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古县衙

浮梁古县衙

AAAA级旅游景区

浮梁古县衙,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浮梁镇旧城村,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一年(816年)。

中文名:浮梁县衙

地理位置:景德镇市浮梁县浮梁古县衙景区

开放时间:5月1日-9月30日 08:00-18:00;10月1日-次年4月30日 08:00-17:30

景点级别:AAAA级

所处时代:清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Ⅲ-34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1景德镇】浮梁古县衙and鹅湖紫云英

2011四月旅行

景德镇浮梁古县衙

时间:2011年4月7日中午

人民广场大瓷兔旁,我们坐上出租车,司机也就是昨天送我们去古窑的小吴(记得好像是小吴),先回宾馆去取行李,然后去浮梁古县衙,再奔瑶里古镇,所幸它们都在景德镇东北方向的一条线上。

浮梁亦是一座古城,盛产茶叶,从唐代初期就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之一。白居易一首《琵琶行》让它名扬全国。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我承认,执意想去浮梁古县衙去走一遭,是又被古人牵着鼻子走了。

不过,棠总是被我牵着鼻子的,一旦我表达了去哪里的愿望,他便尽可能配合和争取,其实他是无所谓的,也不是说他容易被忽悠,他只是不忍心让我心有遗憾。

我们此行要去参观的古县衙,有“江南第一衙”之称,为清代所建,保存完整。既然选定它,自然是有非它不可的道理,因为,这是一座五品级的县级衙署,自古以来,县令一般都是七品,浮梁县令却官居五品,其县衙也是五品规格,高出一般县署两级,全国仅此唯一。

究其原因,景德镇古时其实长期隶属于浮梁县管辖,浮梁茶税与瓷税皆数额巨大,为朝廷做的贡献不小,经济地位也就决定了其政治地位。

车停在浮梁景区之外,距离古县衙尚有一段距离。走进景区大门,是一座翻开的石书雕塑,一没注意阳阳就爬了上去,赶紧喊儿子快下来快下来,左右看看,幸亏“门前冷落鞍马稀”,也不知这里原本就清静,还是因为清明假期已过。

当地应该正在发展以浮梁古县衙为依托的旅游项目,重建浮梁古城,并建了许多新的景点,其实大可不必,总之除了必要的修复,我是不太喜欢这种大肆重建的,正如历史不可复制一样,这些似是而非、古城不古反而把气氛破坏。

不过,要进古县衙,必得从此过,眼前这条延伸出去的宽宽的大路,就是一道新景点,叫做历史文化长廊,所谓长廊,就是大路中间以鹅卵石铺就,当中烘托出一条青花瓷板以贴地瓷砖形势铺就的路,长长的一直延伸到浮梁古城城门楼前。

这些青花瓷板,上面记载了浮梁一千三百多年来的要事珍闻和浮梁作为瓷都之源的发展历程,官文化、瓷文化和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如果有时间细看,也挺有意思,不过人在路途上,心比较浮躁,哪里可能细看。

天空中阴云翻滚,我们仍旧慢悠悠地往里走,说说笑笑,小子也很活分,看了自然高兴,此行一程一程,他的状态渐入佳境。

到了古城门楼处,先不急着进,左边有片油菜花田,和一座扬帆启航的哥德堡号雕塑,右边则是展示“瓷都之源”缩影的千年瓷坛,几根青瓷巨柱,当中一座瓷窑及大烟囱。

修建瓷坛好理解,哥德堡号所为何来,也懒得过去看,只是派老的小的去拍照,油菜花簇拥的古城楼,看着的确很有感觉。后来百度,才知这哥德堡号是大航海时代瑞典的著名远洋商船,曾经三次远航中国,载满茶叶丝绸瓷器等,可以说,它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过了城门,却是一条石板街道,一边是已经建好的仿古商铺,却只一两家茶铺开张,一边则还正在开发中,艳红的泥土翻露,浓郁绿树,几栋破烂旧屋,还有没搬走的人家。

所谓的景点开发,是一定会劳民伤财的,不知道被迫离开的人家得到合适的补偿没。而且,古城的开发似乎搞得有点大了,我们走了这许久,连县衙的影儿还没见着,可是,走着走着,就看见那座美丽端庄的红塔了。

红塔,是江西省现存的最古老的宋代佛塔,誉为“江西第一塔”,又名西塔,“西塔夕照”为历史上著名的昌江八景之一。

红塔本是青砖所砌,全部用石灰、糯米和红泥混合成浆,年代一久,红泥被风吹雨淋分化流出,将青砖表面染成了红色而成为红塔。

这时,司机小吴没事也晃了进来,他说他虽然常送人过来,但自己好久没进来看了,变化很大,那边的旧楼他还曾经住过几年,而这红塔,幼年时并无人看管保护,他总和伙伴们一起去攀爬,塔里有很多铜钱之类的叫不出名的小玩意,他们常拿来投掷玩耍,现在想来,那些东西应该都是文物吧。

红塔并不许攀登,继续前往县衙。县衙前有片小小空地,一道素白影壁墙,一口水草绿摇的古井,一株千年奇桂哺育出三株小桂树,有老乡坐在一旁慢慢絮话,十分幽静,小吴找老乡们聊在一起,我们径去绕过影壁墙,县衙便在眼前。

古县衙外千年奇桂,由四棵桂花树镶嵌而成,最老的一棵桂花树已生长1200百年。在千年桂花树的哺育下,三棵小桂花相依生长,美仑美奂。其中有棵小桂花树竟由千年桂花树的腹中生长,此种生长方式非常独特,世上少有,可谓“母子连心、姐妹携手、四代同根、千年奇桂”。

古井,井水依然清澈,看见水中我们三人的头影了吗。

古县衙门外。

黑瓦白墙,黑底金字的楹联,四盏红灯笼,两尊石狮子。木栅栏内喊冤的鼓静静立于一角,立刻来了精神,融入此情此景,小棍奉上,请阳阳击鼓喊冤——实际操作总比说教填鸭的好——

然后,检票员检了票又退离,我们三人迈进县衙,阴云天,芳草地,过了同样黑瓦白墙的仪门,庭院那端便是亲民堂,堂前两株花树开得粉红,堂上油漆落尽木色毕露的三进六根木柱,每一对都悬楹联,威严告诫: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仪门之内自拍三人合影,那扇小门里有红塔的身影。

马头墙上的鸟影。这是阳阳拍的,棠也拍了,但我觉得没有小子拍得好。

再往里则是太师椅,惊堂木,几枚令牌,左右分列“肃静”和“回避”的牌子,那明镜高悬,红日出海图,分明,当中应该坐着个青天大老爷。

据说旅游旺季时,这里会有升堂审案表演,游客如想过过瘾,扮演一下,是要花钱的,一场100到150元不等,看扮的什么角色。而此时偌大县衙再无旁人,也没人找咱们要钱,三人不用客气,马上到位,小县官当中坐,举起惊堂木,却是高抬手轻落地,比较有功德,瘸腿李师爷在旁敲边鼓,推波助澜,就差“威武”杀威了,而咱家的白发红衣摄影师拍照之余顺便充当被审刁民,这场堂审笑料百出,热火朝天

惊堂木一拍,咄,堂下何人,有何冤情,速速道来。不等你道,小县官心急如火,拈起令牌扔于堂前,来人呀,给我痛打五十大板。瘸腿师爷赶忙应和,手中当拐棍的小棒就伸了出去,轻敲人犯。犯人被打得大乐。

小县官手中令牌唰地又飞下来,给我拖出去斩了。啊,师爷一愣,这还没开始审呢就斩了呀。小县官不管那一套,一枚令牌唰地又飞落地面,给我再斩。哈哈,笑场,这样斩下去都要斩成肉泥儿了,不行,得审案啊。

小县官很快把令牌都扔光了,自己颠儿颠儿地下座屈尊去捡,回去接着噼啪再一通乱扔,想来当官当得有这个瘾了,令牌扔得很爽啊,如此捡了两三回,师爷就位,说还是打吧,先别斩了,咱们审案。

这时堂下犯人咧嘴大叫:冤枉啊冤枉啊——师爷问你冤从何来,犯人叫道:我只是拍了几张照片而已啊,何罪之有。师爷怂恿小县官:他拍照泄露了国家机密,还咆哮公堂,不打他不行啊,一转头看见墙壁那边立着许多刑具,杀威棒赫然在列,小县官亲自下得堂来,以弱小之躯举起偌大棍棒招呼过来。

犯人又笑又叫了一阵,一眼又看见那些刑具里有戴在头上的木枷锁,赶紧过去看,师爷和小县官抬了一下,哦天呢,死沉死沉的,而且不仅要戴在头上,还要把双手也拷在其上。

红衣犯人倒是兴致勃勃,还没判刑呢,自己就往上套,还让师爷和小县官帮忙。等枷锁套上,大家就乐得合不拢嘴了,师爷担心,一个劲儿地不许把枷合上,生怕打不开,又担心又好笑,居然还想起苏三起解来。

犯人往堂下一坐,小县官就位,重新升堂断案。不过,注定这是一场审不清断不明的案子,总之,三人玩了个尽兴。过程中无一人来打扰,只是后来有两名女游客经地,好奇地望了几眼就转去后院了。

一切归位,棠又拿起那个夹手指的刑具来让阳阳比试一下,阳阳吓得说什么也不敢把手伸进去,一笑作罢,好玩是好玩,深度想像一下,也是挺可怕嘀。

儿啊,你爹你妈是你永远的左膀右臂,扶助你成长……

于是,转过亲民堂,又至二堂,亲民堂应该是审一些大的刑事案件的,而这二堂应该是审一些民事案件的。

古县衙的建筑具有徽派与赣派相结合的特点,廊道相接,灰砖铺地,木制板壁,天井豁然,四水归堂。二堂过后,便是内院和后园,书房会客厅卧房等等,虽说五品,却依旧狭小窄仄,暗无天日的感觉,嘻嘻,江南民居原本如此,不象北方,再狭小的房间南面也会有大片敞亮的窗子。

二堂,正大光明,这是审理民事小案件的地方,比较随意些。

转了一圈,原路返回,亲民堂里,刚刚那两位女游客去而复返,居然也学我们的样子坐堂审案,不禁莞尔。

古县衙一游,到此结束。回程还是那长长的街长长的历史长廊,足有一公里多,走起来颇费功夫,阳阳背着包,时不时长长叹气,说真累呀,怎么那么远,不过呀,还得坚持啊——他就这么给自己打着气,走回停车处。

上了车,吃面包,补充体力,不一会儿,小子就说困了,安顿他依靠着相机包侧躺下来,很快小子就进入了梦乡。

县衙后门。

2011四月旅行季

景德镇之鹅湖镇,艳遇紫云

今生的遇见,是前世的缘。我也深深相信这一点。这次江西行遇见的紫云英,会是谁前世里的缘呢。而旅行的奇妙,你永远也想像不到。

话说我们结束此行回家,阳阳上了两天课后,忽然拿问题来考我们,改良土壤的植物有谁。我们茫然未知,虚心求教,阳阳给了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就是紫云英啊!

——啊,我们咋没想到!我们瞪大惊奇的眼睛,去翻阳阳的课本,那天他们品生课讲的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改良土壤那一栏赫然写着“紫云英”。

你说,是不是冥冥中总有一份注定,所有的巧合都不是无意的。那节课上,阳阳该有多么骄傲,因为,他刚刚艳遇紫云英。

不仅如此,惊奇还在继续。补这篇日记前百度了一下紫云英,它的花语是幸福,它的花箴言:幸福不是必然的,只要你懂得珍惜,幸福唾手可得……

当然,花语不只一种,但我只选择温柔撞击心灵的那一种。

——2011-04-26记

时间:2011年4月7日下午

从浮梁出来,驶上了乡间公路。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有点特别,那是去瑶里必经的鹅湖镇上一片不知名的田野,象星星一样,开满紫云英。

在所有的风景里,田园风光总是美得最纯粹最干净最自然的,在那里,可以回归土地,守望蓝天,充满希望,然后,找回一片赤子之心。

此行并非刻意,只是机缘巧合,随心所至。昨天在去古窑的出租车上,和小吴不知不觉聊起来,话题从给孩子请假出游开始,他说他也总喜欢带女儿去乡间游玩,因为他是从农村出来的,那里有他美丽的童年,他希望自己的女儿不要被城市淹没,不要连青菜稻谷都不认识,不要连老黄牛和鸡鸭都害怕。

前两天的那个周末,他照例开车拉上女儿和妻子,去寻访他熟悉的乡野,漫无目的地行驶着,直到发现那片紫云英地,才停车驻足,玩儿了大半天,真是开心。

乍闻紫云英,我立刻眼睛发亮,那是我们平常在超市买蜂蜜时总看见的名字,紫云英蜜。想像中,就很美丽,一片紫色蔓延。

不免好奇追问,紫云英到底是种什么花,为什么田野里会种它。小吴拿出自己手机,说拍了照,可以看下,紫云英是当肥料的,这一季早稻种植之前,农家都会撒上紫云英花籽,大面积种植紫云英,在盛花期离早稻插秧前半个多月再进行压青,施用石灰,促进紫云英腐烂腐熟。

这么说来,初春时分,南方并不只有油菜流金,还有云英铺紫。我们果然孤陋寡闻,第一次听说。但是,小吴也说现在的紫云英不如他小时那么多了,他们也是偶尔发现那一大片,十分难得。

三人轮流翻看小吴的手机,照片虽然很小,并不影响画面里大片紫花绿叶铺就的美丽,小吴妻女的开心快乐也很能感染人。

兀自心动,棠象是明了我的心思,也或者他原本也很心动,开始打探这片紫云英所在地,以及包车价格等等,当得知就在去瑶里必经的路上,就很爽快地请小吴留了联系电话,说如果我们明天去瑶里想包车的话,就找他,并请他沿途带我们去那片紫云英地。小吴也很爽快地答应。

所以,此刻,我们就坐在小吴的车里,一路行驶于田间公路,车窗外掠过一块一块金黄的油菜田,掠过去年割了稻留下枯黄稻秸的田垄,掠过一个又一个采茶忙的小山包,有时也会掠过小片让我们赞叹惊叫的紫色小花,小吴就会微笑,说那片大的更美。

当车子驶入鹅湖镇,左拐下了公路,小吴说那片紫云英就在从这里过去十几公里的地方。

我们经过了一座又一座村落,那些村子极美,田间陌头溪边都有蓊蓊郁郁的巨大的香樟树,姿态优美,估算树龄,应当都在百年以上,甚至几百年上千年。小吴说他小时这样的古树更多,现在被伐了很多了。还有这条路,也是从前的乡间小路旁拓展开的,那时小路上隔一段就会有一段避雨的亭子,建于何年何月都无从可考,应算古物,而现在几乎无存。

格外注意了一下村名,似乎是过了朱锦村后不久,车子停在了路边。右边就是传说中的大片紫云英了,一大片绿意盎然中如繁星密布,点缀着那紫色的伞形小花,真是一匹美轮美奂的大自然的织毯,铺展到远处的山脚下,那些山,翠竹遍布,一团一团浓得化不开的绿。

就在这青山脚下,留熟睡的阳阳在车上,我们俩兴奋地奔下田间,扑了过去,不顾雨后的泥泞,也不顾花梗植株上细密的水珠,卧倒在花丛中。

拈起一朵,仔细端详,传说中的紫云英原来是这般模样,那些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花花草草,也有这样惊心动魄的美。没错,它一定是豆科的,让我想起紫色豆角花,或是豌豆花,想要好好地描述它,发现词穷,——这小小的花儿,我应该是见过的,一朵两朵而已,那时不知它是紫云英,也不知它汇集起来有这么大的美的能量。

是啊是啊,最绚丽最有活力的花,不在暖房不在植物园,就应该在这山下平原里,就应该在老百姓的田间垄头里,就应该在我们路上偶然的邂逅里!

各自去拍照,去欣赏,天越发阴起来,而田里的绿就越发清秀,花儿也越发水灵。虽然拍出的照片没了光影,却一样可以拍出我们的陶醉和痴迷。

紫云英是不怕糟蹋的花,平易近人,因为它的用处就是在盛开之后被沤烂成稻田绿肥,所以,你尽管如痴如醉地去趟去踩去摘去坐去卧,不言花海,足以称溪,涉过花溪,裤脚甩上了泥点,鞋子沾了烂泥,裤子被打湿,都不要紧,一生能有几次,这样与花为伴尽情徜徉?

不言花海,只言花溪,涉花其中,美不胜收。

阳阳醒了,脸儿睡得红扑扑的,叫他也来看紫云英,小子有点乍醒的慵懒,可是很给面子地下了车,跟着我一路趟进花溪,坐在我膝上拍照。

看到我卧倒时压倒的一片紫云英,小子一脸惋惜,说花儿真可怜啊。这个小情种,就是吃到鱼籽,也会为鱼宝宝掬一把同情泪的,要费多少口舌跟他解释呢。

小吴蹲在田头看我们三口在花田里折腾拍照,也不催促,也不笑话,我想,不是因为他好耐性,只因为他也是性情中人,不然又如何能发现这个去处呢。

不知过了多久,又有雨点落下来,匆匆跑回车里。然而,后来棠一直叹惜,说没时间,不然那片花足可以再留连半天,拍些更美的照片回来。总之,他对紫云英地的照片都不很满意。

广角镜头下的阳阳,好象大头娃娃,笑咪咪地展开双臂拥抱这一片花溪,好象在说:都是我的,我的,我的——

浮梁古县衙——江南第一衙,远去的历史牧歌

浮梁古县衙景区,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昌江河畔,位于瓷都景德镇浮梁县旧城村,距市中心8公里,县城3公里。是一个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浮梁县署”“红塔”为核心开发的历史人文景点,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浮梁古县衙景区总体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现已开发建成并开放的景点有9处,从外到内依次为:中国最古老的天文计时仪器——日晷太阳针)、历史文化长廊茶文化一条街、哥德堡雕塑、千年瓷坛、古城门楼(南门)、红塔、三座牌坊、千年奇桂、浮梁县署。另外还有落户景区客商的全开放式景点“精益斋陶瓷博物馆”、半开放式景点“珠山官窑”。

中国最古老的天文计时仪器——日晷(太阳针)

中国古代在没有钟表等计时仪器的情况下,利用土圭、圭表和日晷来介别春夏秋冬和二十四节气,并据此决定农耕生产,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计时仪器,凝聚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者的心智,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干。

哥德堡号雕塑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艘名叫“哥德堡号”的商船被打捞,历经两百多年终于又重见天日。商船里面打捞出了大量的物品,多数完好无缺,其中茶叶瓷器均系浮梁出产,这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为纪念哥德堡号中瑞贸易,造此模型以供后人瞻仰。

千年瓷坛

2004年,为纪念景德镇建镇一千年而作,这是一部经典的陶瓷史诗,是展示瓷都之源的缩影,瓷坛占地面积5千多平方米,底部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单元,分别代表了“绕南”“南布街”“湖田”“高岭”历史上浮梁四个最具代表性的陶瓷文化发祥地,其内涵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江南第一衙

始建于唐元后十一年(公元242年),历经了唐、宋、元、明、清诸代至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长达1100余年,是我国江南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五品级县衙门,被誉名为“江南第一衙”,也是目前我国保存官品最高、规模最大、年限最早的一座县级衙门。它不仅是衙门的历史活标本,更是一座宝贵的历史资料库,享有“一座县级衙,半部官文化”之美誉,198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占地6万余平方米,房屋三百余间,由南而北依次排列在东、中、西轴线上,形成一座古建筑群。

“三鉴园”演绎官德文化

三鉴指的是“鉴清、鉴慎、鉴勤”,寓意为官以清御贪、以慎御懈、以勤御怠。从政当以清为本、慎为要、勤为先;清则正、慎则久、勤则兴。“清、慎、勤”作为中国古代官德箴言起源远久,始出三国,衙署公堂多书此三字作为匾额。《三国志·魏书·李通传》载:“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浮梁古县衙“三鉴园”廉政文化基地先后被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省国家税务局和景德镇市纪委等多系统单位定为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浮梁察院

始设于唐代,它是封建时代定期依法监察地方官员履行职守、惩治犯罪的独立机构。在全国现存封建时代县级监察机构衙署中,这是唯一的一座“察院”遗存,尤为珍贵,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县级行政管理尤其是监察机构的活标本。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监察机构独立行使监察权,可以排除同级或上级行政长官的干扰。今天,浮梁察院的他律廉政文化对如何推进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制度建设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浮梁廉史馆

由于浮梁历史文化悠久,民风淳朴,特别是古代遗存下来的各种村规民约,对当时的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的稳定作用,为充分展现浮梁的民风和廉政史料,设立的浮梁廉史馆,就是将浮梁古代乡规民约原品、浮梁籍历代按察御史等进行展示。让游客们观看后能取得“仰以察古、俯以观今”的效果。

香山别墅

由香山别墅及后花园组成,“香山别墅”是康熙初年,浮梁人为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而在县署后花园东北高埠上修建而成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写“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说的就是浮梁茶。整个香山别墅园是廉政文化与瓷、茶文化有机结合的结果,处处彰显出为官者慎独、慎友、慎勤的官德文化。

联系方式

本刊综合

编 辑| 孟 博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之浮梁古县衙景区

浮梁古城位于景德镇市郊,距离景德镇市区8公里。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是历代浮梁县治之所在。景德镇历史上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唐代诗人白居易 曾叹“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充分体现了浮梁古城茶文化源远流长。

浮梁古县衙江南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县衙,也是全国仅存的几处古县衙之一, 1987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东侧按察院配套,可全面反映封建社会统治体制。

县衙城门楼高 15.6米,由城墙、主楼和角楼组成。主楼座落在8米高的城墙之上,更显其巍峨高大,雄伟壮观。城墙巍巍耸立,外涂朱红,下筑券门洞 ,洞顶甚高,底阔3米多。

城墙内外两侧,各有砖砌台阶,曲折通上墙顶。墙顶四周砖砌围廊,中部为主楼。门楼面阔5间,进深3米,重檐三滴水,歇山顶。三层檐下,四周有红色廊柱。上两层廊柱间置木栏板。楼内无柱,梁架结构简洁,联结严实。城墙两侧各有一角楼互为对称。

历史文化长廊以贴地文化瓷砖展示千余年来浮梁的典故、历史和相关事迹 ,充分展示浮梁文化的发展历程,突出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以多个板块表现浮梁瓷、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由古代文化走向现代文化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

在这里既可以享受茶文化的熏陶,也感受瓷术的丰富。两边铺筑雨花石健康道,以精湛的陶瓷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园林景观构成了世界独特的风景线。

不妨来到浮梁古县衙景区,感受其中的历史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