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像古代的景点 哈尔滨的古代建筑
导读:哈尔滨像古代的景点 哈尔滨的古代建筑 1. 哈尔滨的古代建筑 2. 哈尔滨的古代建筑是什么 3. 哈尔滨有什么历史建筑 4. 哈尔滨有什么古建筑 5. 哈尔滨古老建筑 6. 哈尔滨最古老的建筑 7. 哈尔滨的古代建筑的小区 8. 哈尔滨的古典建筑有什么 9. 哈尔滨传统建筑 10. 哈尔滨的古代建筑图片 11. 哈尔滨的古代建筑有哪些
1. 哈尔滨的古代建筑
第一个说法:阿勒锦说
这个说法是民间最常用的,也是被大多数老百姓所认可的说法。“阿勒锦”这三个字,第一次出现于一本《金史》当中,当时记载的是:“军还,穆宗于阿勒锦。”
根据当地的《哈尔滨考》中记载,在女真族的语言当中,“阿勒锦”的翻译词就是“哈尔滨”,代表着“荣誉、声誉、声望”的意思,因此,“哈尔滨”这个名字就慢慢流传了下来。
据说,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还有一家名叫“阿勒锦”的小店,就是根据这个传说来命名的。
第二个说法:努尔哈赤说
这个说法,还得追溯到清太祖努尔哈赤还没有当皇帝之前。
最早时,努尔哈赤还在女真部落当一个伙夫,后来逐渐得到重用,在万历二十六年时,被当时的女真部首领升为进京大使,带着一帮手下去北京进贡。
在路过今天的太阳岛的时候,努尔哈赤看这个地方环境非常优美,于是便问周围的人,此地叫什么名字。手下回答说:“此地名叫晒网场。”
努尔哈赤听后很不高兴,摇了摇头说:“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叫这种名字?不如我们给起个好名字吧!”
努儿哈赤说完,底下的人纷纷提出自己的主意,但都没有得到努尔哈赤的满意。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随行的文官站了出来,说:“我看此地就叫哈耳滨吧,哈是依照将军的姓,耳是天上的太阳,像极了我们部落中姑娘带的耳环,滨寓意着水上村。”
努尔哈赤听完,大喜,连喊三声:“好!好!好!”于是,这个地方就被叫做“哈耳滨”了。
后来,人们觉得地名中带个“耳”字不太好,但又不敢轻易改名,就改成了同音字“尔”,于是就变成了“哈尔滨”,一直流传至今。
2. 哈尔滨的古代建筑是什么
索菲亚大教堂:全世界最大东正教教堂
中央大街:中国十大商业街之一
防洪纪念塔(中央大街尽头)
龙塔:曾经的亚洲最高吧 反正现在不是了
还有冬天的冰雪大世界
3. 哈尔滨有什么历史建筑
1。索菲亚教堂 -- 欧洲设计,是前俄罗斯(苏联)建造的2。防洪纪念塔 -- 在步行街的一端~当然是在黑龙江边边咯~!
(没有什么好玩的,你要是去的话,还不如逛逛步行街,更好一些!
~3。龙塔 -- 近年建设完毕,高336米,上龙塔很贵的说,但是那,不去,又会后悔~很矛盾~龙塔上,就是有一些科技馆之类的!!
4. 哈尔滨有什么古建筑
1、上号
历史上的香坊地区,名字称谓颇多,曾有"田家烧锅镇"、"老哈尔滨"(旧哈尔滨)和"上号"之称。
香坊为何称"上号"还有几种传说:一是1932年松花江发大水,道外被淹,群众逃难至香坊,因香坊地势高故称上号,道外称下号;二是中东铁路修建时香坊是堆放建筑材料的地方,因香坊地势高于道里,故称"上号"。
另外,人们还习惯于把香坊东部称东香坊(东号),把香坊西部称西香坊(西号)。上述几种称谓一直延用至今。
2、裤裆街
天一街旧称裤裆街,当属哈尔滨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一条街,便是一段历史,而天一街究竟埋藏着多少兴亡之事,只有你亲手叩一叩这条街历史之门才会知道。
裤裆街,顾名思义,这条街是“人”字形,一些当铺、小店就在“人”字形两撇的交点上。这条街由太古街到裤裆街开始分道,一条通往道外边的渡口,一条通往道里的兆麟公园(原有三五渔棚)、九站(原有哨卡一座),这便是裤裆街的由来。
1933年,因“裤裆”二字不雅,改称天一街。如今,天一街早已从市区地图上消失, 那时候人的创业精神、功绩将会永存。
3、三十六棚
现在人们几乎淡忘了这样一件事:在经纬十二道街到工程街一带,百年前曾有一个让人心寒的名字——三十六棚。三十六棚是老哈尔滨人对铁路车辆厂及其工人住宅区的统称,这里是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时遗留下的贫民窟。“三十六棚”,顾名思义就是贫民窟的代称了。
4、桃花巷
在旧社会,哈尔滨市老道外桃花巷,每天晚上都会传出"见客了"的吆喝声,这是妓院的龟奴、老鸨子在"喊堂"(招呼接客)。鼎盛时,哈尔滨曾有烟花女子7000多人,桃花巷等地曾"娼盛"一时,街因人而得名。
5、地包
“地包小市”,老哈尔滨人没有不知道的,这里是哈尔滨最早的集市,也是老哈尔滨最繁华的地方!
旧时,人们管抚顺一带叫做“地包”,却不是因为这里地势高!“地包”是俄语“机车库”的音译,早些年附近大民兴街有座“莫斯科兵营”,周围慢慢也聚集了很多乡民,形成集市后,人们开始把抚顺街和安宁街一带叫做“小地包”,把铁路车辆段大墙外和锁厂一带叫“大地包”。
5. 哈尔滨古老建筑
哈尔滨古称“会宁府”(金代)。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城南2公里。金上京南北二城现有城门遗址28处,其中北城北垣1门,东垣1门,西垣1门,腰垣2门,南城南垣2门,除腰垣东侧门址处,均带有瓮城遗迹。
6. 哈尔滨最古老的建筑
1、上号
历史上的香坊地区,名字称谓颇多,曾有"田家烧锅镇"、"老哈尔滨"(旧哈尔滨)和"上号"之称。
香坊为何称"上号"还有几种传说:一是1932年松花江发大水,道外被淹,群众逃难至香坊,因香坊地势高故称上号,道外称下号;二是中东铁路修建时香坊是堆放建筑材料的地方,因香坊地势高于道里,故称"上号"。
另外,人们还习惯于把香坊东部称东香坊(东号),把香坊西部称西香坊(西号)。上述几种称谓一直延用至今。
2、裤裆街
天一街旧称裤裆街,当属哈尔滨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一条街,便是一段历史,而天一街究竟埋藏着多少兴亡之事,只有你亲手叩一叩这条街历史之门才会知道。
裤裆街,顾名思义,这条街是“人”字形,一些当铺、小店就在“人”字形两撇的交点上。这条街由太古街到裤裆街开始分道,一条通往道外边的渡口,一条通往道里的兆麟公园(原有三五渔棚)、九站(原有哨卡一座),这便是裤裆街的由来。
1933年,因“裤裆”二字不雅,改称天一街。如今,天一街早已从市区地图上消失,但那时候人的创业精神、功绩将会永存。
3、三十六棚
现在人们几乎淡忘了这样一件事:在经纬十二道街到工程街一带,百年前曾有一个让人心寒的名字——三十六棚。三十六棚是老哈尔滨人对铁路车辆厂及其工人住宅区的统称,这里是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时遗留下的贫民窟。“三十六棚”,顾名思义就是贫民窟的代称了。
< p>4、桃花巷在旧社会,哈尔滨市老道外桃花巷,每天晚上都会传出"见客了"的吆喝声,这是妓院的龟奴、老鸨子在"喊堂"(招呼接客)。鼎盛时,哈尔滨曾有烟花女子7000多人,桃花巷等地曾"娼盛"一时,街
5、地包
“地包小市”,老哈尔滨人没有不知道的,这里是哈尔滨最早的集市,也是老哈尔滨最繁华的地方!
旧时,人们管抚顺一带叫做“地包”,却不是因为这里地势高!“地包”是俄语“机车库”的音译,早些年附近大民兴街有座“莫斯科兵营”,周围慢慢也聚集了很多乡民,形成集市后,人们开始把抚顺街和安宁街一带叫做“小地包”,把铁路车辆段大墙外和锁厂一带叫“大地包”。因人而得名。
7. 哈尔滨的古代建筑的小区
哈尔滨的建筑是俄罗斯建的比较多。
原因如下
1、1900年,尼古拉二世发动“黄俄罗斯”计划,入侵东北,统治东北全境。大批俄国人迁入居住,在哈尔滨建造了圣尼古拉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等诸多欧洲风格的建筑,活像一个莫斯科。
2、哈尔滨拥有教堂、巴洛克、新艺术运动、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复兴等11个类型,许多都带有法国折中主义风格。
3、 哈尔滨人民向往法国巴黎的浪漫氛围和繁华景象,不懈努力,吸收文化提升地位。
4、十月革命后,大批俄国人逃离苏俄,一批去巴黎,一批来哈尔滨,对他们来说,哈尔滨就是“东方的巴黎”。
8. 哈尔滨的古典建筑有什么
哈尔滨的风俗有:野游、野餐、冬泳、喝啤酒、看冰灯等。
1、野游
由于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早在19世纪90年代,哈尔滨就有了野游的风俗。解放后,野游之风日益盛行,许多单位春夏秋季都要组织职工到郊外野游,也有以家庭为单位野游。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野游的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已成为哈尔滨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野餐
在哈尔滨,凡组织或进行野游活动,都离不开野餐。哈尔滨野餐有历史渊源,受北方少数民族饮食习惯以及后期欧洲移民生活方式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起,哈尔滨人逐渐形成野餐风俗。
3、冬泳
冬泳是哈尔滨富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表现了哈尔滨人不畏严寒的强壮体魄和坚强意志。冬季,哈尔滨的室外温度下降到零下十几、二十几度。冬泳者在松花江上,刨开冰面,修筑了冰上游泳池。冬泳下水时间多在太阳未出来的5—6时左右,冬泳表演时间在10—14时之间。
4、喝啤酒
哈尔滨在20世纪初就已经生产啤酒,哈尔滨啤酒厂始建于1900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哈尔滨啤酒年消费量30多万吨,人均啤酒消费量居全国首位,主要品牌是“哈尔滨”和“新三星”。
5、看冰灯
哈尔滨的冰灯始于60年代初期,是在民间传统简陋艺术形式上发展起来的。它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艺术为表现手法,用电灯光为光源,制作成各种冰的景物。20世纪下半页,冰灯逐步发展成哈尔滨具有代表性的冰雪文化艺术。每年一届的冰雪节、冰灯博览会成为冰灯艺术的大观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9. 哈尔滨传统建筑
1、黑龙江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 4A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黑龙江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凤凰山有着独具特色的高山湿地景观;有落差百米的瀑布;有纵深长度为5公里的峡谷;有春日里满山遍野的杜鹃和秋日下令人陶醉的五花山;还有着红山文化、夏家店等各时期的文化遗 27处,文物景点18处。凤凰山美在森林、奇在山水、神在人文,集大森林、大冰雪、大峡谷、大瀑布、高山湿地、空中花园和神奇的ufo传说于一体,凤凰山以优良的生态环境、奇特的自然景观闻名遐迩。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山河屯
2、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中国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凭借哈尔滨的冰雪时节优势而推出的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魅力。全园整体规划以“盛世中华,腾飞龙江”为主题,共分腾飞龙江、西部掠影、盛世中华、春绿南疆、龙腾虎跃、欢乐之夜等六大景区,设置景点、景观及活动2000余项,场面恢宏壮阔,造型大气磅礴,景致优美绝伦。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太阳岛西侧
3、哈尔滨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有着百年历史的充满异域建筑风格的建筑,长1400米,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很繁盛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大街始建于1900年,这里的建筑汇集了欧洲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风格,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8世纪的折衷主义风格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等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这些流派集中涵盖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百年精华。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缩影,哈尔滨的独特建筑文化和哈尔滨人的欧式生活,都在这里明显的体现,并且被称为“亚洲第一街”。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
4、哈尔滨市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景区 3A景区
老道外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街,有中国保留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这些历经百年沧桑的老房子,具有西洋的外表,里面却藏着中式的庭院,是哈尔滨人独创的一种建筑形式。道外传统商市保护区从景阳街与靖宇街交口,一直向东延伸至道外十道街,北到升平街,南至南勋街。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正在消失的哈尔滨传统小吃——那些伴着哈尔滨人成长的老字号——老鼎丰、范记永、张包铺、张飞扒肉。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街
5、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
北方民俗博物馆是一所以展示中国北方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没民俗类专题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也是黑龙江民俗旅游好去处。民俗博物馆设立了汉族、朝鲜族、蒙古族、鄂伦春族、柯尔克孜族等10个世居在黑龙江的少数民族的民俗主题展览,还设立了巴彦文化厅、生活用具厅、生产工具厅、抗联文化厅、剪纸书画厅、古代动物厅、石器展区,共计26个展厅,展出藏品1.6万余件,以家庭主题为展示风格,还原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情况,展示黄河以北各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民俗文化。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
6、关东古巷美食街 3A景区
关东古巷美食街位于哈尔滨群力第五大道与景江东路交口,以黑龙江文化圈为主体,哈尔滨比较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街。巷内主要以各种小吃店为主,展现古代东北风情。这里有关东街老豆腐,是哈尔滨比较出名的小吃店。小吃美食主要集中在关东特色民俗文化休闲区,关东特色小吃区由演艺区两侧进去,满族民居的典型特征围合形成多间“档口”。在巷子内,游人还可以到马克西姆俄式西餐、沸沸洋洋火锅、东方饺子王、金鼎老北京炸酱面、田记小铺、于府香辣蟹、彭记春饼、龙江名小吃街等餐饮内品尝关东美食。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
7、哈尔滨市哈尔滨文庙 文物保护单位3A景区
文庙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庙街25号,始建于1926年,建成于1929年,是全国现存最后 个建成的孔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文庙的建筑结构为南北向三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仿清式古建筑群,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是黑龙江省面积较大、保存比较完好、建筑等级较高、建筑规制比较齐全的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庙街25号
8、极乐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重点寺院
极乐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的庆佛日,极乐寺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是东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与长春般若寺、沈阳慈恩寺、营口楞严寺齐名。极乐寺东院的七级浮屠塔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系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三十公尺。塔的正面与地藏殿紧连,塔与殿前,东西各设两层塔式钟鼓楼。此种塔、殿蝉联的布局方式别具一格,为中国国内所罕见。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9号
9、圣•索菲亚教堂 文物保护单位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索菲亚广场,建于1907年,为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 圣·索菲亚教堂在推动哈尔滨市多元文化建设,促进哈尔滨市对外开放、友好往来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
10、哈尔滨金源文化旅游区 3A景区
金源文化旅游区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市,金朝1115至1234年间的都城,是迄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唯一一处金代都城遗址。至今,皇城午门及宫殿建筑遗址,均保存完好,外城城墙、瓮城、马面、角楼及护城河遗址尚存。璀璨的金源文化是黑土地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明长河中一条独具特色的支流,为拟辟建的金源文化旅游区赋予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0. 哈尔滨的古代建筑图片
上京。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上京重新被立为陪都。
清朝建立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在阿城设阿拉楚喀副都统,哈尔滨为其所辖,属于吉林将军。清末民初哈尔滨属于吉林省滨江县治。清中后期,随着“京旗移垦”和“开禁放荒”政策的实施,大量满汉百姓移居哈尔滨地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11. 哈尔滨的古代建筑有哪些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两万两千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
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
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上京重新被立为陪都。元、明时,哈尔滨又成为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领地和奴尔干都司的辖地。
明末清初时期,女真人曾用此城遗存的建筑材料在原地修筑阿勒楚喀要塞。清朝建立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在阿城设阿拉楚喀副都统,哈尔滨为其所辖,属于吉林将军。
清末民初哈尔滨属于吉林省滨江县治。清中后期,随着“京旗移垦”和“开禁放荒”政策的实施 ,大量满汉百姓移居哈尔滨地区。
哈尔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民国十二年(192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
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70余万。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哈尔滨历史悠久,不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名城。哈尔滨文庙、极乐寺与西方古典式建筑及造型奇特的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相映成辉。
被世人誉为"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哈尔滨自然风光旖旎,四季分明,多姿多彩,太阳岛、东北虎林园、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松峰山、二龙山、玉泉狩猎场和亚布力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哈尔滨还是世界冰雪文化发源地之一,亚布力高山滑雪、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松花江上冬泳、雪雕、冰雪游乐、一年一度的冰雪大世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此外,还有驰名中外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每年一届的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
哈尔滨位于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都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
哈尔滨的集中降水期为每年7至8月,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年平均温度3.6℃。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13.2℃至-24.8℃,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18.1℃至22.8℃。
3-5月份为春季,易发生春旱和大风,气温回升快而且变化无常,升温或降温一次可达 10℃左右。6-8月份为夏季,炎热湿润多雨,7月份平均气温19 ~ 20℃,最高气温达38℃。
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由于降水集中,间有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9-11月份为秋季,降雨明显减少,昼夜温差变幅较大,9月份平均气温为10℃。
10月份北部地区已到0℃,南部地区2-4℃。12-次年2月份为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雪覆大地。1月平均气温-15℃ ~ -30℃,最低气温曾达 -52.3℃。
Hash:a6ad0d12838e40802e3be603767ef6aad84a5fca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