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镁都”大石桥:曾经辽南最风光的县市

自08年从大石桥一高中毕业,之后十余年间一直漂流外地,未尝回去,虽然户口一直没有迁出,但再回去的可能已然近乎为零了!遥想当年,在一高中读书的那三年,也是矿业经济最好的几年,而大石桥这座依托菱镁矿、滑石矿发展起来的县城,一时间也是风光无二,大石桥人更以奢侈大胆之风闻名省内。我那会所在的大石桥一高中名为重点教学班,实际上汇集了大石桥、营口的高干子弟和富家公子,霎时间让乡下来的我知道了什么才叫有钱任性。而彼时尚且是初出茅庐,见识有限,虽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但确实见识了大石桥官二代和富商二代的奢华生活,于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也可以推想这座城市背后,整体的氛围又会如何。

其后在外读大学,回去有限,至12年毕业,矿业经济也开始步入低迷期,东三省更是陷入经济连续几年的衰退期,大石桥即是矿业经济为主体的城市,也深处东北经济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中,自然不能独善其身。这个曾经稳居全国百强县的城市,如今已然跌出了不知道多远。曾经的营口市在改革开放以后,东北经济发展缓慢,落后于南方的形势下,却逆势而上,十年时间从辽宁经济倒数第四变成了正数第四,仅次于沈阳大连鞍山,创造了当时的营口神话,而那时的大石桥在营口地区更是举足轻重,独自撑起了营口经济的半边天。然而,往事如云烟,自是风采难寻了。

在看时至今日,营口的发展重心早就转移到了鲅鱼圈,经过多年举全市之力的大建设,鲅鱼圈已然不是曾经的小渔村,而摇身一变,成了营口经济的领头兵。如果说原本的大石桥还有营口地区最大的铁路火车站的交通优势,而至高铁一通,途经大石桥的火车也是逐年减少,大石桥在营口又是唯一不临海的县城,如今陆路交通被营口收回,可以说地理位置已经变得毫无优势了。

而大石桥的自然生态条件也十分尴尬,西北几个乡镇为传统的水稻种植区,与盘锦一河之隔,却没有自己的水稻品牌,只能贴牌盘锦大米销售(营口大米的品牌的确经营了很多年,但似乎成效不是很理想,而且还是营口主导的),没有品牌,注定只能吃饱不饿就行,难能取得突破。而大石桥的东南地区对比辽东的高山大概只是算是丘陵了,因而虽有山,却无名,加之菱镁矿的开采多为露天开采,许多山体已经满目疮痍,面目全非。如今邻居盖州大力规划北海,大搞青山绿水温泉旅游,鲅鱼圈更是喊出来“全域旅游”的口号,面对旅游业这个大蛋糕,大石桥却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

大石桥还能否重振往日中国“镁都”的风采,的确让人无甚头绪。面对今天矿产资源优势不再,交通优势也失,无海港,无名山大川可开发,无历史文化可弘扬的局面,实不知如何破局。

近年回到乡下老家,却发现每个村子里多了不少的小型服装厂,这些服装厂外接各大品牌的订单,代工做劳务(可能你身上穿着的千百块钱的名牌衣服裤子就是从这里出去的),虽然没有自己的产业品牌,却切实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虽然极为辛苦劳累,确是农村守家种地妇女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是现在的农村形成了女守家种地兼服装厂做工,男外出打工的局面,一年下来,夫妻两口子收入近十万还是有,概如今村里人的经济皆源于此。而这座城市总体的发展走向如何,为我这样仅凭一己认识的人就不能知道了,是否大石桥已有宏图规划,便不得而知了。作为家乡人,还是希望大石桥能够很快发展起来!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删图致歉!)

Hash:9ede2a43d4c9a4cef9ca524fe80a7ef070805e98

声明:此文由 步行去可可西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