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古村(千古第一村)

流坑古村(千古第一村)

AAAA级旅游景区

流坑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于牛田镇东南部乌江之畔,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建村于五代南唐昇元年间(937-943),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流坑为董氏单姓聚族而居血缘村落,全村以董姓为多,家族尊西汉儒学家董仲舒为始祖,但宗谱可考的开基祖则为南唐时的董合。

宋时,流坑以董氏科第而兴旺,成为江南大家族聚居之地,时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和“欧(欧阳修)董(流坑董氏)名乡”之美称。

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毁。明清时,村中有识之士接续祖业,兴教办学,修谱建祠,并发展竹木贸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荣兴盛。从宋初到清末,村中书塾、学馆,历朝不断,明万历时有26所,清道光时达28所。

全村曾出文、武状元各1人,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尚书,下至主簿、教谕,超过百人。江西省有30名以上进士的村子仅有4个,流坑村是其中唯一一个文物遗址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历,赞:“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见《徐霞客游记》第147页,上海古藉出版社版)这里说的“五桂坊”,就是为表彰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董氏一门五人同时中进士这一盛事而建的纪念牌坊--“五桂齐芳”,历史罕见,可谓殊荣。

近千年来,流坑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江西属独一无二,在全国也属少见。

流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遐迩。至明代中叶,从南京辞官回乡的刑部郎中董燧带领族人,用将近二十年时间对流坑村进行了彻底改造。首先,他们在村子西南方用人工挖掘出“龙湖”,将湖水与乌江联为一体,使乌江和龙湖像护城河一样把流坑环抱其中,既利于居住,又利于农耕。

村子经董燧重新规划、改建后,原来密如蛛网的小巷,逐渐形成“七横(东西向)一竖(南北向)”八条较宽街巷,使整个村子形成“七横一纵”的梳子形状。每条巷的巷口都直对乌江河岸,并且都建有一个码头。在古代中国,只有大城市才能建设如此多的码头。这些码头既给交通带来了便利,又能使河风顺畅地进入村中,从而调节村子的温度。

董燧等人还在流坑村地下建设了一套十分科学的环保排水系统,这些水道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巷口首尾皆设门及望楼,用于村人关启防御。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分区居住,一如唐宋时代的里坊规制。各房派宗祠与各房派族众结合在一起,犹如众星拱月。全族大宗祠则建于村北,其他宫观庙宇均建于村外,以符合古礼要求。全村外有乌江、龙湖环绕,内有村墙门楼守望,很像一座小小的城池。

村中,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巷道内鹅卵石铺地,住宅、宗祠临巷而建,占地361万平方米。村中现存500余幢建筑中,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

这些传统建筑中,有古典风范的民居建筑,有宏伟壮观的宗祠建筑,有幽雅别致的庙宇建筑,有功能各异的文化建筑,如纪念性楼堂、书院、戏台、牌坊等,还有店铺、水井、桥梁、古墓、古塔遗址等,可以说,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基本类型在该村都能够看到。计有戏台、书屋等文化建筑14处、牌坊5座、宗祠48处,庙宇8处。

另有古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墓 、古塔、古村门等遗址32处。村内还有颇多的由于数代同堂或以血缘关系聚族而居形成的建筑群组,重要的有18组,如“大宾第建筑群组”、“星第门建筑群组”、“思义堂建筑群组”和“处仁门建筑群组”,数幢建筑前后相连,左右相通,合纵连横,曲折多变,出入是门,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给人形成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其规模气魄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流坑古村的民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布局简洁,朴实素雅。外看,一般为长方形平面,用空斗砖墙围合,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坡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有阶梯形、弓形、云形,翘-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还能挡盗防贼。入内,其格局多为二进三开间,一堂一厅,明代多前堂后厅,清代多前厅后堂,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卧堂,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并依使用目的之不同,用木质装修的“宝壁”、屏门、隔扇将厅堂内部自由分隔,下堂前檐部常做成各式的轩,形制秀美且富于变化。卧室楼高一层半,下层居住,上半层放置什物,厅堂没有分层,显得高大宽敞,气势极为堂皇。室内地面,以长条青砖横向错缝铺砌。神龛设在厅堂宝壁两边侧门的上方,左边神龛内摆有先祖牌位,旁有香烛插座、长明灯、铁铃,下有短梯,供人家上灯祭祖之用。堂前均有较为狭小的天井,既供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天人合一”的意境。居宅一般都有前门后门,前门通正厅,后门连便厅或厨房。明代和清代前期正门多为侧入式,清中期以后大门一般开在中轴线上。门的形式各异,以一字门、八字门、牌坊式门、凸入式门和门罩式门较为普遍。明代民居堂前多置照壁,照壁上的砖雕壁画十分精美;清代民居堂前多带庭院,庭院前有砖木结构门楼。

流坑的古民居虽外观简朴,但建筑装饰十分讲究。集木、砖、石雕(刻)及彩绘、墨绘、书法于一体,工艺精湛。木雕、木刻,斜撑、雀替、门窗格扇这些构件都经过精雕细琢,题材丰富,手法多样,家家户户都不相同。砖雕、砖刻、石雕、石刻、彩画、墨绘等装饰随处可见。明代民居“怀德堂”(“凤凰厅”)照壁上的“雀(爵)鹿(禄)蜂(封)猴(侯)”砖雕壁画和“永享堂”照壁上的“麒麟望日”镶雕,工艺精湛高超,国内绝无仅有,堪称国粹。数以百计的屋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门头、墙壁上刻有不少题榜、名额,有匾额188块,楹联72副,门头墙壁的各种题榜362方,祠堂名额近60处,计682方(处)。在流坑的民居中,60%的厅堂有堂名匾,用“家家有匾,户户存联”来形容,毫不为过。这些匾、联皆有来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或表主人之身世,或显家族之荣耀,或体现儒家传统的道德思想,或反映“天人合一”美好情境。流坑村古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专家学者曾概括为“既非官非民,又亦官亦民;既非城非乡,又亦城亦乡”,代表了江西本域传统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古建筑及遗址总面积67284平方米,基本保存完好,组群完整,街巷仍为传统风貌。难得的是,遍布全村的匾联,丰富的家谱记载,给村中的古建筑留下了确定建设时间的有力佐证,使绝大多数古建筑都有准确的建造年代。此外,村中较好地保存了一批有确切纪年的明代及清早期的民居建筑,自明万历至清乾隆几无缺环,这对于研究民居建筑由明代向清代的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岁月里,流坑董氏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村中封建宗族活动的遗存随处可见,特别是那版本众多的谱牒和遍布村巷的祠堂,更是难得的人文景观。现在仍保存有明万历十年族谱3本,清代各房谱牒20多个版本,各种宗庙祠堂58座。在民国时期被北洋军阀孙传芳部队焚毁的董氏大宗祠----“敦睦堂”遗址更是一绝,五根高8米、直径0.7米的花岗岩石柱,像是流坑的“图腾”,深沉而内敛,朴实而厚重,无言傲视着苍穹,被称为流坑的“圆明园”。

1990年秋,江西省著名历史学家周銮书到流坑考察,写下《初访流坑村》一文,掀开了这个久藏深闺的古典村落的面纱。1996年初冬,国家著名文物、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等考察流坑村,认为流坑村“是我国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地区保护的一个重要发现”。同年11月1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江西千年古村流坑,中国古代文明缩影》一文,引起全国轰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的-当即作出重要批示,使流坑村的保护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和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与支持。1997年8月初,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专程考察流坑村,对流坑古村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挥笔为流坑题词:“千古第一村”。同年8月22日,江西省政府特批流坑村为江西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公布21处古建筑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流坑村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流坑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交通

自驾:青原汽车站-乐安县潭港镇的三叉路口下车(约120km,3小时)-流坑古村

门票

门票42人民币

景点位置

江西抚州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

流坑古村留住光阴等你来

走进流坑古村,

你会有一种穿梭在漫长时光遂道里的感觉,

这些古建筑虽然不光鲜,

却自有其朴实和厚重的历史

若忽略其表面的斑驳和沧桑,

蕴含其中的,

都是一些触手可及的岁月印记和风俗世情。

流坑古村远观青山拱挹,

近傍清澈的恩江上游之水乌江

河水沿村东再转而西流,

与村内龙湖之水相通,

周边江岸古木参天

秀竹摇翠,

形成山环水绕之佳境。

村中纵街横巷,

井然有序,

建筑体量庞大,

青砖灰瓦,

昂墙翘宇。

古村按照当年董燧规划的整体布局,

依照地形物貌,

建宗祠、造书院、修街道、筑戏台、立楼阁、树牌坊、围村墙、植树木,

使流坑俨若一座城池、一方都会。

其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为当代建筑专家所赞叹。

流坑:千古第一村焕发新活力

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三赢”,打造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生态”的美丽村落。未来几年,流坑将如何以“旅游+”推动“全域旅游”,如何做好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这一“课题”。在国庆前夕,中国江西网记者深入这座具有赣派古建筑特色的千古第一村,一探究竟。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记者杜宇蔚/文

助推全域旅游新发展 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江西大力实施旅游强省战略。好风凭借力,流坑景区已申报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启动争创国家级5A景区。打造流坑文化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计划投资约60亿元人民币。力争5年内将流坑打造成为集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田园休闲、康体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中国儒学文化研教基地及中国乡村振兴示范、江西休闲旅游度假精品、古村文化旅游标杆项目。

流坑古村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发展优质旅游、助推全域旅游作为推动流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冲刺“5A”的重要抓手。目前,流坑景区正在实施的古村落文化风貌提升改造项目一期、水南至流坑公路、农贸市场、旅游公路、沿乌江骑行道、流坑大桥、流坑古村落文化风貌提升改造项目二期等工程,总投入约5亿元。

流坑古村规划效果图

旅游扶贫敲开致富门

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发展致富群众。流坑古村有一半以上贫困人口都参与到与旅游相关的产业,通过发展旅游,流坑的名气响了,百姓钱包鼓了,不少贫困户脱贫,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开民宿、搞运输、卖特产等。村里的董召先老人,如今靠着守馆的工作人员,收入一年也有一万多元。

董红军,38岁,经营着流坑土特产——状元饼。记者来到这家店时,他正在店内整理这些土特产,店内坐着一些游客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店外不时有游客经过询问。董红军说:“这几年我看到流坑的旅游业发展的比较好,所以回乡开一家土特产店,已经经营了两三年,状元饼是流坑的特色小吃,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多的时候,每天能卖出一两千包状元饼,一年下来竟可卖出三五万包,一年光卖这个,就能带来一二十万的收入。”景区提供导游、环卫工人、店铺经营、城市运输等就业近六百人。

抓好古建保护 保持文化的“原真”

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流坑古村通过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保存古建筑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并重,充分地保留好丰富的“历史档案”,保持原有村落建筑和古村文化“原真性”。

2018年,流坑完成安仁门、翰林楼、汉储行祠、迎恩门-瑞临门、等6处古建的修复工作。同期,凝祥宅、守斋公祠、立定公祠、乐善堂、董善道宅、宸恩世锡、岐山公祠等12处古建项目在加紧施工。截至目前,已维修古建筑98处。乐安县流坑管理局副局长、中共牛田镇流坑村支部委员会书记董绍平介绍说:“在开发过程中,流坑古村受到了国家、省、市、县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得到的各方面资金都投入到流坑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这几年,每年从国家文物局也可获得古建维修资金约两千万。

作为负责流坑古村落文化风貌提升改造项目和设计工作的南昌大学设计研究院,从2018年5月开始进入项目,经过一年多的调查、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到现在已经完成了古村的总体规划和一个详细设计方案,并逐步开始建设。南昌大学设计研究院驻场设计师吴朋说:“我们修复工作的出发点,是以保护流坑,促进流坑旅游开发为主要目标,在保持古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我们严格控制古村的商业化。”

流坑古建筑修复

流坑:变化很大 很淳朴

被称作“浓缩华夏耕读文明最后孤本”——流坑地处盆地,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从村口大古樟步入村落,宛若步入桃花源般的田园意境。清澈的乌江河、古朴的明清建筑群、幽静的鹅卵石巷道……

廖冬根称赞道:“我对流坑古村印象蛮好,古香古色。每次来流坑,对我来说都是值得留念的。”与半年前来流坑相比,廖冬根这次感觉这里变化明显。“村里边边角角都在修整,变化很大,希望流坑能保持原来的面貌和古村的那份淳朴”。廖冬根已经是第三次带朋友来流坑了,他经常会带着外地朋友们来流坑感受这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2018年,流坑古村游客接待量突破40万人次,2019年预计将达45万人次。

流坑古村街道修复

旧貌焕新颜 “复活”古村落

创新村庄治理模式,推进古村、景区融合发展,引导村民以主人公的身份积极主动参与景区建设和保护中。“景区开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通过搞旅游,我们把路修好了,搞好了环境,村里灯也亮起来了,让我们生活在古村的村民方便了很多。”60多岁的流坑村村民董召先这样对记者说。

流坑古村亮化工程

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把全村综合整治分为4大片区14个点,对各片区内的环境综合整治进行详细排查,对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截止目前,拆除危旧房、猪牛栏、杂间等共310处11000平方米;改水690户、改厕580户、改入户298户、改沟7230米;村内道路全面硬化,铺就鹅卵石和石板约4000平方米;在村内、羊田、周家新建了4座公厕。下一步,将对古村线路进行整治,实施强弱电入地工程;预计投入2700万元。

为了加快流坑古村旅游开发,新村村民安置工作也在如火如荼进行,第二批建房户中的126户已经开工建设,大部分都已封顶。接下来,流坑将继续推进流坑古村落文化风貌提升改造项目二期、污水处理厂、骑行道、旅游公路、流坑小学搬迁、流坑农贸市场建设等工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流坑将继续补齐“硬件”、提升“软件”,打造成景色怡人的优质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强顶层设计、突出项目带动、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发挥“文旅+”功能,使流坑旅游业成为带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动能,让广大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唱响“江西风景独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最迷人的乡村,江西流坑,真正的“千古第一村”

知道流坑是在很多年前了,原以为有着千年古村的名头,这里也会成为第二个婺源或者徽州。可是慢慢地,这里似乎又静悄悄无声息了,也许是藏得太幽深了,也许是周边没有形成大气候的旅游是少了文化遗产的一张标签,所以,流坑在世人的目光中停滞了脚步,一切似乎还是多年前的旧模样。

这,也许是流坑的幸运,少了大张旗鼓的旅游宣传,少了商业由头的利益引诱,古老的村落得以维持一种原生态的鲜活,古老的建筑得以安享时光流逝的从容。

状元楼下的青石小路已经打磨得发亮,这样一座占据流坑制高点作为古村象征的状元楼,却没有任何粉饰一新的面貌,挤在窄小的空间里,显得颇为落寞寒酸。八百多年朝代更替,状元楼原始的架构却世代保留下来,依旧是外表轩昂,内构玲珑。踩着转折式木梯走上二楼檐廊,神阁中供着状元牌位,古旧斑驳的匾、联、神龛、供桌,空气中弥散着庄严肃穆的气息。

流坑是董氏的故乡,流坑董氏追奉汉代大儒董仲舒为鼻祖,近祖为唐代宰相董晋的五代嫡传董合,从村中大大小小的祠堂可以看出,这里曾经并且似乎仍在延续着根深蒂固的宗法礼教。只是,如今祖先的辉煌也不过就是陈列在宗祠中的一幅幅家谱画像,供人品评着,而不再有着香火祭奠的供奉。

七横一竖八条街巷,门楼村墙连接围合,巷内鹅卵石铺地,两百六十余处明清古建筑,牌坊、宗祠、书屋、寺庙、古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墓葬古塔遗址,几乎囊括了所有古建筑人文形态,而且保存得甚为完整,那些木雕砖雕石雕、彩画墨绘、匾联题榜更是玲珑剔透的点睛之笔,将古村的艺术造诣推上一个近乎完美的巅峰。

理学名家最醒目的标志就是门口的两只石狮镇宅,不同于一般的石狮,他们的颜色是红色的,虽然色彩剥落了,虽然房屋也破旧了,可是石狮的雄风犹存,“理学名家”的大匾气韵长存。

大宾第被称为村中村,一个人口庞大的商宦之家,造就了一组庞大却又秩序井然的建筑群门坊、庭院、客厅、书屋各成一体又相互连通,一排排风火墙林立,墙头、门楣、窗栏俱是精美细腻的雕刻和彩绘,让人叹为观止。

更令人钦佩的是,村民们仍旧在其中生活着,门道里随处摆着大笸箩,里面晒着花生辣椒,一块块鲜艳的霉豆腐安躺在绿色荷叶上享受阳光的照射,宛若静寂中响起活泼的乐音,建筑的生硬和冰冷终于被生活的耐心软化了流坑的建筑辉煌和文化力量可以用一本书来描述,可流坑风情的体验可能就是在某个生活的瞬间。

可能是一缕阳光洒下凤凰厅的天井,可能是马头墙上掠过的飞鸟,可能是走在明代墙体和清代墙体夹成的一条小道里感受时光穿梭,可能是转身狭路相逢的是猪圈里的哼哼声或者昂首走来的一群白鹅。

于是,在流坑,我只想静静地感受这份古朴生活的宁静。清晨和黄昏,小巷和大桥,菜市场和医务所,猪圈和菜地,八仙桌和竹躺椅,扁担和竹篓,霉豆腐和红辣椒,有阳光的味道、流水的味道、农田的味道、炊烟的味道,欢乐的味道、悠闲的味道、缓慢的味道,搅混着弥漫着,是岁月的味道。

它们没有让古村的名字变成一块冰冷的石碑刻印,而是比那些浮雕照壁、石狮门匾、彩绘描金文馆祠堂更多一份鲜活的生命力,让这千年的岁月始终跳动着奔腾着,像这脚下的青石板路,在日复一日的擦磨洗练中,闪烁着温润迷人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