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毕节,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迹,你知多少?

毕节是黔川滇边区历史文化古镇

素称“乌蒙腹地、三省红都、文化名城”

自古在军事上扼滇控蜀

交通上为三省通衢

是三省结合部的

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在毕节

你知道有哪些古城历史文化遗迹

喜欢历史的你

可得好好看看

我们推送的这篇文章

古城墙

毕节古城始于明代,筑于公元1383年,为征南大将军傅友德遵朱元璋谕旨所建。古城以松山路为中轴线,分西城东城。现在的南关桥附近仍保存有一段古城墙。

林青纪念馆

林青纪念馆位于七星关区司法路。

林青,原名李远方,又名李肃如,1911年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县。1934年1月,林青与缪正元、秦天真在毕节建立了党支部,并担任党支部书记,这是党在贵州建立的第一个支部。林青在毕节的抗日救亡活动,积极而有成效。1935年林青不幸被捕,壮烈牺牲,年仅24岁。

春秋祠

毕节春秋祠,位于七星关区中华路,又名陕西会馆、陕西庙,它是过去陕西在毕节的盐帮客商于清朝乾隆年间筹资修建的。

1933年,中共贵州地下党的第一个党支部创始人林青、徐健生、秦天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立的革命组织“草原艺术研究社”便是以春秋祠为基地,在此开展革命活动、培养干部,为支援红军,动员毕节优秀儿女参加红军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的春秋祠已被改造为青云书画院,用于艺术文化交流展览。

红色三馆

红色三馆指的是“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和“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

上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七星关区城区百花路,1936年1月,红二、六军团根据上级指示,为了粉碎蒋介石的围剿,进入贵州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2月7日在任弼时同志的主持下,在大定福音堂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任弼时任书记,贺龙任主席。

下馆——“中国工农红军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位于七星关区中山路34号,建于民国初年。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到达毕节,军团政治部驻扎在此。之后在军团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民族团结政策,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了毕节人闻名遐迩的“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在毕节地区播下了革命火种。

第三馆——“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位于七星关区和平路,是贵州辛亥革命元老周素园先生的住宅,也是司令部驻地。“贵州抗日救国军”是红军长征途中建立的唯一的省级抗日武装。

▲周素园故居

茶坡顶大岩洞遗址

茶坡顶大岩洞又称“打油洞”,该遗址位于七星关区鸭池镇干龙滩村茶坡顶山半山腰。洞口宽24米,深19.5米,高10米,遗址面积约400余平方米。根据遗址所采集的文化遗物,省考古所以及七星关区文物管理所的相关专家初步定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大屯土司庄园

大屯土司庄园位于七星关区大屯乡。庄园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规模宏大,是全国仅存较为完整的彝族土司庄园之一。该庄园坐东向西,依山势而建,四周砖砌围墙,沿围墙设有6座土筑碉堡。整个建筑分左中右三路主体构筑,设回廊相互贯通。部分建筑是仿日本唐招堤寺所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当今土司庄园古代建筑中唯一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

莲花寺位于七星关区鸭池镇赶场坝社区,长征时期红六军团曾在此驻扎并将其作为征兵点。

除了以上古城历史文化遗迹

还有这些

▲秦天真避难处

▲清朝“五世同堂”牌匾

▲喻家龙门

在毕节

您还知道有哪些古城历史文化遗迹

请留言告诉我们~~~

监制 | 黎秀禹 终审 | 向昆鹏

主编 | 穆立坤 编辑 | 张诚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 邓铎 彭资竣

Hash:9eb4511a2624531400abdefff821685b4aced7a0

声明:此文由 微七星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