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的漳河水库水质干净风景宜人,你知道当初修建它的艰辛吗
说实话,我不是那种写旅游攻略类的创作者,想看一个景区的详细资料,我觉得百度比我更有发言权,所以,如果我的文章没有您想看到的内容,那我只能说一声很抱歉!但是我呈现给您的,一定是我想呈现给您的,我自己非常真实的听闻和感受,感谢您的关注!
湖北荆门是我的故乡,而漳河水库是我们荆门乃至湖北最大的人工水库,也是全国九个200万亩以上的水库之一,为何会有这么大的水库在我们荆门建成呢?其实这和荆门历史上缺水多旱的实际情况是息息相关的!
“漳河是长江中游较大的支流沮漳河的东支,古与江汉并称,左传云:"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它源于荆山,上游雨量充沛,坝址以上多年平均来水量8.4亿立方米左右。建库前每逢暴雨、山洪汹涌,两岸往往溃决成灾,并增加长江洪水压力,严重影响荆江大堤安危。史载自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至1949年一百年间,共发生洪灾50次。
然而就在这水患频繁的漳河东岸,有一大片丘陵岗地,年年缺水苦旱,人畜饮水也较困难。当地志书上屡见:"旱,民多莩死",据历史水文资料分析,漳河灌区干旱发生频率极高,大旱约为十年两遇,中旱五年两遇,小旱几乎年年都有。灌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水在河里流,人在岸上愁,天旱地冒烟,十年九不收"。无穷尽的水旱灾害,旧中国无法根治,人民不堪其苦,多少年来治理沮漳河的夙愿无法实现。”
以上这段话来源于网络,但是却是实际情况。我的老家湖北荆门沙洋县就位于这一大片丘陵岗地之中,深深记得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的时候,我们老家却因为缺水家家户户想办法抗旱,而老家抗旱的水源,就来自于几十上百公里之外的漳河水库。
我第一次去漳河水库游玩,是和嫂子、姐姐一起,陪着老妈和外公一起去故地重游的,外公感慨:“很多当年修过漳河水库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再见过漳河水库,我知足了!”而我母亲,则又把她当年修建漳河水库时的经历跟我们讲了一遍。
那时候母亲也只有十五六岁的年纪,还是个没成年的小姑娘,却跟着生产队里搞建设的大军一起来到漳河水库的工地上挣工分,又因为我外公是地主的成分,所以她和舅舅两个小孩被安排的都是最重最苦的活,比如说大冬天的,深更半夜在水坑里往外排水,其冷其苦其累就不用说了!
母亲说,在工地上干活再苦再累,总算是有口吃的,不会饿死,而留在家里的人却没有什么吃的,尤其是小孩。漳河水库从1958年开始修建,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全国饿死了多少人不得而知,母亲怕弟弟在家里饿死,就偷偷攒了一罐子米面托熟人给捎 回家,谁知道被熟人给偷吃了,等她回家时,看到弟弟正爬在野棠梨树上摘果子吃,真是一把辛酸泪啊!
我们现在看到的漳河水库的美丽风景,正是当年那些建设者们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还有很多人把生命永远留在了那里,这都是我们这些后人应该了解和缅怀的!据外公和母亲讲述,是在一个上下工换班、人群拥挤的时候,工地上搭的木板桥发生了坍塌事故,导致了很多人丧生,大多数都是沙洋县后港镇那边的村民,令人唏嘘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我们享受漳河水库的美景以及它优质的水资源的时候,应该心怀感恩之心,如果不是那么多人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付出的辛劳,怎么会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国家4A级景区呢?
而母亲讲述的她最大的一个壮举,就是带领村里的几个小姐妹,走了好几天,一直从漳河水库走回了沙洋县曾集镇的老家。她说走夜路的时候,听到山里很多的野兽叫声,非常瘆人,但是回家心切,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呵呵,这也许就是那个年代赋予的勇敢和毅力吧!
“漳河,是万里长江中游的一条支流河。漳河水库是全国八大水库之一,是镶嵌在长江与汉江之间的一颗绿宝石。自本世纪以来,漳河水库经过艰苦的水环境治理,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标准。近10年来,不断有库区渔民报告发现桃花水母,当地的摄影爱好者也曾拍摄到桃花水母的图片。根据这些目击者提供的发现桃花水母的区域,绿水青山的漳河,连续多年出现大面积桃花水母。据专家介绍,桃花水母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水生生物活化石。”
以上这段文字来源于荆门新闻网,由此可见漳河水库的水质之优良,愿我们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一颗明珠,不要让先辈们的汗水和泪水白流!如今我的外公和母亲都已经先后离世,谨以此文祭奠你们,愿你们在劳苦一生之后,九泉安息!
以上三张照片来自于荆门新闻网,在此致谢!愿我的家乡荆门越来越富饶越来越美丽!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湖北荆门欢迎你们!
Hash:eb2fbb29dc64a0e1f8843f4ab402afaeda5ebec4
声明:此文由 桃憩园女主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