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景点汉口租界 武汉江汉关租界
1. 武汉江汉关租界
1927年收回了汉口和九江英租界。
汉口九江收回英租界事件,是指发生于1926年12月26日至1927年2月20日,发动武汉、九江等地的工人、社会团体、市民群众,旨在“反对英国帝国主义,收回租界主权”的爱国运动。
事件起因
1926年12月26日,汉口各界群众20余万人,在汉口济生三马路举行“反英大会”。会议明确提出反对干涉中国独立的英帝国主义,发表通电,强烈要求国民政府向英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并立即收回租界。
1927年1月1日至3日,武汉各界群众为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和北伐胜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1月3日下午,政治学校宣传队在汉口英租界附近的江汉关钟楼旁讲演。现场气氛热烈,听讲群众越聚越多。
英国租界当局十分恐慌,调动长江中英国军舰上的水兵登岸。全副武装的英军水兵冲出租界,扑向手无寸铁的听讲群众,当场刺死一人,打伤30多人,制造了汉口“一三惨案”。
2. 江汉关是谁的租界
1927年收回了汉口和九江英租界。
九江英租界,位于九江府城以西,长江与甘棠湖之间的狭窄地段,西面到龙开河,东西向长150丈(即沿长江岸线长度),南北向进深为60丈,面积150亩。1927年3月15日,九江英租界由中国政府正式收回管理。
历史沿革
咸丰十一年(1861年)3月25日,江西布政使张集馨与巴夏礼订立开辟九江英租界的约章《九江租地约》。
同治元年(1862年)3月27日,英国人在重新勘测租界界址时,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
光绪十七年(1891年),英租界工部局越界填筑了湓浦港的界外部分,辟为公园和球场。
宣统元年(1909年)4月26日,英国巡捕打死了中国商贩余发程,这引发九江持续数月的“抵制英货”运动。
民国八年(1919年),九江群众抗议英租界当局对过境行李、货物抽税的活动。民国十四年(1925年)6月13日,为声援五卅运动,九江群众发动对英租界的冲击行动。
3. 武汉市汉口租界
据统计,中国自1845年英国从《上海租界章程规定》中取得第一块租界起,西方多个国家在中国划了20多块租界。其中最多的是英国有7处,日本有5处,法国有5处。
可能有人会问,法国不是4处租界吗?怎么又多了一处租界了呢?
上海法租界,位于黄浦区,徐汇区之间;是5个法租界中开辟最早、面积最大、也最繁荣的一个。由于上海法新租界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吸引了大批欧美侨民和中国中上层人士入住。同时,这里也是上海帮会组织的大本营,黄金荣和杜月笙都是从这开始发迹的。
天津法租界,与英租界和日租界相邻。当时这里建设了天津劝业场、天祥商场、泰康商场、渤海大楼等西式建筑,形成天津最繁盛的商业中心。
武汉,曾是仅次于上海的亚洲第二大城市,外国人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城市,法国人在武汉汉口设立的法租界,与汉口俄租界同年设立;俄、法两国租界选在同一地区,大致在汉口中山大道一带。
广州法租界,在沙面岛上。沙面岛可以说是广州最有意思的地方,这里在鸦片战争后曾被割让给英法列强,这里的许多建筑都带有明显的欧洲风格。法国人曾在这里建有公园、医院、教堂等公共设施。
除了上海、天津、汉口、广州法租界之外,法国人还在湛江设有租界。当时湛江不叫湛江,而是叫“广州湾”;法国在这设了租界之后,把广州湾改名为“白瓦特城”。对老一辈湛江人来说,“白瓦特城”如同“满洲国”,是耻辱。
4. 汉口江汉关是什么租界
汉口租界:鸦片战争后忡英天津条约》的签订,使汉口开埠,外国列强纷纷涌入。在246平方公里区域内(北抵京汉大道,南至江边,西起江汉路东至一元路的范围)划分了英、俄、法、德、日、美等国租界,建立了12个外国领事馆,设立了近30家外资银行和金融...
武汉海关大楼简称武汉关,原名江汉关,汉口沿江大道中段、江汉路口、江汉南端。该大楼由英国恩九生洋行的英国建筑师景明设计按文艺复兴时流行形式设计,恒纪建筑公司承建,1922年动工,1924年落成。占地1400平方米,高约40米,钟楼顶端高出地面83.8米。
整个建筑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流行风格。底层主体建筑为正方形五层结构,外墙用麻石砌筑,底墙厚约1至2米,正门有两人合抱的麻石圆柱8根,门前的台阶有23级,上面还有汉白玉踏步5级;庄重雄伟。底层上为长方形建筑。再上为因层20米高的钟楼:底层为大钟摆砣室,二层为大钟机件室,三层为大钟时针室,上层为七个音阶组成的音响室。钟楼的四面都有直径约4米的钟面,针长1.7米。晴朗天气,十里以外可见。按刻奏乐、按时打点的钟声亦远播数虽。遗憾的是解放前所奏乐曲为英国女王加冕时演奏的《女王万岁》。
钟楼顶上还有不只婆金的英式帆船模型。在大楼的奠基石上,也刻着担任我国总税务司职务的英国人安格联的名字。到处都打上了英国殖民者迫使我国开汉口为商埠、并且牢牢控制我汉口海关(当时称江汉关)主权的印记。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海关,并且正式定名为武汉关。还用《东方红》乐曲取代了《女王万岁》现今用的是《威斯敏斯特曲》。现在,武汉关大楼是武汉海关办公处所。
大楼临江一侧的底层外墙上,嵌有三块铜牌:一块是扬子江技术委员会标识的武汉海拔高度,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一块上刻"民国甘年八月十九日大水最高点53.65英尺",这是当年汉口被洪水淹没时的最高水位;另一块上刻"1954年8月18日下午3时,最高洪水位29.73米(以吴松为零点)",是当年武汉市水利局标记的那次特大洪水的最高水位。
在这座大楼建成以前,江汉关署设在今天津路下首市政协大楼之前的英国领事馆驻地。
5. 武汉租界与上海租界
1943年2月23日1943年2月23日,法国维希政府宣布,同意放弃在华租界。6月5日,先收回天津法租界、汉口法租界和广州法租界。7月30日,收回最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称第八区。上海法租界宣告结束,历时近百年。(8月1日,收回上海公共租界)。10月10日,更改原租界地区240条路名。
6. 武汉市租界
汉口九江收回英租界事件,是指发生于1926年12月26日至1927年2月20日,发动武汉、九江等地的工人、社会团体、市民群众,旨在“反对英国帝国主义,收回租界主权”的爱国运动。
1926年12月26日,汉口各界群众20余万人,在汉口济生三马路举行“反英大会”。会议明确提出反对干涉中国独立的英帝国主义,发表通电,强烈要求国民政府向英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并立即收回租界。
7. 江汉区租界
武汉的汉正街和江汉路购物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汉正街曾经享誉全国有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每天车水马龙,吸引南来北往拉货订货的零售商,现在因为城市改造,汉正街市场全部搬迁至汉口北,昔日热闹拥挤的汉正街已没有了当年的景象。
江汉路购物是全国十大步行街之一,沿路建筑有老式租界房屋,现代全球知名品牌入驻,使江汉路步行街即有历史又有现代的韵味,商业气息很浓,街道也很美观,集游玩、观赏、购物一体。
如果说当年的汉正街和江汉路步行街购物对比,江汉路的体验会更好。
8. 武汉江滩租界
武汉的古建筑有很多
1、黄鹤楼
2、古琴台
3、归元寺
4、古德寺
5、宝通寺
6、长春观
7、昙华林历史街区
8、汉口江滩租界区
9. 武汉江汉路租界
那可就多了,汉口江滩、江汉路的租界建筑群、园博园、汉口里、解放公园、花博会、汉阳创意园、楚河汉街、光谷风情街、东湖、昙华林、磨山、樱花园、梅园,知音号,,,,,,这些都是比较大众的,不算各种小众的地方了。只要你有时间,你影集能把柜子装满。
10. 武汉关是哪个租界
一九二七年一月中国人民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11. 武汉 英租界
1934年汉囗俄界收回,租界是特殊的外国商民居留,贸易区域,成为不受我国政府行政管理的(国中之国),自 1861年英国在汉口设立第一个租界起,德,俄,日,法相继在汉口设立租界,整个租界区面积约22平方千米,上至江汉关,下至麻阳街,汉口设立租界别之多位居全国笫二,面积居全国第三。为收回汉口租界,武汉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租界收回后北京政府于1925年3月设立汉口特区管理局。管理前俄租界区域。
汉口租界:西式建筑见证历史兴衰巨变,汉口曾为国际大都市 汉口租界
武汉最文艺的地方是哪里?不少人把昙华林视为武汉最文艺的地方。但其实还有一个地方,准确的是一个范围,不仅文艺也具有复古气息。在20世纪初,那里被称为是“东方芝加哥”,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大都市:汉口旧租界区。
汉口旧租界区,位于武汉市江岸区中山大道至沿江大道之间,是汉口英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日租界和汉口比利时租界的统称。
历史上曾有6个国家在这里设立租界,是内陆城市中仅次于天津的。这一带至今还矗立着西方列强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所遗留下的旧式楼房。
其中,黎黄陂路被改造成类似昙华林一样的文艺慢生活街区。街道两旁仍保留了大约17处租界时代遗留的西式建筑,被誉为黄陂路街头博物馆。但这些建筑也大多被包装成咖啡馆、餐厅或其他文艺店铺。
但由于对武汉实在陌生,两次来到旧租界区,都分不清方向。但也正是如此,使得我在旧式楼房之间走走拍拍时,感到一股比黎黄陂路还要“慢生活”的节奏。
黎黄陂路上,那被盆花和青藤掩映的一幢幢错落有致的红色房屋,确实好看,但过于粉饰的文艺的环境,令我不适。我还是喜欢一个人漫无目的的行行摄摄,穿梭在英法德日比利时租界区内。
历史不会言语,文物更不是一个仍人打扮的小姑娘。西方列强遗留下的建筑背后,是我们每一个人所不能遗忘的过去。旧租界区,如今留下不少老房子可视为旅游景点一般,如江汉关大楼、大智门火车站、美国海军青年会、德明饭店、俄国东正教堂、民众乐园、花楼街等等。
当年,随着《天津条约》的签订后,汉口向洋人开辟租界,允许外国人在此游历,通商,传教等。通过今天所遗留的老房子来看,可见当时武汉的繁华程度。但对比武汉其他旅游景点,汉口租界的人气大多只集中在黎黄陂路一带。
可这里依旧是我最喜欢来的地方之一。同出土的文物一样,地上遗存的建筑也是一座城市的历史见证。经历过风雨的汉口,在岁月的长河中,见证了武汉的兴衰巨变。20世纪初,租界、金融、宗教、外交、民居、工商业等历史老建筑的组成,使得汉口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但昔日那些承载繁华的建筑,在当时是什么用途,又是谁在居住,这对于今天大多数游客而言几乎都是模糊的。租界如今遗存建筑多半是银行、洋行这一类西式建筑,当然也有民居、教堂、酒店、码头货栈以及少量货铺。
如江汉关大楼原本是海关办公大楼,当时这里的税收仅次于大上海的内地口岸。如德明(江汉)饭店,这里曾有下榻过许多政界名人,包括来华访汉的各国首脑几乎都到过这里。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依然是武汉最火的酒店之一。
如今这些建筑已经失去原来作用,但依旧不影响它们的历史地位,均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漫步街头,不难发现当年的古希腊建筑风格大楼汉口汇丰银行,等腰三角形巴公房子,武汉近代建筑中的经典之作武汉美术馆等等。
如今有的仍然在历史横流中艰难维持原样,有的已经成为街角的咖啡店,有的摇身一变为博物馆。同时也有不少婚纱摄影机构将这里作为室外取景地。
但不论是作为文化观光者,还是旅游观光者,武汉的汉口旧租界区都值得一番探究。由于每个人的视角不同,看到风景也就不同,所思考的层面也就有不一样。
有时候,不禁在想:于历史中,弱势文化怎样去面对一种强势文化?怎样在强势文化面前保持自己的个性与尊严?同时又不故步自封,以开放的胸襟去进行文化创新,在学习、适应、创新的过程中完成文化强弱之间的地位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