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里的追寻 ——寻访何挺颖烈士事迹纪行(三)

今天小布为大家带来《千万里的追寻——寻访何挺颖烈士事迹纪行》第三篇章,让我们继续追寻何挺颖烈士的历史足迹,感受他建功立业的伟大人生之路!

千万里的追寻

——寻访何挺颖烈士事迹纪行

(第三篇章)

汉中市何挺颖烈士事迹征研组

第十一天

BEASTPAI

黄洋界保卫战旧址群、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天公作美,清早,东方露出太阳灿烂的光芒。原本还在担心下雨天会影响外景拍摄的我们着实兴奋了一把。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罗庆宏教授一早见到我们就感叹:“你们真是好运气啊!竟遇到了井冈山一个多月以来难得的一个大晴天!”

雨后的井冈山非常美,群峰青翠、满眼满目的绿,一路上,罗教授不仅当向导,还带着我们一起回顾了黄洋界保卫战那段精彩的历史。1928年8月下旬,湘赣两省敌军集中4个团趁主力红军游击湘南之际,向黄洋界进犯,妄图从北大门攻入井冈山,扼杀根据地。当时守卫在黄洋界哨口的红军只有2个连,每支枪只有三至五发子弹,敌人使用的全是步枪、机枪和迫击炮,力量对比悬殊。身为红四军三十一团党代表的何挺颖,提出“誓死坚守井冈山,与大小五井共存亡”的战斗口号,与团长朱云卿一起指挥了关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存亡的关键一战

黄洋界全景

车子盘山行进了很长时间,终于停在黄洋界哨口的营房前。营房右则一条不起眼的山间小路,是当年毛泽东、朱德的挑粮小道。那棵挑粮上山时用来歇脚的荷树,如今早已枝繁叶茂。我们沿着丛林拾级而上,来到黄洋界哨口。黄洋界哨口地处井冈中心茨坪西北面,海拔1343米,是井冈山在江西境内最高的哨口,也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处险要哨口之一。站在哨口极目远眺,群峰叠起、山势陡峭、云雾缭绕,两山相夹,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黄洋界保卫战旧址

哨口边一座突兀的小山包上,挖出了一条宽约两米的壕沟。紧临壕沟的山坡上,生长着两三层楼高的松树,遮天蔽日,郁郁葱葱。罗教授告诉我们:当年红军在这里布下五道工事防线,与国民党军殊死血战。战斗最激烈的关键时刻,红军从茨坪军械所抬来了一门刚修好的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连放三炮,前两枚炮弹因受潮未打响,最后一发炮弹击中了敌军指挥所。埋伏在各个山头的军民纷纷点燃煤油桶里的鞭炮,在树梢上挂起一面面红旗。黄洋界上顿时枪炮齐鸣,红旗招展。敌军以为是红四军主力返回,仓惶败逃。在这场战斗中,何挺颖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指挥才华,他利用地形科学配置兵力,用毛竹滚木礌石解决武器弹药不足的困难,紧紧依靠群众力量,亲自指挥,虚实相映打击敌人,最终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击溃敌人四个团的进攻,打赢了黄洋界保卫战,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抚摸着锈蚀斑斑的炮体,我们仿佛听见震天喊声,看见战旗飘动,脑海中浮现出当年井冈军民齐心协力,凭险抵抗的战斗场景。情不自禁地呤诵起毛泽东为胜利欣然提笔写下的著名诗篇《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瞻仰完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下山时,放眼景色壮美的黄洋界,不禁感叹:这大自然的长轴画卷,是历史的巍然丰碑,更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教材。

毛泽东著名诗词

《西江月·井冈山》浮雕

下午3点多,我们到达位于挹翠湖边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这是一个全面陈列和宣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历史的综合馆,朱德题写的馆标格外醒目。展览厅内集中介绍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历史。展品丰富、图文并茂、存照真切,看后尤如身临其境,每一位同志都为革命先烈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献身精神所深深感动。

第十二天

专家访谈、

井冈山斗争全景画声光电演示馆、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图书馆

早上8点半,我们如约来到中井院会议室,梅黎明教授以在党史研究方面的深厚学养,对革命先烈的真挚情感,为我们讲述了何挺颖在井冈山时期的重大贡献。他说:何挺颖是我们党我们军队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重要的领导人,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有三大历史贡献。

一是为军队党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湾改编中,毛泽东通过何挺颖发挥党员在基层士兵中组织作用的成功做法,认识到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意义,从而加强党对军队领导,提出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并建立士兵委员会。这一重要举措确保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二是为井冈山时期的政权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红军打下井冈山下的遂川县城后,毛泽东着手创建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府。当时的共产党人没有任何执政经验,大家在商议的过程中认为要有一个政府大纲,这时,何挺颖同志又一次起到重要作用,他和当地其他同志一起协助毛泽东起草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大纲》,这个23条的大纲为之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局部执政的实践提供了参考,也为之后中华苏维埃政府宪法大纲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三是为保卫和壮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洋界保卫战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击溃了敌人四个团,堪称我军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可以说,如果没有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就没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中央错误地认为毛泽东没有执行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部署,加之湘南特委周鲁误传对毛泽东的处分。上级党组织取消了毛泽东任书记的前敌委员会,改为师委,毛泽东改任师长,何挺颖任师委书记。何挺颖突然在某种程度上变为毛泽东的领导,他怎么处理的呢?何挺颖以坚定的党性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一边执行中央的组织决定,一边在工作中践行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开师党委会的时候请毛泽东列席参加,并且请毛泽东发表重要意见。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就是由于有一批像何挺颖这样具有坚定的党性原则、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的领导,才使这块根据地不断壮大。

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时,在黄洋界停留了40多分钟,看着当年的战场和壕沟,感慨万千!他说:井冈山的同志真好啊!在当年受到排挤的时候,是井冈山的同志(就是何挺颖这些人)关心我、支持我、帮助我。

征研组组长王燕与中井院常务副院长梅黎明访谈

随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黄仲芳、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原馆长肖邮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副馆长林道喜也分别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三位党史专家对何挺颖生平思想均有深厚的研究和丰硕的理论著述。他们的介绍,让我们对何挺颖烈士的认识愈发丰满,更加清晰。

下午,征研组一行去了罗教授力荐的井冈山斗争全景画声光电演示馆参观。

进入馆内,诺大的全景画生动地展现在眼前,讲解员告诉我们,整个演示馆就是一幅长112米、高18米、由全景画、地面塑型和高科技声光电演示系统三部分组成的全景画,代表了全景画创作的世界最高水平。我们带着惊叹与期待,领略了一场视听盛宴。

随着看台的缓缓转动,在高科技声光电技术的衬托下,我们看到井冈山斗争时期三湾改编、大井练兵、茨坪安家、井冈山会师、八角楼灯光、龙源口大捷、黄洋界保卫战和挺进赣南闽西等重大历史场景与五百里井冈的秀丽山川完美地融在了一起,坐在旋转台上的我们,恍若穿越八十多年的时空,置身于雄浑苍茫的群山之中,亲身领略着井冈山斗争史上的波澜壮阔,聆听着朱毛会师的欢呼声、黄洋界保卫战的枪炮声、向赣南闽西进军的脚步声……感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的伟大革命实践。这真是一部生动形象、震撼人心的作品。

从声光电演示馆出来,征研组又来到位于茨坪北山上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松柏叠翠的烈士陵园,由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井冈山碑林、井冈山雕塑园、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四处革命人文景观组成。瞻仰大厅匾额是彭德怀题写的“井冈山根据地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大厅中央嵌刻着毛泽东手书:“死难烈士万岁”六个烫金大字。两侧耳房陈列着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主要领导人的遗像和生平简介。顺山而上,一条长约百米的碑廊,陈列着140块反映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书法碑刻,令人叹为观止。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征研组一行向何挺颖烈士塑像敬献花篮

在山顶的雕塑园,我们找到了何挺颖烈士的塑像,他与环列其中的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其他16位领导人和革命先烈一起,凝望着井冈山,神情静穆而深情。何宁校长以亲属名义向何挺颖烈士塑像敬献了花篮,全体同志举行了简短而庄严的默哀仪式。

下山时,远望逶迤山峦间漫山遍野开放的红杜鹃,不禁震撼!它红得那么绚丽,如一团承载着革命前辈宏伟夙愿的火焰,把春天的井冈点缀得分外娇艳。

晚饭后,我们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图书馆,一是进行参观学习,二是期待从相关的书籍中找寻到何挺颖烈士牺牲地的相关线索。一到图书馆,就被这里丰富的馆藏图书所吸引,这里除了收藏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全部史料,还汇集了全国其他革命根据地的研究书籍,收存了各地党史基本著作和一大批地方志丛书。熊馆长热情地配合我们查阅资料,帮助复印,还给我们赠送了多套珍贵的书籍。

下午3点多,我们到达位于挹翠湖边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这是一个全面陈列和宣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历史的综合馆,朱德题写的馆标格外醒目。展览厅内集中介绍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历史。展品丰富、图文并茂、存照真切,看后尤如身临其境,每一位同志都为革命先烈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献身精神所深深感动。

第十三天

江西省赣州信丰县

先烈的革命道路如此辉煌而精彩,但其牺牲地多年来却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关于何挺颖1929年1月在江西省大庾(今大余县,下同)战斗中负伤后的牺牲地点,党史业内有江西省大庾县、信丰县寻乌县吉潭镇及闽南四种说法,我们按照中井院专家的建议,决定赶赴江西省信丰县进一步寻找真相。

早上七点半,我们在大雨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在由井冈山开往吉安火车上,大家对三天的井冈山之行感慨颇多,继续讨论分析先烈牺牲地究竟在哪里。

70分钟车程后,我们来到了取意“吉泰民安”的吉安,在这里换乘开往信丰方向的列车。绿皮火车上,吃完简单的午餐盒饭,王主任和何校长又拿出查找到的资料进一步讨论分析。

抵达信丰后,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庄春贤等同志热情接待和配合了我们的工作,拿出赣南相关党史资料、信丰县地图帮助分析线索,县政协副主席肖承洪亲自调车,陪同我们赴江西信丰县与广东南雄市交界处的万隆乡李庄村实地走访调研。

沿着当年红军行军线路,我们步行在十余里泥泞的山路上,深深感受到当年红军的步履艰辛。汉中电视台彭强、陈凝两位同志肩扛手提着沉重的摄像器材边走边拍,沿途的村委会干部、知情群众热情地介绍当年红军过境的情况。

根据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提供的线索和信丰县提供的《江西赣南新民主革命时期党史资料》《信丰党史(第一卷)》对比分析,我们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初步判定何挺颖最后的人生足迹就在江西省信丰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附近的乌迳镇周围,于是赶赴南雄。

在信丰采访当地知情村民

第十四天

广东省南雄市

南雄市是广东省韶关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东南部与信丰县接壤,北部接江西省大庾县,为多山地区。南雄市委党史研究室对我们此次的征研给予了大力支持,还提供了很多党史资料。我们经现场勘查证实:1929年1月22日红军部队占领大庾县城,在周边开展群众工作,24日拂晓,赣敌李文彬旅逼近大庾县城,红军在金连山东山岭一带阻击来敌,28团党代表何挺颖亲临一线指挥,由于敌人抢先占领有利地形,激战一天未能打退,何挺颖身负重伤。夜晚,红军撤出大庾县城,毛泽东、朱德各率一队越过大庾岭后,经南雄南下。25日晚,部队到达南雄市乌迳镇宿营时,南雄游击队报告敌军逼近,负伤的何挺颖立即随担架队、炊事班先行转移,因天黑且路况不熟走错山路,遇敌人袭击不幸牺牲。由于年代久远,何挺颖烈士牺牲的地点没有标志,大家共同商定明年初勒石树碑,方便人们祭奠,并开展党史党性教育,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南雄市离休老干部现场讲述红军故事

第十五天

返程

汉水泱泱出英烈,青山有幸埋忠骨。风雨兼程觅珍撷,精修信史育后人。十多天奔波寻访,五省市辗转作战,大家带着疑惑和目标出去,带着资料和成果回来。在此过程中,顶风冒雨、跋山涉水,再难不辞辛苦;困乏病累、繁重急切,只为争分夺秒。从黄浦江畔的补习学校到繁华街区的档案馆,从留存反映投身革命事迹资料的图书馆到接受早期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影响的上海大学,从中国第二历史纪念馆到武汉国民政府纪念馆,从战斗过的井冈山到为革命洒完最后一滴血的广东南雄,一路走来,我们找到珍贵无比的史料,听到感人肺腑的故事,铭记永不磨灭的记忆,蓄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动力,荡涤了灵魂、坚定了信念、提升了修养、锤炼了作风,并从先进地区的档案工作和党史工作中汲取了营养,在请教行家里手的过程中提升了能力。

此次寻访取得了不菲成果,为我们深入研究何挺颖烈士事迹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基础资料和支撑材料,必将对今后开展党史研究尤其是革命先烈事迹的研究产生推动作用,也必将对加强红色教育、弘扬革命精神产生积极影响。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上海浦东中学、上海大学、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南雄市委党史研究室、信丰县委党史研究室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得益于一大批专家教授和老前辈的悉心帮助,我们唯有以更丰硕的研究成果表示感谢!

返程也意味着启程。何挺颖烈士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情怀,已像井冈山一般高高矗立在我们心中,激励、鞭策、指引着我们。千万里追寻之后,更有千万里党史长征等着我们去克难奋进。先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正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励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修好红色家谱,为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再立新功!

审核:付海旗

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田 博 吕宗娟

Hash:dd7c5bb64fca8c58536125cdc8d8c56c58b6af57

声明:此文由 汉中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