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县的旅游景点「西和县的旅游景点有」

导读:西和县的旅游景点「西和县的旅游景点有」 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中国虎乡还是千年药乡 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什么? 西和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中国虎乡还是千年药乡

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千年药乡。

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因古西和州而得县名。西汉时于洛峪(今洛峪镇)置武都郡,两晋时为仇池国,北魏于洛峪置南秦州,西魏时改称成州,后经多次变革,南宋时改岷州为西和州,明洪武年间西和州降州为县。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也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指乞讨,巧则指心灵手巧或有巧思妙想。

西和县地处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属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西和县素有“宝贝的复新地带”之称,自然资源主要有以锑矿铅锌矿为代表的矿产资源和以半夏花椒为代表的植物资源。先后被评为“中国半夏之乡”和“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有晚霞湖仇池山伏羲崖等旅游景点

据《元一统志》,因宋、金讲和而命名为和县。又因与安徽的和县重名,故加西字。

根据宁家庄遗址考古发现,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西和已有人类生活。宁家庄遗址也是陇南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址,属仰韶文化范畴。

先秦时期,西和县境北部是秦人的活动区域,先后为西丘、西垂、西县所辖,是秦人养马发迹之地;县境南部为氐羌所居。

西和县境内有亚热带、温带、寒带树木1000多种。截止2008年,西和县森林覆盖率41%,面积为1100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荞麦为主,经济作物有白云豆、胡麻、菜籽等,中药材以半夏、红芪、党参大黄当归柴胡、西贝母为主的约1000多种,种植面积5.4万亩;薇菜、蕨菜、木笼头等食用药用菌和山珍野菜100多种。

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什么?

被称为千年药乡。

陇南市西和县是“中国的半夏之乡”,全国市场近70%的半夏就来自这里。2019年,西和县半夏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亩,年产量超过了6000多吨,产值6亿余元,将半夏加工成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饮片等产品面向全国销售,延长了半夏产业链条,降低了半夏的市场风险。这里素有“千年药乡”的美称。

西和县地处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属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西和县素有“宝贝的复新地带”之称,自然资源主要有以锑矿、铅锌矿为代表的矿产资源和以半夏、花椒为代表的植物资源。先后被评为“中国半夏之乡”和“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有晚霞湖、仇池山、伏羲崖等旅游景点。

西和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仇池山

仇池山位于西和县城南50公里处,地处大桥乡南部,海拔1793米,相对高度791米,西汉水由西北绕山脚南下,洛峪河从东南沿山麓西来汇入西汉水,二水汇流山下,形成三面环水,一面衔山的天险胜地。这里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神话传说中刑天葬首的地方,氐人的发祥地,仇池国的故土。海内有89部点击文献有对仇池山的记载。

晚霞湖

晚霞湖位于西和县城以西5公里处的姜席镇境内。为陇南市十大重点旅游景点之一,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流域、漾水河支流的姜席河下游。水即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所称的建安水。该水库是目前陇东南地区最大的水库。2008年,晚霞湖水利风景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2014年,新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伏羲崖伏羲崖为仇池山之最高峰,相传此为伏羲诞生之处。原建有伏羲庙,崖下有一线天桥北天门、狂猴洞等景点。2003年新建伏羲庙。

凤凰山

凤凰山位于西和县城北部25公里处的长道镇大柳河畔。其山上有一株百年梧桐,枝繁叶茂,虬枝婆娑,相传曾有凤凰栖落此树,又因此山势奇特,远观似凤,故名为凤凰山。 云华山华山位于西和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稍峪乡境内,与塔子山相连接,海拔2100米。因其山形如圭,旧称圭峰。因云华山为塔子山(古称鸡头峰)侧峰,传说是秦始皇祭奠先祖的地方。

Hash:ac1f03306844dd51fb8ef8d575bbd6382d47dca1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