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王国: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你知道吗?
五千多年前良渚人修建了
世界上最早的水坝之一
能装下四个西湖!
你知道吗?
五千多年前的良渚王城
大约有1万人居住
其中大部分人可能还是左撇子!
你知道吗?
良渚人祭祀用玉、身上佩玉
甚至漆具上也嵌了玉粒
他们创造的玉琮影响深远!
我们常说中华5000年文明,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可能不了解什么是文明。 良渚就是中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具说服力的文明之一,将中华文明“提前”了1000多年。
五千多年前
依据“以山为郭、天地之中”的理念
建起了王城
2007年发现时被称“中华第一城”
都城要建在哪里?
良渚人经过了精心勘察
做了周密的规划
建城的位置定在大雄山和大遮山之间的中心位置,西面是现在杭州市瓶窑镇的窑山。从城的中心到三面的山脚下是等距离的,都是3千米。
这里依山,也傍水。良渚人能比较便利地从山上获得石材、木材等。同时,地处广阔的河网平原,稻作捕鱼,水路交通也很方便。
宫殿也很重要
在王城的中心位置
良渚人堆筑起一座十几米的高台
作为宫殿的地基
我们称它为“莫角山”
整个高台,东西长630米,南北宽450米,高12-16米,有200多万立方米的土。在宫殿之间,良渚人用沙土夯筑了7万平方米的广场。
考古学家发现,这十几米的高台土层之间并没有间歇停留的痕迹。这说明,这“山”是在短时间内堆筑起来的。
良渚人运来巨木,在莫角山上建起了宫殿,考古发现的木头,长约14-17米。
五千多年前,良渚国王就是站在这个十多米的高台上,俯瞰全城。他的心里一定很自豪吧!
要建城,离不开勘测
良渚人在东北面的瑶山
用来确定方位和观象测年
良渚人在这里看太阳、看月亮、看星星...祭台可以说是最早的天文仪器,人们通过观测日出日落的方位来测年,后来才有了测定日影长度的圭表。
一代代的先民观测日出日落的方位,观察日影的变化,记录日月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才渐渐形成了成熟的天文历法。农业产生离不开历法知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历法的国家之一。
在修水坝、筑宫殿的同时
良渚人还在规划修建宏伟的城墙
一般修城墙, 是先挖护城河,再用河里的土来筑墙。可是良渚人不一样,他们在城墙底部铺了很多石头作为地基。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良渚古城是建在沼泽地上的,石头地基不仅坚固,能防止雨季洪水侵蚀,还能避免地下水渗透上来。
铺好了石头,良渚人再用从附近山上运来的黄黏土堆筑城墙。这么有技术含量的做法,在世界同时代的遗址中尚属首见。
良渚古城有多气派?看看城墙就知道了。东西南北四面城墙,每段城墙的长度都超过了1500米。城墙不仅长,还很厚,最窄的地方约20米,最厚的约150米。
现存最高的北城墙有4米高,据此,考古学家算了一笔账:这么大的工程量,假设三个人一天挖一土方,一万个人大概要连续工作一年。
考古学家还发现,城墙的修筑是不间断的。这说明修城墙的时间可能更短,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才能做到!而且,工人们做工还需要工具和食物,以及其他后勤保障。
无论是水坝的建造还是城墙的修筑都说明:五千多年前,良渚人的组织能力已经相当强了。
随着居民人数的增多,城里住不下了,先民们开始在城外修建居住地,位于东部外城的美人地就是其中之一,流水人家,俨然一副江南水乡的模样......
碧水纵横,绿树繁茂,白鹭轻飞
五千多年前的良渚先民
用他们的智慧筑了一座城
留给现在的我们
无限的遐想
......
好书推荐
2020年9月8日晚,在国家图书馆111周年馆庆活动上,第15届文津图书奖隆重揭晓。文津图书奖是在国家图书馆的倡导下,由全国图书馆及读者、专家、媒体共同围绕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倡导全民阅读举办的公益性优秀图书奖项。
本届文津奖共收到推荐图书1890种,有201家出版社参与推荐,68家图书馆参与推荐和初评活动。最终,评选出了获奖图书15种,《五千年良渚王国》为其中之一。
根据文津奖获奖点评,此书“充分考虑到儿童与入门读者的兴趣点,侧重于生活细节,从水、城、玉的线索展开,既有实体意义,又有文化象征意义,并配以简约却相当柔美的插图。整本书读下来让人赏心悦目,不知不觉间增进了知识,同时也忍不住遐想,尤其是远古文化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关联”。
图书内页
《五千年良渚王国》是国内首部反映五千年良渚文明的童书。
2019 年7 月6 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凭借高大的宫殿台基、完整的城墙遗址、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以及数以千计象征权力与信仰的精美玉器,向世人呈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作为一部大考古学家写给孩子的文化遗产普及读本,《五千年良渚王国》由良渚古城发现者、浙江大学教授、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领衔执笔,余靖静、曾奇琦联袂创作,以图画书的形式将良渚考古成果熔铸其中,确保作品的权威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图书立足少年儿童视角,以权威精美、文图并茂的图画书的形式,呈现了浙江“ 三个地” 优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五千年文明,为中国孩子的童年打上传统文化的底色,增强文化自信。
绘者以中国画经典的青绿主色贯穿首尾,将传统的彩墨风格与漫画手法结合,又把敦煌壁画艺术、汉砖艺术等元素融入创作中,生动有趣,小读者在穿越到五千年前灿烂繁荣的良渚文明古国的同时,也感受到美的历程。著名阅读推广人阿甲评价此书:“这既是一本中华文明溯源的书,也是在比较与畅想中同时关照整体人类文明的书。”
图书内页
《五千年良渚王国》于2019年7月面世,出版之后荣获诸多图书奖项,包括: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2019年度浙版好书top30、《出版人》杂志2019年书业年度绘本类图书奖、《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度好书、《中国教育报》2019年“致敬童书”20强、2020年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中国原创插画展(图书原画入围)等。
目前,该书的图书版权已输出至罗马尼亚、埃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浙江少儿出版社社长邵若愚表示:“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熟悉良渚文明是我们童书出版人的责任所在。同时,良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希望把《五千年良渚王国》推向国际市场,让世界上更多的孩子了解中国,了解良渚,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的积极努力。”
作者简介
刘斌
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5年至今一直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工作。现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曾参加过浙江余杭反山、瑶山等著名的考古发掘工作,并主持发掘了浙江余杭汇观山、嘉兴南河浜等许多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2006年至2007年主持良渚遗址的钻探调查,发现了良渚古城。现主持考古中国长江下游文明模式研究课题。在中国史前考古和史前玉文化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主要著述有:《南河浜——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报告》《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浙江卷》《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综论》 《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等。
余靖静
衢州二中校友,原新华社记者,长期关注文教领域,曾参与2007年良渚古城、2016年良渚大型水利工程等考古发现报道。现任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新华智云是由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共同投资成立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已自主研发了中国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
曾奇琦
浙江科技学院动画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Drexel University 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动画设计、插画漫画等方面的教学与创作研究。
据悉,11月14日下午,本书作者之一衢州二中校友余静靖,将在衢州书展上和我市教育界、媒体界嘉宾,共同探讨亲子共读的教育价值及新路径。
来源: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晓风书屋等
Hash:5f556db9dddd0e4554b912f341a414915e40a360
声明:此文由 三衢教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