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诸暨休闲游,古村、古庵、古菜、古女。。。。。

 

国庆偷闲,选在4日出行,特地避开出游高峰,而且选了浙江诸暨,不是很火爆的旅游点,来个低调游。

 

4小时,250公里,门到门行程,很顺利。

到这里收费口才3个小时多点,过路车辆很少。

这里就是目的地,离五泄景区才9.7公里,浙江诸暨马剑镇,大部队到达,当地最重要的地方,戴氏宗祠。

祠外俩亭,一为纪念明洪武年间名医戴思恭,曾被朝廷征为八品御医,深得明太祖信任。著有《证治要诀》十二卷;《证治要诀类方》四卷;《推求师意》二卷;以及校补《金匮钩玄》三卷。他也治过朱棣的病,因此在告老还乡时,朱棣曾颁诏“朕复招汝,汝即来也”,可见对他何等器重。

这里也是革命老区,另一亭就是纪念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缅怀革命先烈。

戴氏宗祠的大门口。

这里曾是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的驻地,也是浙东解放区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办公地点。

头顶的蓝天,真是出游的好日子。

门神很威武。

门后的匾额。

殿试后,皇帝召见新考中的进士。考取的进士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天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大臣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这就是“金殿传胪”。

戴家先祖荣耀无数。

大夫乃皇帝之近臣,光禄大夫最为显要,又分金紫光禄大夫和银青光禄大夫,前者稍高一档次。尚书令没细看是哪朝代,但不是正二品就是从一品了。

圣旨到,快跪下接旨。

每一块匾都代表了一段辉煌历史

开始四处转转,沿街的房子。

这是现存清代古建筑树德堂,当地又称“后义房”。保存完整,被列为诸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堂前晒着的是一种中药

老屋的天井。

都有年代了。

新房?估计娃都读书了。

曾经的农具,还有物主的名字。

很多老屋子都空关着。

门口的这些字有年代了,不明觉厉啊!

这座老房门前两个石疙瘩是插旗用的,以前肯定很气派。

这儿是以前的生产队,墙上依稀可见的标语。

房子还有当年的印记。

房梁上燕子窝很多。

大姐在穿羽毛球拍的线,一个拍子2毛六,一天可以做100个,数学好的可以算一下。

远远望去,大队理发室。

现在村里的牛不用耕地,就是用来产肉的。

这里住的到不错,空气好,饲料也好。

虽然是新屋,通了煤气,但是大灶还是保留着,蒸菜,是诸暨的传统。

大名鼎鼎的马剑馒头,以面粉为主要材料,以酒酿发酵,无任何的食品添加剂。蒸出来的馒头又大又软,入口香醇。最正宗的吃法,中间夹上一块肥肥的红烧肉。咬在嘴里,一个字,香!

当地的朋友盛情款待。都是城市里很难尝到的土菜,健康而又美味

有了大灶,不能不吃点锅巴啊。

玉米在这里叫六谷,有着独特的清甜味道。

稻田开始泛黄,还没到收获的季节。

过一阵,就是金灿灿的一片啊!

下午没事,当地朋友带着大家爬山

整整一千多阶台阶啊!上面有什么?朋友也不知道,他从没上去过。

半山腰,风景很不错。

就在大家爬得气喘吁吁想放弃的时候,体力最好的同伴已经传来消息,山顶有座庙!

佛光普照啊!

“山中藏古寺,门外有劳人”,有点禅意。

原来是庵。

右下角红布包着的玉佛,1吨半,从山下由人力抬上。

准备进去瞅瞅。

有个小索道,一般的杂物可以运送,但不能载人。

义工在帮忙。

这篇文字其实很简单,也很震撼。在这样一个连百度都找不到的地方,一个异乡来的师太,发愿要重修此庵,十年艰辛,终于达成。

大家帮着砍柴,正好是假日,来了不少义工,平时都是师太一个人在干。

这些柴伙都是师太和义工整理的。

这里不见香客穿梭,只有一个字,静。无红尘之纷扰,也无俗世之喧嚣。

应该在这里住上一阵,思考思考人生吧。

有小伙伴说想来住几天,师太说没问题。

高雄佛光山,乃星云法师为提倡“人间佛教”之道,一砖一瓦建立起来,成为台湾信众最多、最富盛名的佛教圣地。这里虽规模不及佛光山,但也弘扬了这种精神!

嘿嘿,这里人少,所以求个事很灵验哦!

师太本尊,你猜得到她年龄吗?这里呆了20年了,来的时候60岁。正在给大家分享些佛门道理。

观音殿

活这么大,第一次了解了拜佛的准确姿势。

莲花,在泥不染,在世不为世污。

春听蛙鸣,夏闻蝉音,秋观叶红,冬赏雪景。悠哉快哉!

来吧 让我们携手共行

追逐夕阳的步履

走在林间的小径

撩过清清小溪

那儿有一座小小蜗居

等待着我们

踏着夕阳归去。。。。

蜗居免了,入住诸暨同方豪生大酒店,平时估计3-400就够了,节日688.大堂很气派。

烟囱和宝塔同辉。

前面是别墅区域。

站在客房阳台上,风景不错。

宾馆和西施故里在一个区域,后门出去几百米就到了。

这个楼盘挺牛的,12幢楼,12户,也不对外卖了。

宾馆的指示图。

看看地图,其实沿河这一代都是西施故里地区。

路过一家饭店,很气派。

弄得里面貌似都是他们的。

大台面,很适合我们,可惜没到饭点。

西施故里的联票是100元,就是这5馆收费:中国名媛馆(介绍中国历代的美女和传奇女性),郑氏宗祠,范蠡祠,中国民俗馆,西施殿,网上恶评如潮,大家也就不凑热闹了,外面转转。

诸暨,春秋时属越国,越王允常曾先后在境内埤中、大部、勾乘建都,子勾践迁都会稽(今绍兴)。故诸暨为越国古都早于绍兴,诸暨为都时,绍兴为诸暨属地。现在正好颠倒过来了。

相传,越王勾践曾于浣纱江边的一座小山上蓄养鸡禽以充军资,此山后被称作金鸡山。当时的鸡山曾是句践养鸡的场所,金鸡山或由此得名。

山高85米。

这是新建的金鸡塔。

远处就是石榴院子,点评上查查还行,就是没时间去了。

夏天这里肯定很美。

西施浣纱处,据说西施隔壁住的是东施。

两大美人比拼之地---四眼井,苎萝山的西施和金鸡山的郑丹在此照井水比美。西施秒杀郑丹。

诸暨是个有2000余年历史的古县,诸暨民众历来崇尚“耕读传家”、“忠义孝悌”的传统,注重读书,讲究孝道。特别重视祠堂、宗谱的修建和编撰。凡是大姓都建有祠堂。

宗祠前有二座拱桥,左首桥叫“学士桥”,右首桥叫“孝义桥”。诸暨民众重教学礼的思想在这里显露无遗。

糖吸引了不少人。

小孩子都爱。

还要凹造型的吃。

景点里的饭店都古色古香。

特产,糍粑,不停的打,好吃。

浣江。

大家匆匆转上一圈,醉翁之意不在酒,屁颠屁颠的回酒店打牌的打牌,锻炼的锻炼。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欢度国庆!

既然来了诸暨玩,请教了当地朋友,应该吃些什么特色,朋友想也不想,脱口而出:蒸菜!

一切都麻烦朋友搞定了,订位啊,带路啊,江东路好热闹,路上都是车,路边也停满了车。

玲燕蒸菜馆,大众点评里连门牌都没有,俺仔细在百度里查了下,是江东路93幢-2号,应该是居民楼改的。

一进门,就是这样一个食品柜,都是备好的菜,随你挑选。

稍稍打量下店里,基本都是当地人,老板貌似五十多岁,玲燕估计是太太的名字?螺蛳微辣,很嗲,比一般的炒螺丝肉嫩。

蒸豆皮,薄薄软软的,入口就化了。

这里好像没冷菜,一开始放几盘炒瓜子大家胡侃一通,不一会,伙计拿着碟夹子,放下一盘盘蒸菜,这个是娃娃菜,用咸肉一提味,鲜啊!

这个也大爱,蒸蛋卷肉饼,配点黑木耳,口味不轻不重,适合大家的口味。

席上的诸暨朋友也说,本地烹调的传统就是蒸菜,很少油炸,比较健康的饮食啊!这个是花菜,第一次吃到入口即化的蔬菜

这个类似油面筋塞肉,不过好像多了点其他食材,没吃出来。

一个貌不惊人的芋头,等转到俺面前已经少了一半,所以也不用介绍好不好吃了。

这个可算最传统的蒸肉饼了,就是肉糜和酱油。

鸡爪酥烂无比,好像叫了两盘。

这个怎么能少,咸肉是农家必备之物。

昂刺鱼,蒸最能体现它的新鲜。

香肠蒸蛋,很想吃用这个香肠烧的菜饭。

南瓜,一道很快见底的菜。

藕,平时不爱吃的人都举箸了。

剁椒鱼头,嘿嘿,也是蒸的,这个最适合不爱吃辣的俺,蒸的东西最能保持原味,辣味属于点到为止的。

有道菜是蒸豆芽,可惜没拍到,都进这小家伙肚子了,只好拍他了。为虾米这么爱吃豆芽呢?原来这里有个传说,多吃豆芽是会生带把的,也就是男孩,所以这小家伙要继承他爸爸的传统,多吃豆芽。所以说,生男要从娃娃抓起!

带鱼很新鲜,加上是蒸的那种原汁原味,让俺欲罢不能啊!

这个有点类似上海八宝辣酱的滋味,但是更鲜更淡一点,而且所有的材料都蒸的很酥软。

再来一个剁椒金针菇,哈哈,爱吃辣的不爱吃辣的都喜欢。

蒸鸡不用介绍了,白饭上来后就找不到这菜了,本行人中有个吃货小宇宙突然爆发,吃了十几碗白饭,每碗用不同的蒸菜汤汁拌饭,本来打算曝他的光,想想算了,和他的阳光帅气的气质实在不符.

一行人扶着墙慢慢下楼,一结账,才500.这次大家对蒸菜的印象都很深刻啊!既保持原味和口感,又保持营养,水蒸气才100度,油锅开了要300度,显而易见的道理。

可惜第二天一早就要离开诸暨,只能下次再来拼饭了。郑重通知大家:如果来诸暨,只能吃一顿,就吃蒸菜吧,吃两顿,还吃蒸菜吧。

Hash:d7af54b1e451f1add76880ac2ba717731b6834f3

声明:此文由 上海紫晶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