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武毅公祠(黄公祠)

黄武毅公祠(黄公祠)

黄公祠全称为“黄武毅公祠”,现位于五一路黄公西街毓英小学。原为尽忠寺,1918年为祭奠云南辛亥革命的先烈黄毓英,改为“黄武毅公祠”。

黄毓英(1885~1912),字子和,云南会泽人。早年留学日本,是中国同盟会云南支部的骨干之一。1909年到昆明,建立同盟会机关,积极参与组织发动起义。重九之夜,与李鸿祥等在北教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并冲锋在前,首破北门,建“光复首功”。云南光复后,随军援川,回师途中,在贵州思南被刺身亡,年仅28岁。

云南都督府为表彰黄毓英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绩,追谥他为“武毅公”,蔡锷亲自撰写了“黄武毅公墓志铭”,孙中山先生赠了“忠烈千古”的匾额。先设灵位在圆通山下忠烈祠祭奠,1918年设“黄武毅公祠”,并将祠堂两边的街道命名“黄公东街”和“黄公西街”,以资纪念。原祠堂大殿系歇山顶庑殿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有孙中山亲笔题写的“乾坤正气”匾。

新中国建立后,黄公祠改办为小学校。由于多年的校舍改造,建筑被拆除重建,仅存有《黄子和祠堂碑》一通。1987年,昆明市把黄武毅公祠旧址列为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在校内建“辛亥英烈黄毓英纪念亭”,并将原设在祠堂内的东风小学更名为“毓英小学”,以示对先烈的缅怀。

黄子和祠堂碑

碑高0.87米,宽0.5米,周镶0.1米宽的木框。文由邓泰中、蒋光亮撰,杨秦书丹。阴刻,行书,21行,计203字。文记建祠经过和黄子和在云南辛亥重九起义中的功勋。

信息来源:五华区文化体育局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