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四川各市最具代表性的一处景点,感受天府之国的美丽和舒适!

成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4A景区)

成都熊猫基地建立于1987年,位于成都北郊斧头山,距市区10公里。大熊猫博物馆内珍贵的资料、丰富的展品举世无双,是认识大熊猫、回归大自然、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的极佳场所。大熊猫、小熊猫、黑颈鹤等珍稀濒危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息繁衍。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乃至全球知名的集大熊猫科研繁育、保护教育、教育旅游、熊猫文化建设为一体的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机构。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绵阳——北川羌城旅游区(5A景区)

绵阳市北川羌城旅游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北川羌族自治县,由北川地震遗址区、北川新县城,北川地震纪念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吉娜羌寨、维斯特游客中心等景点组成。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几千年来,古老的羌民族与汉、藏、回等17个民族在北川大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淳朴厚重的民俗文化。4000年前,古代治水英雄、人文始祖大禹从禹穴沟走出,开创了华夏民族的新纪元!

北川是大爱之城,来自四面八方的无疆大爱,把人间真情挥洒到极致。凤凰涅磐,志在重生,美丽的新县城已经建成,这一切让北川得到了永恒的生命,北川羌城旅游区是一个开放性景区,集纪念缅怀、感恩大爱、禹羌风情和生态休闲于一体,留存有“5·12”特大地震灾难记忆、传承着羌民族悠久的人文历史与灿烂的民族文化、记载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无疆大爱文化,能回顾风雨同舟的患难历程、见证浴火重生的北川新貌、领略禹羌文化的独特魅力、欣赏秀美壮丽的旖旎风光。

德阳 ——三星堆博物馆(4A景区)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南充——阆中古城(5A景区)

阆中位于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是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战国时为巴国国都,秦灭巴置阆中县迄今2300多年,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明末清初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7年之久。阆中古城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贡院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邵家湾墓群、文笔塔、石室观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 洞摩崖造像、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华光楼阆中文庙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阆中素有风水宝地之美誉,三面环山,四面环水,风光钟灵毓秀,如诗如画。阆中是全国保存最好的四座古城之一,是四川省唯一立法保护的古城。阆中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灵秀秀丽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古城文化让您回味无穷。

泸州——泸州老窖旅游区(4A景区)

泸州老窖旅游区位于市区三星街国窖广场,拥有国家物质文化遗产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73国宝窖池群”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双国宝,是泸州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酿酒作坊,是品味中国浓香型正宗白酒、探寻泸州老窖“四百年老窖飘香,九十载金牌不倒”传奇旅游胜地。整个景区以厚重的泸酒文化为灵魂,可依次游览79米长的泸州老窖酒史浮雕图、几百年沿用至今的泸州老窖酿酒水源龙泉井,展示纯手工酿制技艺生产现场的参观长廊。博览泸州老窖发展的酒史陈列室、品酒韵赏古风的“天下第一酒道场”等诸多特色景点,是一场集观、听、嗅、尝为一体的感官盛宴。

四口窖池规模相当,呈横向排列于车间内,皆长3.8米,宽2.4米,深2.4米,均为鸳鸯窖,即每口窖池内为2个地坑,中间以池干分开,粮糟发酵时,2个池坑作为一个窖池,以提高容量。窖池内的糟泥经数百年发酵,已产生了数千种有益微生物,不喝窖酒,但闻泥香,已有飘飘欲醉之感了。

达州——峨城山(4A景区)

峨城山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宣汉县交界处,平均海拔960米,主峰大峨城山海拔1196米,侧峰小峨城山海拔1117米。因有5000余亩的天然森林和竹林,故又被称为峨城竹海,现双侧都建有盘山公路及健步登山道。原山顶遗址等古建筑物大部分位于开江县回龙镇一侧。

峨城山峰高千纫,山势陡峻,巍峨挺拨,绵亘殊远,蜿蜒至大巴山脉,古为通往宣汉的驿道,史称“治西第一总隘。”西汉舞阳侯樊哙兵驻峨城,就险筑城,遗址尚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古有“西峨眉、东峨城”之说。峨城山可“观云山雾海,奇景顿生;听月下松涛,空谷回荡;雨打竹林,脆声如琴;溪流作响,层峦叠嶂”。既是避暑胜地,更是天然氧吧,真乃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漫山遍野的楠竹、白夹竹,让峨城成了竹的海洋,享有“川东竹海,天然氧吧”之美誉。

峨城,中高海拔,凉爽湿润的气候,适宜杜鹃的生长。红、紫、黄、白、粉、蓝等20多种颜色和品种的杜鹃花在峨城的千山万壑中各领-。随着无限春光的尽洒与倾泻,各色杜鹃花竞相怒放,姹紫嫣红;搭配均匀,风情万种。伫留观景台,放眼无边无际的峨城山,只见朵朵杜鹃,散布其间;形形色色,点缀其间,让整个峨城山披上了一件时尚外衫,花花朵朵,美不胜收。

乐山——峨眉山(5A景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峨眉山位于北纬30°附近,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峨眉山像一道巨大的翠屏,耸立在成都平原西南,遥望弯曲柔美的山体轮廓,犹如少女的面容和修眉,于是人们很早便称它为“峨眉”。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古往 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峨眉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

凉山州——泸沽湖(4A景区)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云南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湖东为盐源县泸沽湖镇,湖西为宁蒗县永宁乡湖泊略呈北西一东南走向,湖泊面积50.1平方公里,湖水库容量为22.52亿立方米。

泸沽湖属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湖泊,属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雅砻江支流理塘河水系。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是中国第三大深水湖泊。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奇特的民族风情,使这里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东方古老神秘的“女儿国”轻启面纱,便征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猎奇探胜者。

世界各国民间传说中的女儿国,存在至今的,恐怕只有摩梭人这一族了。滇西北高原川滇交界处的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有一片美丽的泸沽湖,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 现泸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汉、纳西、藏、普米、白、壮等7种民族,约1.3万人,其中摩梭人约6000人(四川泸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余人)。泸沽湖风景区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内江——川南大草原(4A景区)

川南大草原位于内江市永安镇尚腾新村,属于4A级景区。占地133公顷,是集草原、花海、运动、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原生态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景区

距离内江市13公里,自贡市18公里,西距成都178公里,东距重庆181公里,是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项目规划用 2500亩。

川南大草原”位于四川省东南部,以 “两岭夹一谷”地形为基础,以“展书画之乡的大地艺术,秀草原风光之生态谷地”为主题,建设草原湿地、草原花海、草原休闲、草原露营、草原运动等多层次的山水空间。项目总体定位以运动休闲为主导,兼观光度假、餐饮住宿、文化体验、养生养老为一体的多元化、高品质生态旅游综合体

自贡——荣县大佛寺(4A景区)

大佛寺,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城区大佛街大佛寺一号。大佛寺,以其隽美而享誉神州,素有“乐山大佛雄,荣县大佛美”之民间赞誉,为世界第二大石刻佛像。大佛寺坐落在荣县城郊大佛山山麓,山门书题“大佛禅寺”,以石刻大佛命名。

大佛寺,始建于唐代,气势雄伟、衣纹流畅、慈眉善目、神韵飘然,是古代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匠心独运的上乘之作,是中国石刻遗存之艺术瑰宝。大佛寺山门书题“大佛禅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建筑总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进入大佛寺,除见到脚踏莲花的佛身之外,还可见到殿西崖壁上刻有一高达5米的达摩像,手持念珠、禅杖,脚踏苇叶,立于汹涌波涛之中,其造型为世所罕见。大佛后半山间有一“啸台”古迹,传说是晋代著名隐士孙登长啸处。

大佛寺以大佛正殿为中心向东西拓展,现有山门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罗汉堂、藏经楼、方丈室等建筑,禅林古刹,错落有致,整个建筑群体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雁,大佛好似端坐在大雁背上,佛寺一体,殊为壮观。荣县大佛寺景区内除大佛和大佛禅寺外,主要景点还有大肚弥勒(俗称笑罗汉)、达摩渡江石刻、放翁诗魂、松荫枕石、白云深处、瑶圃休闲等景观。

眉山——三苏祠(4A景区)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范例。

三苏祠既保持了苏氏故居的风貌,又体现了祠园建筑的古朴幽深。肃穆中有疏朗之气,典雅中而洋洋大观。庭园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庄重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祠内供奉陈列有三苏及子孙、女眷塑像,还供奉有眉山始祖苏味道画像和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有三苏祠沿革展、碑廊苏轼手迹刻石80多通,宋、明、清、民国碑约30通。除此而外,馆内还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

遂宁——龙凤古镇(4A景区)

龙凤古镇,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在遂宁文化旅游迅速崛起的背景下,龙凤这片土地下沉睡的古老文明又一次奇迹“复活”。 龙凤古镇依托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和沉积千年的文化底蕴,以古西汉妙庄王城“一座千年的兴宁古都、一段永恒的龙凤良缘、一个美丽的妙善传奇、一方吉祥的观音圣地”为文化脉络,突出古镇“自在闲适、安逸和谐、喜庆吉祥”的内涵,全力打造“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吉祥祈福圣地。

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是古镇旅游的核心。成为遂宁首个国家4A级特色旅游古镇景区。从地形看,龙凤场镇就像一只凤凰,而涪江把场镇抱在怀中,蜿蜒东流,因此而得名。

广安——邓小平故居(5A景区)

邓小平故居座落在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的邓家老院子,为普通农家三合院,占地800余平方米,有大小房屋17间,穿斗木质结构,青瓦粉壁,古朴典雅,庭院绿树成荫,翠竹掩映。

主要景点近20处,如翰林院子、蚕房院子、邓绍昌墓以及邓家老井、放牛坪、清水塘、洗砚池、神道碑等景点,充分展示了邓小平青少年时期的活动足迹。

故居正房大门上方悬挂着主席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金字横匾,大门两侧为四川著名马识途撰写的对联:“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救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攀枝花——龙潭溶洞

龙潭溶洞洞口呈半圆拱形,全洞长1100米,内有7厅、9潭,4处瀑布,21处景点。洞内有大小不同的石笋、石柱、石钟乳,峭石插天,石笋丛集,奇形诡谲,各呈异态,小的有几厘米长的石芽,大的有2-3米长的石塔,群体钟乳石形成漂亮的石帘、石山脉,单体有形状逼真的“石菊花”、“海豚”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该洞出入口都在山上,且相对高差数百米。洞内通道宽敞,易于通行。

颛顼龙洞原名龙潭溶洞。龙潭溶洞风景区是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以龙潭溶洞为主,龙吟峡谷、天然盆景园野生植物园龙肘山顶风光相匹配,构成山水秀丽、风光奇特、格调高雅的自然风景胜地。龙潭溶洞为攀西第一洞,一洞两景,前似龙宫,后若天宫,钟乳石七彩斑澜,洞内瀑布众多,而且气势磅礴,为其它名洞所少见。

广元——剑门关风景区(5A景区)

剑门关风景区地处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剑门关风景区由剑门关、翠云廊两个紧邻景区组成,有观赏景点300余个,主要景点有剑门关、剑阁道、七十二峰、小剑山、姜公祠、姜维墓、邓艾墓、钟会故垒、金牛道、后关门、石笋峰、梁山寺、雷霆峡、翠屏峰、仙峰观、古剑溪桥、志公寺、鸟道、玻璃景观平台等,是四川大九寨环线的重要节点和蜀道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的支撑中心。

剑门关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闻名。它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战争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北起陕西宁强,南到成都,全长450公里。剑门蜀道沿线三国文化深厚, 统、蒋琬、姜维、邓艾、马超、鲍三娘等在此留下了精彩的故事;剑门蜀道沿线古迹众多,三星堆遗址、德阳文庙、昭化古城七曲山大庙皇泽寺千佛崖等都是重要文物;剑门蜀道沿线美景密布,富乐山四季花似锦,翠云廊古柏三百里,明月峡“飞梁架绝岭”。因1000年前诗仙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得以名扬天下。数百里古蜀道上,峰峦叠嶂,峭壁摩云,雄奇险峻,壮丽多姿,构成了川陕交通的一大屏障。

资阳——圆觉洞风景名胜区(4A景区)

圆觉洞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城东南1公里处的云居山上。现存窟龛103个,造像1933件,唐、五代、宋时期作品居多,以释迦、净瓶观音、莲花手观音三尊6米多高的大像最为壮观。

圆觉洞以造有十二圆觉而得名。佛家所谓"圆觉",即"觉你、觉我、觉他、觉行圆满者",意思是不分你我,人人都可以觉醒成佛。圆觉洞景区内有三尊7米高的“西方三圣”石像(“西方三圣”是西方极乐世界三个地位最高的神,即佛、菩萨、观音组合而成)在其他地方,西方三圣是合龛为一,而这里却是分龛雕刻,这是安岳石窟的独特之处。

圆觉洞景区在改造、扩建后成为了集石刻文化、自然景观、科普教育、游客接待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旅游区,充分体现了安岳石窟“古、多、精、美”的特点。安岳石窟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享有上承敦煌云冈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的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古代石刻又一伟大宝库”。这其中圆觉洞五代的“地藏菩萨”为我国南方出现最早; 五代时期的“地狱变”龛在国内当属最早。景区内绿树环绕其间,自然、人文景观赏心悦目。唐代的舍利塔,古朴庄重。宋代伟大的数学家秦九韶纪念馆建造宏伟,气势雄浑。

巴中——光雾山(5A景区)

光雾山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北部,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冷暖气候交汇处,被称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景区山峰气势雄伟,常年云雾缠绕,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造就出奇特的喀斯特岭脊峰丛地貌、古朴的原生态植被和清幽的峡谷风光。山奇、石怪、谷幽、水秀、峰险,被称作光雾山“五绝”。这里重峦叠嶂,气势磅礴,集秀峰怪石、峭壁幽谷、溪流瀑潭、原始山林为一体。

光雾山是一方神奇秀丽的自然山水。它以秀丽奇特的群峰为代表,苍翠茂密的森林植被为基调,集秀峰怪石、峭壁幽谷、溪流瀑潭、原始山林为一体,可集中概括为“峰奇”、“石怪”、“谷幽”、“水秀”、“山绿”五绝。光雾山风景名胜区有桃园、大坝、大江口、神门、小巫峡五大景区,主要景观360多处。景区内景色秀丽,步移景换,奇峰林立,沟壕纵横,谷幽峡,瀑布珠连,古木参天,红叶千里。著名诗人高平有诗称赞:“九寨看水,光雾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

雅安——碧峰峡(5A景区)

碧峰峡,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因林木葱茏、四季青碧而得名。传说是补天英雄女娲所化而成,景区内60多个景点均与女娲有关,颇为神秘。在碧峰峡风景区你能呼吸到群山幽谷蕴酿的芳醇空气,寻找到万古犹存的补天遗迹,以及那些曾在此发生过的爱的、美的传说故事。

它像一首空灵的朦胧诗,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等待你去品味,去赏析。 碧峰峡风景区由两条峡谷构成,左峡谷长7公里,右峡谷长6公里,呈V字形,是一个封闭式的可循环游览景区。峡宽30-70米,海拔700-1971米,峡壁高度100-200米,青峰对峙,景色秀雅,是休闲度假、避暑纳凉的绝佳之地。

碧峰峡景区包含黄龙峡、天仙桥、天然盆景、千层岩瀑布、白龙潭瀑布、女娲池、滴水栈道、雅女园等众多景点。

宜宾——蜀南竹海(4A景区)

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宜宾地区长宁江安县一带,总面积达六万多亩,像这样广阔的楠种植区,为国内外所罕见,称得上是一大奇观,自古就是有名的风景区。

里是竹的世界,竹的海洋,空气中也饱含着竹的清香;一望无际的竹子连川连岭,整整覆盖了500多座山丘。冬暖夏凉,十分宜人。一年四季都适于旅游。在幽中间有几十里游览小径,被称为”翡翠长廊”,在这条长廊中漫步,清新的空气,使人有如置身世外之感。这里还有忘忧谷,青蛙湖、龙吟寺、天后交界的擦耳岩上 的仙洞是其中一 处比较重要的景 点。洞内原为古道观,有 大佛殿、玉皇殿、观音殿、灵宫殿等。现 道现已不存,但仍有石刻佛像和道教 神像四十多尊。这里是观赏竹海的好地方,站在洞口眺望,只见万竹掀涛, 竹海的奇特风光尽在眼底。

竹海的竹,主要为直径10厘米左右的楠竹,根连枝翠,高风亮节。竹海中部有一长5公里的茂竹夹道,称为“翠竹长廊”,老竹新篁,刺破云天,晴日,阳光透过枝间页缝,筛下点点金光,游览“翠竹长廊”,心凉意爽,心旷神怡。

阿坝州——九寨沟(5A景区、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山地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是一条纵深50余千米的山沟谷地,总面积64297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80%。因沟内有树正寨、荷叶寨、则查洼寨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沟内串珠式地分布着108个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海子,虽深过数十米,但可直视海底。因水中植物种类和湖底沉积物不同,水色各异,涟漪多彩,晨曦或夕阳下,海中之倒影,更加明净真切,步移景异,妙趣无限。

甘孜州——亚丁稻城(5A景区)

稻城,古名“稻坝”。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开阔之地。东汉为白狼羌地, 属吐蕃,元属吐蕃等路宣慰司,明属朵甘都司,清属理塘土司。光绪三十三年,设“稻成县”,宣统三年,正式核准置“稻成县”,隶康定府。民国二十八,西康省成立,改名“稻城县”。1950年12月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同年10月,西康省撤销,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

稻城县位于四川西南边缘,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南北长174公里,东西宽63公里。境内最高海拔6032米,最低海拔2000米,垂直高差达4032米。县城海拔3750米。稻城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界乡城县并与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甘孜州理塘县。稻城高原是由横断山系的贡嘎雪山和海子山组成。两大山脉坐落南北,约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形,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群山起伏,重峦叠嶂,逶迤莽苍。

你都去过几处?我们留言区不见不散!

Hash:95abb252ffe791ebc3f07b63b17782918fd0c369

声明:此文由 塬上墨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