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挖粪池挖出800件国宝,其中一件造型诡异,专家:堪比三星堆

青铜器作为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和精神符号,不仅具有悠久绵长的历史神韵,而且也拥有其他器物无法比拟的优势。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青铜器,就是古代文明发展的活化石,它的出土与研究,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一句话叫做“无巧不成书”, 很多时候一些人和事都充满了戏剧性,比如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这个故事。

一个农民在挖粪池的时候,无意间居然发现了一座千年古墓群。经过专家考证之后,确定其价值堪比“三星堆”。

第一、化粪池居然挖出了国宝

在上个世纪国宝遗落民间是常有的事情,很多后来被鉴定为稀世珍宝的文物,大都是在民间的某个地方找到的。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发生过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在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里,一个老农居然在粪池中,挖出了铜鼓、铜剑、陶器等文物。

故事的发生地,就在四川盐源毛家坝村老龙头,这里原本是一个非常宁静而祥和的地方,人们也都过着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

但是在挖出了这些宝贝之后,这里却一下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就会挖出宝藏的农民虽然知道这些是宝贝,但是直觉告诉他应该交公。

于是他便上报了当地文物部门,很快考古专家便来到了此地,并且据当地文物部门的指令,派遣凉山博物馆考古队进行挖掘。

经过一系列抢救性的挖掘工作之后,工作人员发现,这里居然是一个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古墓群。

第二、千年古墓群落,发现诡异祭祀国宝

由于当时的考古技术有限,所以古墓群被有关部门保护起来。直到1999年才正式开启挖掘工作,古墓群的面积非常大,给考古工作造成了非常多的困难。

工作人员们克服了重重险阻,在这块超大的古墓群中,发现了种类复杂、内涵丰富的文物。

其中,最令人吃惊的就是大量青铜器的出土。除了一些具有祭祀作用的青铜器之外,还出土了大量的剑、戈、镞等兵器,囊括了战国武器的全部种类。

随着挖掘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乐器、装饰品、生产工具、马具等器物也相继出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惊喜。

由于古墓群年代久远,所以还尚需进一步研究,但是专家们在部落酋长的墓室中,发现了1口编钟和3面铜鼓。

这说明墓主人应该是贵族或官僚,否则平民百姓根本不具备这个条件。当然,这些乐器也被专家推测为,古代原始部落的祭祀用品。

生活在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由于对大自然的崇拜十分虔诚,所以他们会不定时的举办祭祀活动。

而编钟和铜鼓,可能就是他们的“重器”,指的是一种标志性的器物。它作为部落中最高权力的象征,只有部落酋长才能拥有。

专家称,在当时社会,部落酋长一般都是祭祀活动的最高代表者,因此才会在酋长的墓穴中,出土巫师祭祀用的礼器。

随着挖掘深入考古人员还发现,老龙头古墓群众的墓葬,根据规模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小不同随葬品多寡也有严格划分。

从这一点其实也可以看出,通过古墓群中墓葬规模大小,也可以体现出墓葬群中的死者,有着严格的社会等级划分。

说白了规模较大的墓葬,就应该是类似于部落酋长等人的长眠地。而较小的墓葬则是普通部落先民,去世之后的容身之地。

第三、国宝级文物蛇蛙铜俎案

在四川盐源毛家坝村老龙头古墓群中,还发现了一个国宝级的器物,它的名字叫蛇蛙铜俎案。

“俎”是古人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它的外形是长方形案面,四周边缘矗立着32只立体的蹲蛙,案面两端有两条阳线蛇纹。

案脚由两片栅栏形铜片构成,案脚上还铸有鱼纹,但鱼的骨骼暴露在外,蛇和鱼的鳞片都十分清晰,专家称这是祭祀用的巫师礼器。

铜俎作为古代祭祀时的礼器,多用来盛放牛羊或者作为切肉的小案子。按照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俎”只有商代和春秋战国时期才有,并且数量少的可怜

这些造型独特的青铜器, 都是由“笮人”制造。而“笮人”则是生活在盐源盆地的人。西汉时期,盐源的名字叫“定笮”。

当时笮人的社会结构,已经出现了阶级,酋长、巫师、武士、平民、奴隶等阶级,因笮人崇尚武力,所以制造了大量兵器,这便是老龙头古墓群青铜器的由来。

结 语

四川盐源毛家坝村老龙头古墓群,这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三大青铜文化。因为在数量众多的古墓群中,大致发现了800多件青铜器。

专家称:它被认为是三星堆和金沙之外,最具历史研究价值的青铜器发源地,堪比三星堆的文化价值。

Hash:476d4679195705b3bd57bc34ad2b9ea77c7e290c

声明:此文由 金河豚科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