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旅游好去处

驾车从市区出发,不到半个小时即可来到这个距离合肥城区最近的原生态乡村。满目姹紫嫣红,广袤的土地早已披上五彩的“春装”,一望无垠的油菜花在暖阳下尽情绽放,粉红的桃花竞艳吐蕊、娇羞的白杏星星点点,一路向西沿途移步异景、连树成林。起伏蜿蜒的乡间道路,宛如一条项链,将绿水青山、岭上农舍、田园大地等景观串联,一副美丽的乡村生态画卷在游客面前徐徐展开。

“趁着疫情转好,带着孩子出来赏春踏青。”在位于小庙镇大柏社区的德丰果玩综合体里,陈小姐一家正在梨花园中徜徉,看千亩梨花。清风拂过,落英缤纷的“梨花雨”瞬间定格成画面的美妙背景。“沿着长江西路沿途有许多有意思的生态农业园,我们刚从前面一个园子摘了草莓,才来这里看梨花,这些特色农业生态园种植火龙果、金果梨、大樱桃等精品水果,别处见不到!”刘先生被梨花吸引,打算花几百元在此选购一个精品梨树盆景,摆放在家中观赏。

时近晌午,在位于马岗村的蜀山区小岭南乡村振兴示范点,炊烟袅袅,中午游客把几个包厢都预订了,师傅们在厨房忙碌着。项目现场负责人牛会明正带领着几位工作人员加紧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最近踏青的客流明显增多,目前1、2、3号院的食宿项目均已恢复,清明假期客房全部住满,我们在抓紧完善活动中心的硬件装修和服务配套,这样能增加大型会议、文化体验、游学等功能,让游客近距离接触土陶、船模等蜀山特色非遗文化,体验‘蜀山范’美好乡村。”

因为人手有限,小岭南就近招募了一批返乡农民。原本计划节后外出打工的张正友选择留村,继续做厨师老本行。“这几年每次回来,家乡都有新变化,道路修得通畅又平坦,供水供电一应俱全,旱厕也变成干净的卫生间,闲置的村舍升级成精品乡宿!”在张正友看来,村庄变了也没有变,“还是熟悉的田野和大地,但每个人看起来就是精神十足,我在这里工作,工资待遇挺好,还能常伴家人身边!”

绿水青山是蜀山区的鲜明底色,也是无可替代的生态资源。近年来,蜀山区依托区位、乡村、生态、人文等优势资源,打造“西郊公园”品牌,在西部规划了18平方公里的乡村振兴示范区,以加强农村道路、水利设施、文教卫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为抓手,建设合肥最大的城市郊野公园,最具特色的江淮民居村落和最有价值的特色农业种植基地,构筑城镇、乡村、景区“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目前,示范区已启动5平方公里乡村CBD建设,建设小岭南人居环境综合提升、江淮田园景观区、曹操运河遗址公园三个项目。蜀山区在乡村振兴中立足“三农”,围绕“三产”,融合“三生”(生产、生态、生活),创新“三变”,让乡村振兴有“形”更有“魂”。

Hash:67a886f85c602b07ca8d9d7a018fa6112d2e8a5a

声明:此文由 江淮纵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