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荒原,再走进藏先遣连英雄之路

2011年,一部名为《先遣连》的电影上映;2012年,同样一部名为《先遣连》的电视剧上线。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创作背景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西北野战军进藏先遣连的真实故事。在荧幕上我们欷歔主人公们为了进军西藏而经历的种种磨难,执行先期进藏任务,然而现实比荧幕上更为惨烈。

“安志明在为李狄三守灵时,发现了李狄三写在日记里的遗嘱。

海林、彭青云同志:

我可能很快就不行了,有几件事情请两位同志帮忙处理:

1.本日记是我们进藏后积累的全部资料,万望交给党组织。

2.几本书和笛子,留给陈(信之)干事。

3.皮大衣留给拉五瓜同志,他的大衣打猎时丢了。茶缸一个留给郝文清,几件衣服留给炊事班的同志,他们的衣服烂得厉害。

4.“金星”钢笔一只,是南泥湾开荒时王震旅长发给的奖品,如有可能请组织上转交给我的儿子五斗。还有条狐狸尾巴,是日加木马本送的,请转交给我的母亲。”

上述内容摘于《进藏先遣连》一书,看了上面的内容是不是一些读者会对文中所提到的名字有些疑问,感觉像是少数民族的名字,没错。进藏先遣连确实由汉、蒙、回、藏、维吾尔、哈萨克、锡伯等7个民族的136名干部战士组成。

1914年出生的李狄三原名李颜勇,河北人,1938年秋加入贺龙的120师17团,并改名李狄三。1950年,接上级任务,李狄三作为团保卫股长带领百余人从新疆于田普鲁村出发,翻越终年积雪的昆仑山,抵达藏北。1951年,该连被授予“进藏英雄先遣连”称号,而他们走过的路也被称为英雄之路。

豪情壮志冲九霄 冰山千里脚下踩

踏遍雪原寻藏胞 横眉冷对领主计

红星融化千秋雪 战胜饥寒备战忙

高山病魔无所惧 乐献青春为人民

2019年9月27日,一座纪念馆落成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先遣乡,这个纪念馆名为进藏先遣连纪念馆。进藏先遣连纪念馆中的点点滴滴无不蕴含深意:广场文化石上7座凸起的“山峰”象征着汉、蒙、回、藏、维吾尔、哈萨克、锡伯7个民族;广场中央的旗杆是13.6米,代表先遣连136名战士;广场的用红色的地砖铺成“中”字,与文化石共同构成了“忠”字,象征着连队的忠诚与忠心。

历史上连接新疆与西藏之间有一条古道,因途径克里雅山口,而被命名为克里雅古道,先遣连正是通过 这条古道挺进西藏从而解放西藏的,他们走过的路线上文也提到过被称为英雄之路。近年来,各位越野发烧友在这条古道上留下自己的汗水与传说,这条路线变得格外吸引户外旅行爱好者。

10月14号,攻略君组织各位英雄重走克里雅,感兴趣私信。

玛吉阿米藏地旅行,专注于小众旅行线路,更多藏区旅行小众线路、无人区穿越、藏区旅行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川藏线 (就川藏线 这三个字,加黄V认证),我们一起出发,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中国西部之美。

Hash:16da5b354b9a5541dfeffc555b7aaab9606411cb

声明:此文由 进藏攻略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