那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罗桂志木匠被安排在一席最高位就坐,大伙频频向他敬酒,称赞罗木匠技艺超群,名不虚传。罗木匠对陈大老爷的盛情款待感慨万千,当场表示,我只用木匠手艺做了我应该做的事,300元大洋我罗木匠分文不收,由陈大老爷留着,捐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穷困户、灾难户,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罗木匠的慈善义举、慷慨解囊,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罗木匠不仅品德高尚,技艺超群,他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后来罗木匠名气很大,他在云岭村开设了一家木匠铺,带过不少徒弟,他请雕刻师傅专门刻制了一方铁印,凡是罗木匠承包的工程,都要他亲自放样,填好尺寸,盖上大印,交手下施工,谁出了问题就由谁负责。

罗木匠因病逝世于解放初期,安葬于南陵县烟墩乡,他育有一子也做木匠,现已去世,目前两个孙子还在云岭居住,仍然从事木工手艺,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幸福而安逸的生活。

(作者系泾县政协文史委特约撰稿人,《绿色泾县》编辑部专版责编。本文图片由尹建生提供)

转自: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骑行至肥城潮泉镇剪云山,偶遇7450军工厂旧址

上午8时许,一路奔波经新修还未竣工的泰肥旅游公路骑行至剪云山景区,本打算熟悉一下6:I6山地车赛路线,然没有向导只好作罢,有失必有得,在改变骑行路线环山至长清万德的起始不远处,偶遇7450兵工厂旧址,实为一大幸事。初闻潮泉剪云山中的7450兵工厂还是两年前听一位骑友讲的,他的父辈也是该兵工厂军工,后来改制分流到王瓜店镇上工作。这位骑友生在此,童年岁月在此,虽离开多年,对故地的眷恋之情仍是浓浓的,由此也激起了我一探该地的兴趣。 兵工厂大门已斑驳不堪,厂区内断砖残垣处处皆是,拆除旧址的机器在忙个不停,然现存的建筑仍有不少,门岗、超市、军工宿舍、军工礼堂、食堂、车库等虽苍旧仍透出当年的风采,几名年轻人拿着图纸带着相机和测量仪器在忙着什么,我走进一问才知这旧址要转型了。

斑驳的大门。

曾经的医院。

曾经的车库。

军工礼堂,红五星还是那样醒目。

哎,这荒废的军工厂,曾几度辉煌几度风光,落魄到今日竟要涅槃重生了。概叹中夹杂着高兴,为它的过去更为它有了美好的未来。

森林生态康养小镇规划图,在此建该项目,可谓顺天应时利人。

我们期待着,一个蜕变后的康养小镇。恬静而悠雅,山风轻拂,花香怡神,鸟鸣迷人,山深林秀,使人恍如。忽闻潮泉有仙踪,仙在康养小镇中。

来源:百度APP(作者:岱宗夫)

西安研学课程--走进“八办”旧址 传承革命精神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本认知素养,加强学生对革命历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我们开展以革命传统为主题的研学活动,通过参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和革命公园、烈士陵园、柳青纪念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具体情况,体验八路军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初步认识西安人民在近代重大历史事件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并由此了解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通过本篇中的几次研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目的意义

参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革命公园,了解发生在西安的革命故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研学内容

1.课程链接: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王二小》。

2.知识储备:学习抗日战争的基本历史,初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明白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

3.研学设计:了解西安事变的基本历史,体验八路军战士的生活和工作,聆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4.研学拓展:召开主题班会,分享研学感悟。

活动设计

本活动安排一天为宜。

活动一:参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了解八路军办事处的作用。

活动二:“我是小八路”体验活动。集体聆听讲解员朗诵革命烈士的诗歌,听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专家讲述在“八办"发生的历史故事。穿上八路军军装,扛上步枪,模拟军队训练,同时体验打背包、纺线织布、包扎伤口等八路军的生活。

活动三:参观西安革命公园,重温发生,在西安的近代:重大历史事件。

活动四:参观谢子长雕像等革俞纪念建筑,,讲述谢子长杨虎城.刘志丹年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

安全提示

1.西安革会公园面积较大,水面部分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不能自由活动,必须以小组为单位参观、休息。

2.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空间较小,台阶上有苔痕,请注意参观秩序,按照行进标志参观,不能拥挤,不随意触碰了文物及相关设施。

资料介绍

1.背景知识

(1)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是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西安设立的公开办事机构,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八办”利用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在维护和推动全民族抗日运动的发展,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在为八路军领取、采买、转运物资,组织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是全国所有的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中成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办事机构。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叶剑英、邓小平、林伯果、董必武等曾多次留驻办事处并指导工作。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建于1959年年初,共有五道院落,内有接待室救亡室、会客室、住房、库房、厨房、电台室、译电室、机要室和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重要领导人的住处等旧址。馆内收藏有文物460多件资料525件回忆录623篇及照片3 000多张。

(2) 西安革命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东段北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党史教育基地"和“西安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26年春,北伐战争前夕,刘镇华在直奉军阀等的支持下,纠集一支号称“十万人”的部队,时企图攻占西安,为北洋军阀扩大地盘。刘镇华围城八个月之久,放火烧掉了城外的麦田,强征民夫在城周围挖掘了一条三千米的断绝沟,企图迫使全城军民投降。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云龙(李虎臣)带领全城军民坚守西安时称“二虎守长安”。后冯玉祥将军率领大军人陕,粉碎了刘镇华的阴谋。在守城期间,死难者5万余人,占当时城内人口的四分之一。

1927年2月,为纪念西安围城期间死难的军民,冯玉祥率众公祭,建革命公园,负土筑冢,建立烈士祠和革命亭,供市民凭吊纪念。革命亭为八角飞檐攒尖三滴水仿古建筑,楹联上有当年杨虎城将军题写的对联:生也千古,死也千古 功满三秦,怨满三秦。

现在,园内主要有革命亭忠烈祠、东烈祠、西烈祠、东西大冢,以及杨虎城将军铜像、刘志丹同志汉白玉石像等革命纪念建筑。1983 年园内的革命亭被列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