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三大道教圣地之一:綦江白云观

綦江白云自驾游记: 隐藏在白云深处的仙境,值得你去发现! 一个人的旅途,不是孤独

想去白云观,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于是,在某一刻,我再也无法忍受长久的等待,选择出发!

已过中午的时候,我想到要从綦江去白云观近50公里的路程,而且大多是山路,天黑之前返程,必然时间紧迫。

但是,我不想继续等待,而坚持选择出发。

白云观,西南地区三大道教圣地之一,从心底里感觉到神圣不可辜负;既然已经有了打算,不必再作更改,这是一场约定,我去或不去,他都将在那里等我!下午2点整,从綦江城区出发,独自一人驱车前往白云观。

从綦江到三江再到石角镇,寻白云观而去

第一次,一个人驾车去行驶山路,心里多少有些忐忑,然而好像亢奋更多一点,我情不自禁露出微笑,掩饰自己内心的骄傲。

从綦江上G75渝黔高速,往遵义方向行驶约10公里到雷神店下道,跟着右转进入三江镇街道。导航提示进入303省道,省道虽是宽阔的双车道,但车流量仍然不小,而且路上行人多,所以平均车速也过不了60码,姑且不论弯道与坡度都不太让我着急。大约又行驶15公里左右,来到石角镇街道,在一个斜坡路口,导航提示顺着山路前行,这是101乡道,再行驶约15公里便到达目的地。

女司机要开始崎岖的山路之行,脑子里默默燃起的激动让我鼓足了勇气,大胆向前走!

这是一段探索之旅,充满期待!

我喜欢有山的地方,山里的世界让我更亲切地贴近自然,抚平内心的不安,从容地与山水互动交流,得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自古以来多有道观修建于山峰叠峦之上,有见于南山老君洞都江堰青山城等等。

信奉道教,自然与山水结缘,群山峻岭之间仙气凛然,去向往即是一种信仰。

沿途的风景,是通往终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乡间道路蜿蜒曲折,混合车道只够两车相会的距离,所以每过一个弯道都会特别留神。道路两旁的大树成排结队,迎接我的到来,即刻感受到喜悦的心情正放飞出来,空气里每一粒分子都是欢乐的精灵,从现在开始,我正朝着梦里的地方而去。

瞭望远山,连绵不绝,天边的云层倾泻而下蔓延至山间,犹如一层薄雾轻拂于山尖之上,似仙女莞尔一笑轻撩面纱,哪儿是云哪儿是雾,山脉与天际连成一片,灰色里透出闪亮的白色,或朦胧或清晰地美得让人心醉。

原以为,白云观会在一处远离人烟的深山里,不曾想到这一路来,所见之处农舍错落,炊烟袅袅,稻花香里蛙声不断,成片的玉米林郁郁葱葱,南瓜花爬满山坡……田园里吐露出泥土的气息。

通往白云观的公路并不似横山那样忽地180度急转弯,也不似黑山谷的标准S形山路,而是平缓地绕着山腰盘旋而上,虽是上坡多,但不用猛踩油门,只需跟着行径徐徐地匀速前进

到底是一个人开车在乡间公路,自然会有紧张与刺激,也会让人容易感觉到疲惫,一直抬头仰望注视前方使得颈椎酸软,眼见导航提示还有两三公里就到,可是绕过这山又穿过那山的,仍然还未见到红色的道观楼阁,路途实属坎坷。

白云观下白云村,渐入仙境

终于。车子驶进了村庄,见有“白云”字样,这里就是白云观山下的白云村了。我长长吁了一口气,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即将到达目的地。可是,“车到山前”路在哪里呢?

白云村口立有古老的石塑朝门,与凹凸不平的地板路交相辉应,流露出这里的古朴与悠久渊源。我四处张望却没看到去往白云观的指示路牌,于是下车询问村里人,他们告诉我车子只能开到这个地方,接下来只能步行上山,约摸需要40分钟。

停车时不到三点半,从綦江过来约1个半小时即到达白云村。不好意思,小姐姐开车比蜗牛爬行还是要快一点点,山路开车还是慢一点比较稳妥。

发现白云观,如梦如幻

来之前做过百科,知道白云观坐落于綦江瀛山的悬崖之巅,却不想此时我即将面临脚力不支的困难。

我停好车,来到村子旁的泥泞小路,来吧!开始一程期盼已久的登山之旅。

小路两旁杂草丛生,娇艳的野花漫山遍野,微风拂过花草泛起阵阵的芬芳之味,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纯粹之美,甚好!

走出村子已然不见人烟,心里蓦然的怯意油然而生。不过,即来之则安之,鼓足勇气,不因畏惧而回头,我要大胆前行!

上山时天气尚好,六月里温和的阴天,非常适合今天的行程。但是,当我行走到白云观山脚下,白色的浓雾卷卷而来,转眼间已深入其中,感觉穿越到另外一个时空。

果不其然,临到一个路口我就迷路了,一边是规整的石板路,另一边是农田小路,抬头望不清山顶,只闻得山上传来游人们的谈笑声,却不知他们是从哪边上山去。

是的,我远远望着白云观被迷雾笼罩,完全看不清他的模样,一阵阵地白色雾气袭面而来,将我带入仙境之中。

终于等到有人来,指引我跟着石板路一直往前走,寻着人声走了一段之后看见笔直的石梯出现在路口,这里是通往山顶的路了。仰着头一路往上攀登,处处可见“森林防火”警示牌,白云观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80%以上,海拔1000米以上,所以这里绿树丛荫,雾气霭霭,树林里传来莺啼鸟鸣……一步一步地,向上再向上,直到看见红色的山门,道观神殿、神像拜台,滚圆的巨石一块挨一块拼接在一起,与登山石梯紧紧相连,无不是孤峰突兀与峭壁千仞。信步于此山间,犹如飞檐走壁,有一丝胆颤心惊掠过背脊,在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放弃。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不过一秒的时间,“放弃”被放弃,唯有确信的坚持,只为心里不变的信念。

我不为风景而来,不畏艰险,一定要找到你,就像你一直在那里等我一样,始终不渝。

沿着石梯走到半山腰时,道路弯得更加惊险,弯弯曲曲,绕着上山去,处处是奇嶙怪石与灌木丛生。

我穿梭于雄山怪石之间,触摸到布满苔藓的石头,手掌不会感觉到冰凉,而是一股暖暖的气流传进心窝,让我体会到这里的温暖与惬意。

上山的路,并不像人们传说的那样遥远而艰辛,其实不到半小时的时间我已到达石笋参天,这是白云观有名的景点之一,一棵石笋高耸入天,甚是壮观,回头便是悬崖石壁上刻的“白云深处”四个大字。所谓仙境,正是在这白云深处……快到山顶时,浓雾弥漫开来,空气里腾起白色的雾气,飘来飘去,能见度不过10米,除了眼前,我几乎看不到别的风景。

这样已经足够。我毋须看风景,只是静静地享受这远离城市的腾云驾雾之感,这种静谧直入心底,霎时可以抛却一切烦恼,恢复到人类原始的安静里,什么也不用去想,空空如矣。

返朴归真,道法自然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白云观正门,古老的道观大门呈现出斑驳的痕迹,红色的道观阁楼已然是上世纪末重新翻修过的模样,但依然遗留了道家仙人们的灵气,经过岁月的冲刷,留下这千古流传的道教圣地。

传闻明嘉靖任子年(公元1552年)江西新县道士杨常符来此建此观,因掘基时得一石砚,上刻“白云”二字,故以此命名。进入观内,环境清幽,苍松、古刹、银杏,点缀了白云观之美!这里保持有原始森林的树木与植被,一棵棵古树直入云宵,浓雾漫延到树叶与植物上,变成雨滴,轻轻地敲响人间,听见雨的声音,却看不见雨的样子,像雾像云又像风,扑朔迷离,又令人心旷神怡。

观内有名的百果大仙银杏树,枝叶繁茂,有四五个人围一圈那么大,高达二十米以上,在仙雾之中更显宏伟。令人神奇的是,树的背面确有树面人像,人们传说这是百果大仙显灵,所以银杏树周围系满红布,皆为到此求子的人们虔诚祈福,祈祷早得贵子。

通往山顶的道路周围,无数的风景都在雨雾里若隐若现,外加湿漉漉的地面对脚力不支的我又是新的挑战。就这么远远地望去,侧耳倾听山那边游人们欢快的追逐,看崖边栈道的步步惊心,比亲自前去更感知足。

所有的一切美好都在我心里,包括那些我不曾去过的地方。走到山林的深处,有一所庞大的殿宇,是白云观主殿“玉皇殿”,殿内的泥塑神像庄严神圣。你要是心有执念,可以在殿前静静地祈祷祖师爷疪佑,或许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则灵!当然你也可能选择做一个风景的过路人,一切皆为自然,返朴归真顺应道法自然。据说顺着玉皇殿往后山走,那里有更多神秘的原始森林。

无奈。雨雾交加,又因天色已晚,我只好下山作罢。

相逢又别离,别离只为再相逢

下山的路好像变得宽敞起来,由于上山的辛苦导致下山时双脚发颤,即使扶住石梯外侧的栏杆,身子也有摇摇晃晃之感。

走到山脚时,突然觉得天亮了,气势雄峻的瀛山又重新出现在面前,原来我已从仙境中走出来。

傍晚时分,白云村里人们正忙着生火做饭,小孩子成群的嬉笑玩耍,鸡飞狗吠,一片其乐融融。

当我把车开出朝门的时候,一只黄色的土狗拦住我的去路,喇叭与灯光暗示请它让路,可它却不予理会,只顾摇尾挠耳。我又怕它生猛不敢下车劝阻,只当它是深情的挽留,我只能默默地对它说:等我再来!

写在最后的话 关于行程:本文为自驾游记,整个行程为:下午2点从綦江出发,途经三江镇、石角镇,3点半到达白云村(石角镇境内),从白云村步行上白云观40分钟(走得快可节约20分钟),5点下山返程。白云村内有农家乐、住宿,如果从重庆主城出发,选择上午出发比较合理,里程数大为100公里,近一半山路,最快也要2个半小时可到达,返程前可以村里休憩调整一下再开车下山,这样可缓解上山下山的疲惫。 关于白云观:白云观,一年季皆有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可欣赏,春天在这里可看到重庆最美的梯田,还有油菜花也相当盛名;夏天自不用说,山高路远,实属避暑乘凉的好地方;等到了秋天,满山红叶遍地黄,给你赏不尽的秋色;冬天的漫山雪景,三九严寒中的白云观更显宏伟与壮观。

鉴于对神灵的敬畏、对祈福者的尊敬,凡有殿门神像之地或祈福系红之处一律不拍照。

Hash:f3db26d579f9e86ca1d5a7463b212f6963e9364e

声明:此文由 渝来愈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