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前后院
几个文友来玩,坐家里聊了一通,就开始没话了。于是,我提议,领他们去袁家各到处看看。既是喜文之人,对各种历史的人文景观就都趋之若鹜,我呼大伙应,群情激昂地:“走!”“远不远?”
不远。原来,我家院外有一条五尺道,自然形态的青石板镶嵌而成,石板表面被路人的鞋底磨挲得铮亮,像精心打磨过的玉石一般。在我的印象中,这样的五尺道,在小小的龙广镇境内就有三条。北边一条由龙广到德卧,中间一条由龙广到五台,南边还有一条,也是由龙广到五台。三条都或许是袁家出资修筑的,三条都贯穿鄙乡地界。正中间一条从我家院墙边过,是袁家从五台故居到卧雪山庄到五省会馆之间的通道,也可以说,是袁家从前门到后院的“庭园小径”。只不过,这“庭园小径”是他家自己修筑,与龙广乡亲们共同分享的。从我家到五台,也就十来里路的样子。
越往里走,环境越清寂。道路悬挂在山的半腰,路下面是幽深的山谷,山谷里沧海遗珠般散在着一些村庄。五台原来的建制是公社,后来改为乡,现在大概是五台村吧。几十户人家的一个小山村,依着两旁的山势,罗列在那条狭窄的山谷里,安静得像一个腼腆的处子。站在村子里往北望,是不折不扣的山谷。目光向南,你绝对感觉到是站在一片山峰的海的岸上了。五台村南面,是一个看下去都有点恐高的谷地,谷地外面,是层层叠叠的连山,我们站在连山组成的海的高高“岸”上,望得到辽远的天际线,看不到山的尽头。袁氏故居就在这个村庄的西半爿,只遗一栋瓦舍,几方青石地坪,和一些残垣断壁。我的文友们抚壁沉思,倚着只剩了一个圆拱的石拱门默想,轻轻地踏着方石地坪,活动他们自个儿的心思。他们或许在心里嘀咕——这么一个名动西南的豪强之家,衣胞之地居然如此凄清?
早在清代,袁祖铭之祖父袁绍先,性格豪爽,交游广泛,为乡里所重。清咸丰、同治年间,黔西南一带,苗、回起义抗清,盘江八属战乱频乃,社会动荡不安。绍先为保家乡,聚众自卫。清吏疑其有异谋,即以其私设关卡、抢收国税为名,处以斩刑。其妻含恨自尽。当时其子袁廷泰年方四岁,由庶母李氏抚养。廷泰在庶母李氏的精心管教下,修文习武,勤学好问,颇得师友敬重。袁廷泰长大成人,与庶母偏居五台,不问尘事。后来,为谋生计,他在龙广场坝买下五间茅店,以购销土布为业,人称袁家店。其守信用,精算计,为商界所推崇。又购置袁家店对门的土地种植黄袍树,布店与果林繁生利润,袁家重为当方富户。
当时内忧外患,局势动荡不安。社会贤达向清政府官吏推举袁廷泰为西区团总。袁家对清政府心怀抱怨,本不想效力,但是,为保一方平安,袁廷泰放下个人恩怨,弃商治兵。绩效斐然,袁廷泰深得兴义知府石廷栋所器重,委其全权处理西区事务,廷泰由是名显盘江八属。光绪年间,袁廷泰出任兴义府议会议长一职。改朝换代后,民国十四、五年,彭汉章、周西成先后据黔执政,无论他们哪个神圣坐镇这一方江山,都慕名礼聘袁廷泰为贵州省政府高等顾问。
虎父无犬子,后来,袁廷泰之子袁祖铭更是在军政界威风八面,声名显赫,一度达到民间传说的“南袁北蒋”之势,几至与蒋介石平分秋色的地步——当然,这是野老闲话,旨在渲染袁祖铭这个西南大军阀的人物色彩。
民国十二年,袁祖铭率军出黔,其父袁廷泰筹办盘江八属联合民团于安龙书院,自任团务处长。招募乡壮,积极为其子补充兵员。廷泰还半征半招,募得大批兵员,筹办乡兵连。父子既已显贵,权倾一时,富甲一方,遂大兴土木,整治宅第。鸠工庀材,雇安龙著名石匠王仁寿大师设计督造,双管齐下,同时兴建五台和袁家店两处第宅。民国十五年,袁祖铭逐鹿川、湘,所战皆捷,北洋军阀吴佩孚委其以“五省联军总司令”之职。其父袁廷泰闻讯后心花怒放,于龙广场坝兴建“五省宫”,命名为“五省会馆”,以彰显家声权势。
袁廷泰,人称袁老太爷。其父母死,庶母辛苦将他养大成人后,事庶母以孝闻。野史传说,在龙广地方,如有忤逆不孝者,有媳妇不敬公婆者,凡此种种,告到袁老太爷面前,一律从重从严惩处。因为惩罚严苛,当时的龙广境内,没有儿子敢对父母不孝顺的,没有媳妇敢跟婆婆犟嘴的。袁廷泰其实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发迹得势以后,倡办地方教育事业,每每自己率先解囊,然后强募于富商巨室,无有敢不应和者。他于清末首创龙广西区学校,民国八年,继办龙广高初两级小学与五台小学,其后又创办袁家店女子小学与安龙县城盘江中学(即后来的安龙中学)。为办好学校,袁老太爷不惜高薪厚酬,聘请名师,培育后学。为文理并重计,特购置甲乙种理化仪器两套,《四部丛刊》一部,甲种理化仪器赠予贵阳高中,《四部丛刊》赠贵州大学;乙种理化仪器分赠盘江中学与龙广学校,两校均曾立石标以志其事。但他刚愎自用,横行乡里,颐指气使,独霸一方,妄断讼狱,草菅人命。五台附近有“马槽洞”,深不可测,传说,凡是袁老太爷认为的“不法之徒”,都会被绳索捆绑,推坠洞中,人们名之曰“万人坑”。龙广自古是多民族杂居之地,少数民族常受歧视欺凌,以致发生民族纠纷。找袁告状评理,袁老太爷说:“汉、饶(布依族)、苗皆父母所生,俱是人,应平等。但要真平等,需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求得划一,始可无别,不致互相歧视欺凌。”为此,成立“伦纪会”,制定规章,强制各民族遵守,大意为:一律说汉语,穿汉服;不准巫师神婆跳神请鬼,骗人钱财;一律从汉俗,女子出嫁后要“坐家”;对父母要孝,对师、兄要尊敬。民间传言,说五台有一方石头做的杀人桌,为了强迫少数民族说汉话,他令部下把少数民族人士抓到“杀人桌”旁边,让他用汉话说“青菜、白菜、韭菜、葱”等日常用语,说不成或是吐字不清晰者,就在杀人桌上把他一杀了事。他这种打着为了民族平等的名义,强制民族同化,草菅人命的行为,就很违背道德伦常了。我的文友瓦秀丽、刘凤、江山、丁建兴等人对这个匪夷所思的传说很是在意,想看看是否真有所谓的“杀人桌”的存在。近旁有一户人家的女主人在门外用石臼舂辣椒,瓦秀丽去向她打听有关“杀人桌”的事,那位五十多岁的女人说:“不会吧!?我嫁到这里二三十年,还没有发现哪里有什么杀人桌呢!”唉,但愿“万人坑”与“杀人桌”都是子虚乌有的事。
离开五台袁氏故居,我又带着文友们从南边那条青石板五尺道回返,到五省会馆去观瞻。为什么要走那里呢?因为,那条古石道,仅仅只有我家田畔那里还保留着一点旧观,我想让文友们观摩一下,体会袁家石径当年的气派。
更气派的是“五省会馆”那座四合院。大院共占地两亩,正大厅五间,两厢各三间,门楼亦五间,均为砖木瓦面结构。里面供奉“五星聚奎”神牌,天井坝植名木嘉惠。整座大院,除门楼戏台被拆除改建外,其余保存完好,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栋建筑是袁老太爷为了纪念其子官升荣显、炫耀权势而建,后来成为他坐镇龙广,办理事务的场所,自然做工精良,非比寻常。
从五省会馆出来,沿穿镇而过的三二四国道东行,至古镇东端,就是卧雪山庄。
袁祖铭凭借护国、护法二役之赫赫战功,名震西南,历任贵州省长,五省联军总司令,北伐军左翼总指挥,是声名远播的贵州陆军上将。至此,袁氏一门可谓东山再起,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修建“卧雪山庄”。
袁老太爷经史娴熟,为自家宅院取名“卧雪”二字,或许取义于“袁安卧雪”的典故,意指高士清贫但有节操;或可能是借用二十四孝“卧冰求鲤”的典故,彰显其孝义。他四岁时父母皆亡,是其庶母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因此心存感念,事老至孝。他在“卧雪山庄”前面修建节寿牌坊一座,并列表彰其蔡、李二母。石牌坊雕工精湛,花鸟人物栩栩如生,牌坊上的镂空石海螺,风过即呜呜作响。可惜,一切皆毁于文革动乱。
所幸卧雪山庄大部分建筑形制至今完好。这个山庄中西合璧,是典型的民国南方建筑风格。砖墙围护,穿斗结构,硬山小青瓦顶,一楼一底规格。由正房、东西两厢及对厅组成走马转角楼式四合院。正房、对厅面阔七间,门窗孔洞均为欧式卷拱,各种砖雕图饰,细腻精致。正房、东西两厢、前檐及对厅、后檐均采用砖砌罗马柱,柱与柱之间为卷拱门洞,檐柱子后采用落地木圆柱,木柱之间加装门窗、板壁,与外面砖柱间形成廊道,环绕天井坝。这组四合院可寝宿二三百人,客舍原来陈列名家字画,玉器古玩,极尽奢丽,为款待权贵之所。室外花园、鱼池、假山、盆花罗列,品名繁多,富丽堂皇,像公侯之家一样的气派。
夕阳西下,我的文友们环视着我的家乡,欲言又止。他们一定想说:真没想到,这个弹丸之地的小小龙广,居然出了这么个非同小可的大人物,居然还有这么多故事呐!有关袁家的野史传说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关于他家金银财宝,有人说宝藏就在卧雪山庄前面的大水池中间的假山下面。说说而已,水池还在,假山还在,具体有没有宝藏,谁也不知道。
来源:义龙新区。作者:丁木。
Hash:fa868894001f40a9e43e4a3506b1d41f5b0cb22f
声明:此文由 袁氏历史文化传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