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森林公园

白马寺森林公园

导 游:

白马禅寺:位于白马寺山山顶,相传唐僧去西天取经,回来的路上经书掉落水中,唐僧曾在此山晾晒经书而建寺。但毁坏的比较彻底,原来的旧址上仅剩下一座“景公塔”,现存为1989年建造。 白马拖缰:折马寺山上有一种卵礓石,外坚中空,摇之有响声,人称马铃石。相传,古时有一少年,他每天为财主上山打柴,风雨无阻。尽管如此,却依然常因柴打少了而遭受财主的毒打。一日,他打柴回来,路遇一老者向他索柴取暖。他看到老人受冻的样子,不顾柴少挨打的危险,慨然施柴于老人。老人从怀中取出一匹纸马,送于少年,告诉他,这是一匹神马,是当年唐僧取经时骑过的小白龙,如有所求,只须找到千年谷草让它吃下,立刻就能显灵。少年回家后,突然狂风大作,下了一夜的暴风雪。第二天,财主不顾风雪,威逼着少年进山打柴。少年想起了藏在怀中的纸马,但千年谷草又去啊里找呢?突然,他想到山上的白马寺里有一尊千年古佛像毁坏了,他清楚地记得佛佝的骨架是用谷草扎成的。于是他立刻来到寺院,从佛像里取出一支谷草。怀中的纸马一下就张口吞了下去,摇头摆尾,突然就成了一匹雪白的骏马,进山为少年驮炭而归。财主得知后,就想将神马占为已有,于是同家丁合谋半夜前去盗马,结果被白马踢翻在地。少年从睡梦中惊醒,跃上马背,与白马一腾空而去,马铃被财主扯落,散了一地,变成了摇之即响的马铃石,白马缰绳拖过的一条山梁至今寸草不生。这就是马铃石的来历及晋城四大名胜之一"白马拖缰"的故事。 石佛岭:在白马寺山后约1公里多的山崖上,有一处摩岩造像群,古称石佛岭。 小析山:在白马寺山之阴,又名淅山。泽州古八景之一“淅山爽气”所在地。 黑龙潭:位于白马寺山西北山脚、城区西上庄办事处牛山村东北。为泽州古八景之一“龙潭夜雨”之所在。 景公塔:位于白马禅寺前。塔身全为青砖修砌,七级,高23米,矗立在正山顶,远距几十里都可以看到。 滑车:同白马禅寺毗邻的城区北石店镇大张村,于近年在寺之东麓悬崖上。     看 点: 白禅寺位于白马寺山上,白马寺山又名司马山,相传魏司马懿封长平侯曾登临此山而得名。总面积约1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10米。登山俯瞰,晋城市区一览无余,令人赏心悦目。 介 绍: 白马寺山森林公园位于晋城市市区北4公里处的城区境内,面积达1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不仅自然风景旖旎如画,而且人文景观底蕴深厚,主要景点有“白马寺拖缰”、“白马禅寺”、“景公塔”、“石佛像”、“黑龙潭”、旅游滑道等。景区内的白马禅寺存有缅旬僧人赠送的六尊“玉佛像”、台湾佛教基金会赠送的三千册《大藏经》。

山西晋城市

白马寺,文化底蕴极具丰厚,让人向往!

说到白马寺的得名,就是唐三藏去取经回来时候,他的白马在这里留下的样子,因为唐三藏的白马,所以这座寺庙北泯为白马寺,之前还有一个广告叫白马寺痛消贴,哪疼往哪贴,但是如果是正宗的洛阳人会告诉你白马寺不成白马通宵贴,但是会有白马寺的酸奶,当然这都是品牌商用的名字,其实真正的白马寺是非常深厚的底蕴,这里不仅仅只有中国的寺庙建筑,还有泰国风格印度风格的。

来到白马寺参观,你甚至觉得这个门票都是非常的文艺的,白马是外面就有一座石雕的马,传说这就是唐三藏的白龙马,买完票进去寺庙之后,会听到阵阵悠远的敲钟声音,会看到有很多来祭拜的上香,闻到阵阵的烧香味道和,悠远的钟声,一下子感觉心就可以静下来了,寺庙里面还有很多铜像和雕像也可以看到许多的游客在跪拜,白马寺作为千年第一古刹果然是名不虚传。

但是白马寺虽然在洛阳,可是距离洛阳市中心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如果想要去白马寺,一定要提前看好路线,怎么坐车去,去白马寺还可以带一些纪念品回家,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泰国风格的宫殿,印度风格的宫殿,也是一个适合拍照的好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感觉到没有高楼大厦,只有最纯正的建筑,感觉到特别的宁静,在这里可以找回到纯真的自己,真正的放下心来拥抱自己。

这里还有许多关于历史上面的纪念陈列,不管是什么,都是给这座城留下了非常多具有历史性的纪念意义的东西,白马寺同样是最珍贵的其中之一,如果你想去白马寺,那么就要带着虔诚的心去,如果你想逃离城市的喧嚣,那么也可以去白马寺找回一下曾经的自己,也可以去沉淀一下自己,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些什么。

有一句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不管你听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别人拍的图片,还不如你自己亲自去感受一下那个氛围,才能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所以如果说你现在想趁年轻出去旅游,那么赶紧行动起来吧,不要再犹豫了,如果等到年纪大了的话只能靠嘴上说说了,不能实现了。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之河南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设立的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虽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式”,但寺址都从未迁动过,因而汉时的台、井仍依稀可见。

整个寺庙布局规整,风格古朴。寺大门之外,广场南有近些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作低头负重状。相传这两匹石雕马原在永庆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驸马、右马将军魏咸信的墓前,后由白马寺的住持德结和尚搬迁至此。

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曾重建。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的青石题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凉台的桥洞拱形石上的字迹一样,是东汉遗物,为白马寺最早的古迹。

晨钟暮鼓,时光流转,万千僧人的脚步在此驻足停留,翻开的历史,窥探一角,哪一块石板没有故事。法相金身的佛像,缭绕的香烟,纯洁的荷花池和古香古色的殿宇,历经岁月洗礼的白马,无不透着佛的声音。大佛殿的东南角有一口明代铸铁钟,“白马钟声”乃洛阳八景之一,每当月白风清,晨曦初露之时,殿内撞钟涌佛。正如老舍所言:中周原善土,白马驮经来。野鹤闻初磐,明霞照古台。

“明月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日凉如秋。”这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笔下的白马寺。穿过回廊,透过风的气息,绽放的灵魂被盛开的花填满。手指触摸青石的印记,传来千年前的记忆,思维被重叠,心自安宁,大抵是明白了那些文人骚客的诗句真实的含义。

白马寺现建有缅甸佛殿、泰国佛殿和印度佛殿。恬淡静谧,超凡脱俗的建筑群,不仅是各国佛殿汇聚之地,还是各国僧侣相互交流、进行佛学研修的场所。近年来,白马寺坚持“保持传统、维护清净”的理念,以古建筑区为依托,积极建设佛教文化园区。

齐云塔院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场。院内主要建筑是金代重修的齐云塔和新建的斋堂、客堂、禅房等。其中,齐云塔始建于东汉明帝时,本称“释迦舍利塔”,后屡毁于战火,至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得以重修。金修释迦舍利塔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13层,高约25米,是洛阳一带现存最早的金代地面建筑之一;清代,白马寺住持如琇依据东汉明帝创建齐云塔的记载改称“齐云塔”。

白马寺景区内据称有一口千年历史的许愿古井。相传这口千年许愿古井能为人们带来吉祥如意和健康平安,于是前来旅游赏景的不少游客争相向许愿古井丢钱币,以图“吉利”。向许愿古井丢钱币以图“吉利”做法由来以久,特别是重大节假日慕名前来寺庙旅游和烧香拜佛的中外游客更是特意赶到许愿古井丢钱币,以图吉利和平安。

佛教在中国扎根、传播最初的二百年,整个过程都与白马寺息息相关。这里是中国第一次西天求法的产物,是最早来中国传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产生了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总之,白马寺是与中国佛教的许许多多个“第一”紧紧联在一起的,这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来到洛阳的“白马寺”旅游景区

中国佛教,博大精深,我知道的不多,有幸学生相邀前往河南,慕名来到河南洛阳白马寺,后来得知,全国有许多地方都有“白马寺”。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

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

2001年1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全国许多地区的寺庙成为收费景区,而且也分级是一大特色。

步入白马寺,还看到了新建的国际佛殿苑,我有些不解了。寺庙外,更是热闹,我急匆匆地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