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烦“不凡” 静乐“欢乐”
“提起寨沟山,再不敢上娄烦”,彼时,娄烦县群山合围、川壑织阻,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资源被围困在山西太原西北角,找不到出口。
而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汾河上游的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也是在大山深处,曾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1995年,文化和旅游部开始定点帮扶娄烦县、静乐县,多次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从政策、资金、项目、人员等方面予以倾斜,助推当地脱贫致富;两地干部群众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带动两县分别于2019年4月、2020年2月退出贫困县序列。
如今,新印象替换了人们记忆中的偏远小县城:娄烦“不凡”,静乐“欢乐”。
走进娄烦县河北村,一个小院一种特色,一户农家一种美食,浓浓乡情尽在其间。近年来,利用天然生态屏障,河北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在创意窑洞、农家小院、微型博物馆、非遗传承等方面持续发力。“村民可以通过窑洞出租、提供旅游服务、餐饮配套、产品加工等获得收益。”娄烦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曹文杰介绍,河北村已打造了14个农家小院、8个美食小院、1处手工作坊、1座农耕馆,依山傍水、质朴宁静的村落颇受周边地区市民青睐。
2019年,河北村被评为山西省首批100家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020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并争取到文化和旅游部的扶持资金,把后山110眼土窑洞“变废为宝”,打造了具有晋西北风情的云栖谷文旅小镇。村里的众多举措既利用了闲置资源,又帮扶了贫困户,让越来越多村民吃上“旅游饭”。
在娄烦,靠乡村旅游实现华丽转变的不只河北村。在不断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娄烦县立足生态、人文优势,围绕“乡村、民俗、休闲、康养”发展目标积极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旅游+文化+乡村”融合发展。
近年来,静乐县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和县委“365”发展思路,以“绿色生态为底,做优做强旅游品牌、做精做大旅游景区、做美做特乡村旅游、做好做足服务环境”为重点,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文旅产业及乡村旅游发展,明确提出将文旅康养、生态体验、研学赏游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发展路径。先后编制了《静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静乐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涉及文旅发展的规划指南,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2020年,静乐县投资1500余万元成功创建了天柱山4A级旅游景区。2021年,投资1.8亿元的台骀景区、投资2000万元的龙池沟景区和投资9600万元的影剧院项目开工建设;设立了忻州古城静乐剪纸、静乐土豆宴展示窗口;在庆鲁、王端庄、木瓜山、程子坪等村打造了乡村旅游样板村,并从乡村振兴资金中安排2380万元,对程子坪等6个村的乡村旅游进行特色化打造。静乐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宋少勇说:“静乐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近年来努力打造的特色乡村旅游都令游客心生向往。”
抓好典型示范 文化圆梦小康
在带领村民巩固脱贫成果、致富奔小康的探索中,娄烦镇官庄村的“非遗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从中获益,这也给娄烦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官庄村人均耕地较少,但非遗、民俗资源较为丰厚。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干部孙占伟被选派到官庄村担任第一书记。到村后,他带领村民整理、恢复了村里传统的“转九曲”活动,并成功实践在首届官庄村“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中。后来,村里依托行知研学旅行社开展相关研学游和民俗游,并引入“剪纸+木版画”非遗传承发展培训项目,带动村民掌握技艺后在家制作,使村民逐渐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也能带来好的收入前景。
娄烦县建设了非遗工坊、非遗展览中心、“莜面铐铑铑”非遗传习所等,提升了非遗产品在文旅富民、开启思路、增信赋能方面的引导力。2021年,开展非遗培训6次,带动300余名农村手艺人参与营收,总收入达130万元;创建“娄烦杂粮宴”,19家餐饮企业加盟,形成了餐饮品牌集团优势;统筹推进文创产品、非遗产品、农产品研发和线上线下销售。
“乡村旅游能起到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繁荣的作用,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静乐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宋少勇介绍,静乐县经深入调查研究后集中打造的特色旅游示范村成效初现。
程子坪村是静乐县集文旅康养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综合乡村旅游示范村。该村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种植、养殖等产业,其乐小镇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等三大乡村振兴综合项目总投资达2.18亿元。接下来将在纵深7.3公里的高寒谷地布局“一心四区一廊”空间结构,突出万亩向日葵及世界超大植物国旗(旗开得胜)特色种植;建设游客中心、共享蔬菜大棚、村史馆、共享民宿群、秘境书房、亮剑主题军事拓展营、老作坊美食聚落等特色项目,预计带动2000余名农民转产就业。
深挖特色品牌 推进全域旅游
在打造文旅品牌的过程中,娄烦县深挖并整合气候、山水、民俗、红色资源等,着力探索新的文旅发展路径。依托境内众多与《西游记》有关的地名、文物古迹和史书记载,打造西游记文旅品牌;不断增加县域内峰岭底村、孔河沟村红色旅游的互动性、体验性、场景化;利用集山、水、林、气于一体的独特生态环境发展旅游……
“县里对发展文化旅游的支持力度空前。年初,娄烦县开启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做规划、出政策,特别设立了1000万元全域旅游专项资金。”曹文杰说,截至目前,娄烦县2021年接待游客近25万,总收入达1.35亿元,为巩固脱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支撑。接下来将继续打造汾河流域生态景观带、环库水乡休闲观光区、特色乡村旅游体验区、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区、绿色生态旅游康养区“一带四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大产业融合力度。
近年来,静乐县坚持景城联动、景区带村,努力打造现代农业观光游、特色乡村休闲游、自然生态领略游、农家度假体验游、民俗文化追忆游,同时一批田园综合体、沿河漂流、采风写生等极具静乐特色的“网红打卡点”也在积极推进中。
王村镇牛栏村距县城5公里,背靠风神山,东望天柱山。该村修复村中的百年石窑洞,打造形成了一个“忆故乡情怀,住窑舍民居;吃绿色食品,赏自然美景”的旅游地。村里的“牛兰小镇”占地面积100亩,以人民公社大食堂为特色,全方位展示过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建了大队文化历史记忆馆、特色主题产品展览馆、风情民宿等。“‘牛兰小镇’项目将委托第三方进行运营和管理。”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运营第一年将由合作公司为村集体每年分红5万元,运行初期预计可提供劳动岗位20个,每人年劳务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
如今,静乐县山峻水秀,景点林立,“静乐八景”引人入胜。汾河湿地公园等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以及剪纸、道情、静乐土豆宴等地方特色浓郁的民间艺术和美食,让游客体验到了静乐别样的乡风民韵。
来源:中国文化报
Hash:8461f1517bf2da40e8ad3554410453af18ab66ca
声明:此文由 忻宏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