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河南旅游业 不属于河南旅游业特点的是
导读:不属于河南旅游业 不属于河南旅游业特点的是 1. 不属于河南旅游业特点的是 2. 河南旅游业发展概述 3. 不属于河南旅游业特点的是什么 4. 概括河南旅游资源的特点 5. 河南的旅游特色是什么 6. 河南省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7. 河南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 不属于河南旅游业特点的是
旅游业的特点,有综合性,服务性,外向性,连带性,敏感性,社会性
2. 河南旅游业发展概述
第一名郑州市 ,第二名洛阳市 第三名 新乡市,
四到十三名依次是 南阳市,开封市,商丘市,濮阳市,平顶山,漯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三门峡市,鹤壁市,济源市
2021年河南接待游客7.9亿人次 旅游收入达6079亿元
洛阳和郑州上榜2021旅游业最发达城市50强。
3. 不属于河南旅游业特点的是什么
1.旅游资源丰富 河南地处我国中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到公元11世纪的金代,3500多年间,共有2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在河南建都、迁都。夏商的遗址、战国的青铜器、两汉的石刻、三国的古战场、北魏的禅林、隋唐的石窟、北宋的古城、明清的祠庙,漫漫的历史长河为河南积淀了历代王朝的文化精髓,16.7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筑起了一座浩瀚的历史实物博物馆。除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外,河南还有很多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奇峰耸峙、峻峭巍峨的太行山,重岩叠嶂、气势磅礴的伏牛山,岗峦起伏、溪流蜿蜒的桐柏山,树木繁茂、郁郁葱葱的大别山组成河南的四大山系,其间不乏许多名山奇观,如气魄宏伟、古迹棋布的中岳嵩山,怪石嶙峋、风景幽奇的鸡公山,山奇涧幽、景色秀丽的云台山,异峰突起、巍峨挺拔的石人山,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河南河流如网,水库棋布,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游览胜地。目前全省共有风景名胜区30多个,其中中岳嵩山、龙门山、鸡公山、云台山和王屋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区20多个,森林公园50多处等。 2.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河南地处中国中东部,自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河南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全国经济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河南又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中国两大铁路干线京广和陇海铁路,两大高速公路干线京珠和连霍公路交汇于此。河南境内三纵四横的铁路网、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不断发展的航空运输,以及发展迅速,覆盖全省城乡,连通世界的通信网络等,为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河南旅游业已初具规模 旅游业是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带动性很强的综合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河南省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开发和建设建成了一批集游览、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形成了较为完备,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接待能力,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仅就2004年来看,河南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45万人次,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80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73亿,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7.18%。河南省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直接收入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而2005年河南旅游收入达到633亿元,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突破亿人次大关。据相关部门测算,到2015年,河南省旅游业总收入将占全省GDP的8%~10%,旅游业将成为河南省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4. 概括河南旅游资源的特点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一。文明的曙光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河南升起,“裴李岗文化” 、“仰韶文化” 和“龙山文化”震撼古今。
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中国七大古都中,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都位于河南境内。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东京汴梁、七朝古都不知曾经 集过多少英雄豪杰、达官显贵。轩辕黄帝故里的风貌,问鼎中原、逐鹿中州的传说,赫赫有名的少林武功,嵩阳书院的宋明理学,《清明上河图》中熙熙攘攘的繁华浮世,无一不使这块土地神秘而富于传奇色彩。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少林寺、安阳殷墟、轩辕黄帝故里,无数人文景点记载了中原大地辉煌的历史。
河南的自然风光依然迷人,黄河流经河南,形成了碧波荡漾的三门峡水库和波澜壮阔的郑州黄河游览区,更有河床高出地面14米的开封“悬河”奇观,避暑胜地鸡公山,盛开的洛阳牡丹,愚公未曾移走的王屋山,穿越太行的红旗..河南地处中国中东部,处于我国第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郑州可以上潮关中,直达大西北和西亚地区,著名的丝绸之路向东延伸正是经过黄河谷地,现代重要的交通动脉第二欧亚大陆桥(陇海线、兰新线)也是经过这个通道。
中国南北之间的交通大动脉也纵贯全境,如古代著名的南襄通道,现代的京广线、京港澳高速公路等。从政区和交通地位来看,河南处于居中的位置。以河南为中心,北至黑龙江畔,南到珠江流域,西至天山脚下,东抵东海之滨,大都跨越两至三个省区。若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北距京津塘,南下武汉三镇,西至关中平原,东至沪宁杭,其直线距离大都在600-800公里之间。河南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中国自驾旅游活动中的绝对重要的枢纽地位。河南省人文地理丰富,历史古迹与遗址众多,是寻古搜文自驾旅行的上选之省。省会郑州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历史人文的特殊性使河南省具有相当丰富的旅游资源。
河南省内游的最大特点是古迹遗址众多,是人文旅游的大省,为避免过于厚重的文史使人沉重,本书将文物古迹结合河南自然地理景色推荐五条线路。短线有:向北去太行山,向西去王屋山,向北可去云台山。长线有:向西去华山,向西南可去信阳。另外还有很多短线路可以选择如嵩山少林、洛阳白云山等。
河南省可利用高速把相邻的六个省作为自驾线路的互补,北向山西太行山大峡谷,西去陕西秦始皇兵马俑、甘肃、青海等地,东至山东胶东半岛海滨,南行湖北武当山、长江三峡,东南向安徽千岛湖等,可以有很多的自驾线路进行选择。河南除西、北、南部分地区是山地外,基本有-半是平原地区,公路和高速公路发达,路况好。河南气候平和,自驾难度较小,但部分线路是在山区自驾,还是需要注意安全。
5. 河南的旅游特色是什么
河南十大名胜古迹的特点:河南十大名胜古迹有龙门石窟,嵩山少林寺,白马寺,关林,黄帝故里,焦作云台山,铁塔公园,洛阳白云山,殷墟,翰园碑林等。
1、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国家5A景区。
2、嵩山少林寺,位于登封县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从郑州、开封、洛阳乘汽车,可直达寺院门前。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于少室山麓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
3、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城东10公里处,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古称金刚崖寺,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它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是国家AAAA景区。
4、关林,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傍伊水清流,相传是埋葬三国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 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群,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
5、黄帝故里,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AA-景区。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6、焦作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首批国家AAAA-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荣获了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等多项荣誉。
7、铁塔公园,又名“开宝寺塔”,坐落在开封铁塔公园内,因塔身全部以褐色琉璃瓦镶嵌,远看酷似铁色,故称为“铁塔”。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洛阳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旅游景区、中国十佳休闲胜地。
9、殷墟,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10、翰园碑林,李公涛创建于七朝古都开封龙亭湖西畔。占地百余亩,镶碑三千七百多块,融古今书画碑刻艺术为一体,集山水奇观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于一园。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06年又被省命名为河南省先进文化示范基地。
6. 河南省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地理区位优势;
1.旅游资源丰富,集聚效应好,具有美学、科学、历史文化,经济等价值。
2.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好,3.铁路,航空等交通条件好,交通通达性好。4.经济发达,游客数量多,客源充足。5.客源地距旅游景区近。6.旅游资源所在地基础设施好,(交通,水电,住宿)7.经济发达,有充足的资金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
7. 河南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一)足够的可随意支配的收入
1、可支配收入:扣除全部纳税后的收入。
2、可随意支配收入:扣除全部纳税及社会消费(如健康人寿保险、老年退休金和失业补贴的预支等),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余下的收入部分。
(二)足够的闲暇时间
1、每日闲暇
2、每周闲暇
3、公共假日
4、带薪假期
(三)其它客观因素
1、旅游目的地国的社会条件: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环境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
2、可进入性:时空距离、入关签证、交通状况等。
3、旅游者个人因素:年龄、性别、种族、教育程度、身体状况等
4、家庭结构:拥有4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出外旅游的可能性较小
二、主观因素——旅游动机
(一)旅游动机的定义
动机: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
旅游动机:促发一个人旅游的内在因素。
(二)旅游动机与个人需要
1、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生理需要。为了生存而对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条件产生需要。如由于饥渴冷暖而对吃、穿、住产生需要。
(2)安全需要。指维护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需要。
前两者属于生理的、物质的需要。
(3)爱的需要或社交需要。参与社会交往,取得社会承认和归属感的需要。
(4)受尊重需要。指在社交活动中受人尊敬,取得一定社会地位、荣誉和权力的需要。一个人 家时,一切均需要自理,而作为旅游者则全程有人为你服务,可以享受到受尊重的感觉。
(5)自我实现需要。发挥个人最大能力,实现理想与抱负的需要。有的人为了实现自我抱负或谋求自我发展而外出旅游考察,从中获取信息或启示,以寻求发展机会。如考察旅游、会议旅游;如驾车或徒步游全国、全球、跨越某大洲等,以此展示其成就,实现一种自我价值,引起人们的注目。
后三者属于心理的、精神的需要。
需要层次越高,达到的人数就越少。因此,单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还难以分析现代大众化旅游者的动机。
2、其他需要
1)探新求异的需要。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2)逃避紧张现实,调节身心节律的需要。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使人们的精神常年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的人群拥挤、交通喧闹和空气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因此,人们普遍希望在可能的情况下,暂时避开这样的环境,到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的地方度过一段时间,以调节自己的身心节律,恢复疲劳,松弛神经。
产生旅游动机可能源于上述需要的某一种,也可能出于其中两种或多种需要。
Hash:fe45f40b1c4e0ae7e292e35bc786e783258989a9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