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明珠:山西古村落

作者简介:王金平,祖籍山西孝义市。1988年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1997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16年获得理学博士。1999年破格晋升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2005年聘任太原理工大学教授。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民居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太原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太原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为建筑系的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中国建筑历史”、“民用建筑设计”、“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建筑空间概论”等课程。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研究项目10项。完成城乡规划、建筑设计任务100余项。获得各项奖励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著有《建筑入口》、《山右匠作辑录》、《山西民居》、《山西古建筑》等,参编国家标准、规范2部。

“聚落”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居民按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的聚居点,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聚落地理学把聚落划分为乡村和城镇两大类。据此,山西传统聚落在宏观上也分为两类,即城镇聚落和乡村聚落。由于城镇聚落往往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处的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因此必须依据城镇性质和形态结构,在一定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建设,尽可能满足城镇的不同职能,从而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需要(图1)。古村落就是一种乡村聚落,是与农耕文明相伴而来的一种聚居形态。绝大多数的乡民,生活在特定的封建等级制度的社区中,村落是乡村制度的基本存在形式。村落包含了许多的建筑种类,如居住建筑、礼制建筑、宗教建筑、商业建筑、文教建筑等。这些建筑种类与乡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对应,是聚居的物质条件。这些建筑在村落中形成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规定着村落的结构,使它成为功能完备的整体,满足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乡民的生活需求,村落具备了人居环境全部性质的最小单元。古村落的建筑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研究的重点是村落的整体、各种建筑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在长期的农耕文明进程中逐步形成的、遍布各地的古村落留住了历史的记忆,反映了文明的历程,讲述着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是人类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通过认知古村落,可以徜徉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领略华夏先祖的智慧人生。让我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中华民族的乡愁

█ 图1:襄汾汾城镇

一、古村落的选址

山西传统村落,就其选址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山地村落和平原村落。这些村落是在交通相对便利、地势比较平坦、有利耕作、接近水源、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形成的聚落。山西的村落,往往是由于家族聚居、人口繁衍而逐渐扩大的。这种稳固的血缘关系,是聚落形成的基础。山西境内的乡村,有大有小,大到上千或者几千户人家,小到几户人家。村落规模的大小,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般而言,距离城镇较近,交通便利,土地肥沃,耕地较多的乡村,往往聚居人口较多,因而村落的规模较大。而那些地处偏远山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的乡村,一般规模都比较小。

概括来讲,山西传统乡村聚落的选址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择水而居

水是生命之源,择水而居是人类的自然属性使然,所以山西的乡村聚落往往靠近河流、湖泊。即便是在山区建设的乡村,也是在基岩裸露的山涧盆地附近进行建设,以便充分利用雨水或溪水。据《山西古村镇》一书统计,山西目前保存较好的古镇古村,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汾河流域和沁水流域,符合人类择水而居的一般规律(图2)。

█ 图2:泽州县窑掌村

高平良户村,三面环山,河水萦绕,北为凤翅山,南对双龙岭,正冲虎头山,西与高平关老马岭相连。原村河经村前流过,东沟河自蟠龙寨之东流出,寨沟河自凤翅山经村东汇入原村河,西沟河自凤翅山经村西流入原村河。良户村负阴抱阳、四河会水,是一处产生于农耕文明背景下的、最为理想的人居聚落(图3)。

█ 图3:位于明公河北岸的良户古村

上庄村位于阳城县东,润城镇东北,境内东西宽1.4公里,南北长1.6公里,总面积2.25平方公里。村落居境中偏西,上庄河汇聚阁沟及三皇沟两沟之水,由东而西穿村而过,经永宁闸进入中庄、下庄,汇入樊河,为季节性河流,俗称“庄河”。沿庄河的水街是上庄村聚落的脊椎与核心(图4)。

█ 图4;阳城县上庄村

郭壁村位于沁水县南部,与窦庄村相邻,毗连沁水岸边,古为沁河的一个重要渡口。村落四面皆山,村中的建筑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绵延起伏。村前有沁河缓缓流过,风景优美,是典型的滨水型村落(图5)。

█ 图5:沁水县郭壁村

2、负阴抱阳

以起伏绵延的山势作为背景建设村落,无论从自然景观还是从生态环境来看,都是最佳的选址。靠近山脉、“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基址,可以在阳坡建设民居,前低后高,有利采光,朝向好,排水畅。这样的基址不仅使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的空间构图更加完善,而且有利于节约耕地,满足农耕经济的需要。山西许多山地聚落结合山势灵活布置,依山就势,因地制宜,高低叠置,参差错落。村落通过视线通廊和周围的山脉、绿地连成一体,相互渗透,自然山势与人工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符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的民居建筑特色,使村落与自然环境融为了一体,成为理想居住环境(图6)。

█ 图6:泽州县石淙头村

地处黄土丘陵地带的汾西师家沟村,就是结合山势,随山坡循势而建的典范。该村从低处进入,步步登高,直至山顶。从高处往下俯瞰,全部建筑呈现出一种起伏跌宕的层次美,给人一种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的开阔感;从低处往高处仰视,整个村落气势恢宏、巍然屹立在山岗。这种随形就势的聚落形态,可以说全部是自然地理形势所赋予的(图7)。

█ 图7:汾西县师家沟村

再如临县李家山村,其民居依据地形层叠建设,下部建筑的屋顶就是上部建筑的庭院,使得室内外空间融会贯通,这种因地制宜的规划方式体现了乡民高度的创造力,更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这些窑洞建筑形成了一些极具特色的空间。它们顺山形台地跌落而下,构成相对完备的叠院体系,这些院子彼此互连,上下相通,院内形成公共活动场所,院顶作为入口及交往平台,它是中国传统四合院体系与山地特色相结合的产物(图8)。

█ 图8:临县李家山村

3、靠近农田

山西传统村落不仅与自然结合,创造了村落中自然环境之美,而且靠近农田,方便农业生产。

临县西湾村位于碛口镇东北两公里处,背靠眼眼山,左邻湫水河,右邻卧虎山,依山傍水,避风向阳。因处于侯台镇西侧的山湾里,故称“西湾村”。西湾村于明末清初,随碛口镇水陆码头一并崛起。西湾村依山而建,较平坦的台塬地带留作农田。远眺该村落,山形、水色、田畦、人家,自然完美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传统人居环境的杰出典范(图9)。

█ 图9:临县西湾村

4、有利防卫

现存的山西传统村落,大部分形成于明代。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特别是陕西农民军的数次侵扰,给山西乡民造成了很大恐慌。传统社会保障安全也是山西乡村聚落选址的重要因素,这样在一些易守难攻的地域,便成为聚落的理想基址。而在一些平原地带,无险可守,境内居民多修筑堡寨御敌。堡寨正是基于这种目的而出现的典型聚落。清中期,一个堡就是一个村,如乾隆孝义县志》记载到:“南小堡,城东八里,文峪河东平地九十一户”。明代所修的夏县牛家凹堡,光绪年间已成乡村聚落,人口稠密。据《夏县志》载:“今墙垣坚厚,居民稠密,仍旧名焉”(图10)。

█ 图10:阳城县郭峪村

王化沟属于宁武县涔山乡,村落建在悬崖绝壁间,远望好似空中楼阁,天上人家。王化沟村深匿于深山老林中,具有较理想的防卫功能。村庄背倚悬崖,面临深渊,分布在近500米的绝壁上,海拔2300多米。村西石崖上耸立着一块长条巨石,村民亲切地称作石人,村庄所依托的大山也叫做石人山。村民房屋,依崖就势,高低错落,坐北向南,避风向阳。因山腰悬崖空间狭窄,房屋后部座落在崖石上,前半部则悬空而建,下面以竖立在天然石壁上的大木柱支撑,看似危险,实则相当坚固,至今仍有清代建筑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地盘不足,就向空中伸展,因此还有许多楼阁式建筑。房前无院,只有一条走廊。各家走廊之外多用木料横竖组合,悬于空中,便是街道,十分奇特。骡、马、牛、羊、猪圈虽然不像住人的屋子讲究,但都经过精心策划,合理布局,使牲口不至掉入万丈深渊(图11)。

█ 图11:宁武县王化沟村

位于娘子关镇西8公里的下董寨、上董寨村,始建于东汉中平年间(185—189),《山西通志》记载:“董卓垒在县城东北90里,即承天军址,汉董卓为并州牧,驻兵于此”。董卓垒依山面河,以石头筑成,建在卧龙岗上,其下有水流湍急的温河,历史上称其车不能行,马不能并,一卒当道,万夫莫入,进可出太行直下冀中平原,扼控燕赵;退可依河东大地,据险防守,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关隘要道。现存有古垒分为上董寨、下董寨两村,上董寨地势平缓,下董寨地势险要。古街内均为青石砌筑,两侧院落也多为石头建筑。村内民风淳朴,男性多尚武,至今仍有正月十六跑马、耍社火之俗(图12)。

█ 图12:平定县下董寨村

夏门村位于灵石县城西南约10公里,处于太行、吕梁两山对峙的汾河峡谷处。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夏门村依山抱水,前有汾河,后有山脉,由下自上,拾级而修。古堡核心区从下自上一条巷道贯通,自旧街入堡处建有头堡门,沿石巷道至堡后的后堡门,前后两门一关,堡内自成一体。进头堡门往东,经二堡门,折三堡门便进入百尺楼中心区。夏门村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当属建于汾河之滨、悬崖峭壁之上的“百尺楼”。该楼面东倚西,紧临涛涛汾水,如刀劈斧凿般笔直通天,高40余米,为四层砖拱建筑,层层用木梯相通,一直到楼顶,具有较强的防卫性(图13)。

█ 图13:灵石县夏门村

湘峪村位于沁水县东南部,依山而建,群山环绕,村前有小河,环境优美。湘峪村古堡竣工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是在一代名宦孙居相、孙鼎相等人的倡议和主持下修建而成。孙居相、孙鼎相是兄弟俩,均为进士,也是湘峪村明末最为著名的人物,和湘峪村的兴盛密切相关。古堡周长约760米,依山势而建,筑有三座堡门,东门曰“迎晖门”,堡门石额犹存;西门曰“来奕门”,堡门有石刻匾额“来奕”,上题“崇颖甲戌申月吉旦”八字;南门曰“薰宸”,堡门石额立于门内石墙上。南堡墙沿小河而建,在岸边悬崖峭壁上建有藏兵洞、角楼等,提高了防御能力(图14)。

█ 图14;沁水县湘峪村

5、交通便捷

尽管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中,村落的交通条件并非最主要的因素,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乡民逐步打破了“居不近市”的传统观念,于是在山西的古驿道或交通枢纽处,出现了规模较大的乡村聚落。

拦车村属泽州县晋庙铺镇,因传说这里为“孔子回车”之处而得名。该村即是在古代著名的“星轺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乡村聚落。村内现存有十余处院落,传统建筑面积共约1.7万平方米。民居宅院四周均为两层建筑,院落的尺度较大,显得颇有气势。村中的主要街道就是古代的交通驿道,保存较为完整(图15)。

█ 图15:泽州县拦车村

二、古村落的空间形态

村落形态受自然、人文因素的影响,概括来讲,其居住方式有两大类,即聚居型村落和散居型村落。在自然条件稳固的情况下,宗族观念是聚族而居的前提。《临晋县志》载:“山无蹊隧,泽无舟棵,比屋聚族连属其乡”。在晋东南地区,地方官员甚至鼓励“族党宜睦”,这种聚族而居的居住方式,必然产生了聚居型聚落。而在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之后,乡民为求生存,往往背井离乡,从而使聚落逐步消亡,光绪年间的大旱致使山西不少地方的聚落出现凋敝现象,如平陆县“村宇为墟者尤多”。与此同时,在山西开始出现一些散居型的聚落。所谓散居型村落是指一两家或三五家散处各地的聚落,通常被称为“三家村”聚落,如清代岳阳知县赵时可曾感叹:“荒山夹残涧,设官犹七里。里里皆鹄形,三五破窑垒。凿土竞作家,茹草甘如旨”。散居型村落所在地形较为破碎,且耕地资源有限,对于聚居型聚落所需人口的承载力有限,如在晋北保德州“初不知每村不过二、三家,多亦不过一、二十家,相距俱五七里,或一、二十里,号招不相及,声势不相倚,且岩居穴处,一望不见”。又如在晋东南的太行山区,“大者仅百余家,小者或才数家而止,而且地室陶穴”。总体来看,晋北、晋东南和西部山地、黄土丘陵地带,聚落多以小规模散居型村落为主,而晋中、晋南和晋东南的河谷盆以大规模聚居型村落较多。一般而言,山西古村落的空间布局形式有四种,即散点型、条带型、团堡型和层叠型,概括来讲,涵盖“点”、“线”、“面”、“体”四种形式。

1、散点型村落

散点型村落实际上只为散布于地表上的居民住宅而已,除上述因素影响外,也受生产方式之影响。如临县小塌则村就是因当地生产瓷器而产生的散居型聚落。历史上,该村以生产窑货著称,以大型的粗磁缸、盆为主,产品销往陕西、河套等地区。当地居民就地取材,村子和散住窑洞以废弃的黑釉大缸做院墙,远处望去,蔚为壮观(图16)。

█ 图16:临县小塌则村

2、条带型村落

造成条带型村落的因素首先是受水资源影响。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匮乏,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很大程度决定着聚落的发展和分布,乡村因靠近水源而沿河道伸展,或为避免洪水浸淹而沿等高线形成条带型布局,聚落多沿河流聚居形成条带型聚落。“蔀屋数十家,历落沿溪聚”,山区村落则多沿溪涧分布,也可形成条带型聚落。在一些缺水地区,聚落往往也会沿着人工渠道分布两侧,“经营数载,渠道通畅,沿水各村,均受其益”(图17)。其次,处于古驿道或交通枢纽处的聚落,则沿道路布局,形成条带型聚落。天井关村属泽州县晋庙铺镇,因村内有著名的天井关而得名。天井关是山西通往河南的必经道路之一,为太行山南端要冲,又名太行关,因关南有三眼自然形成的深穴而得名。《汉书•地理志》中提到:“上党高都有天井关,即天门也”。战国时期,秦与韩、赵争夺上党,曾屡战于此。后来的东汉、北魏、隋、唐、宋和后梁,为攻取泽州,北进太原等,都在此发生过较大的战争。古人有“拔天井而振上党”和“形胜名天下,危关压太行”之语,意指天井关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天井关周边留存有羊肠坂、碗子城等古迹。天井关村东有文庙遗址。村内的街巷也较为完整,两侧有多处较好的宅院。村内现存传统建筑面积共约1万平方米,是典型的条带型村落(图18)。

█ 图17:平定县上董寨村

█ 图18:泽州县天井关村

3、团堡型村落

团堡型村落大多分布于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村落内部道路为“丁”字、“十”字或“井”字形布局。山西乡村拥有为数众多的堡寨,随着聚落功能的转化,作为乡村聚落的堡寨,其墙垣也直接塑造了乡村聚落的整体形状。张壁村位于介休市南5公里处,绵山北麓。张壁村村落形态为明堡暗道式,地上部分为古代军事设施(城堡)、宗教建筑、民居的组合,地下部分为长达五千米的复式地道。古堡东西长374米,南北宽244米,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堡墙留有南北二门,中间是一条用红砂石砌成的300米的“龙脊街”,宽约5米,将村落分为两大部分。街东有三条东西向的小巷,从北到南分别是小靳巷、小东巷、大东巷,街西有四条东西向的小巷,从北而南分别是户家巷、王家巷、贾家巷和西场巷。堡内北门和南门各有一个庙宇建筑群。北门的城墙头上有三座庙,正中是真武庙,东侧是空王庙,西侧是三大士殿。南门处有可汗庙、关帝庙(图19)。此外,襄汾县丁村、孝义县宋家庄也是典型的团堡型村落(图20)。

█ 图19:介休市张壁村

█ 图20;襄汾县丁村

4、层叠型村落

层叠型村落是以窑洞为主要形式,依山就势布局村落,这在黄土高原地区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构筑手段。这样的聚落,自远望去“短垣疏牖,高下数层”,通常形成两层或多层聚居型聚落。据《万里行程记》载:“两面山势绵亘,汾水径其中如带,山上村居,楼阁层叠,宛如图画”。当然,也有一些地区,采用窑上建房的办法,形成“层穴屋上屋”的聚落景观。这种层层叠叠、立体交叉、起伏跌宕的聚落形态在山西非常普遍。董家岭村位于灵石县南关镇以西,距灵石县城20公里,深藏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中,始建于明末清初,后经数代多次增修扩建而成现有规模。整个村庄成扇形布局。依山就势,顺坡而上,阶梯式上下九层,分布在凹形山坡上,前以峭壁为屏,后以峻岭为靠,底以磐石为基,层楼迭阁,错落有致,十分质朴雄浑,整个村庄以大槐树和村对面峻岭上文笔塔为轴线向心布置,以巷道为纽带,立体交叠,明暗互通,巷道收放有序,曲折变化,穿插于立体交错的衬窑之间。从而形成了可居、可匿、可防、可退的多功能、节能、节地的山地建筑形态。充分地体现了传统村落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理念(图21)。

█ 图21:灵石县董家岭村

本文由作者供稿,曾在《山西画报》发表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解读沁河古村落之一:

解读沁河古村落之二:

解读沁河古村落之三:

解读沁河古村落之四:

解读沁河古村落之五:

解读沁河古村落之六:

Hash:2d9b14facca7d9a23d8d473c5071a6c36e93da3d

声明:此文由 太原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