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这20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其境内现有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20处。
1、社旗山陕会馆:被誉为中国第一会馆,位于南阳市社旗县,为清代山西、陕西在赊旗店的商贾集资兴建,作为他们同乡集会的场所,故名山陕同乡会馆。会馆内泥塑关羽像,并豢养有监、官、僧道,会馆亦称“山陕庙”。山陕会馆是全国会馆中唯一得到慈禧御笔之宝的民间商会建筑。
2、内乡县衙:位于内乡县城东大街,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的修缮及扩建,逐渐演变形成了一组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的官衙式建筑群,被专家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有“北有故宫,南有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称。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有“天下第一衙”之称。
3、南阳知府衙门:坐落于南阳市区民主街西部北侧。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封建社会留下的一个完整的郡级实物标本。“父母官”、“召父杜母”、“羊续悬鱼”等词语便源于南阳府衙,现为南阳市区著名人文景点之一。
4、荆紫关古建筑群:位于淅川县城西北44公里荆紫关镇。该镇西傍丹江,东依猴山,居豫、鄂、陕三省接壤地带,位置险要,临着丹江航道重要码头,是商业要地、军事关口。古镇依丹江东岸走势南北延伸2.5公里,700多间清代建筑风格的房舍沿街分布,古建筑林立,星罗棋布,错落有致。
5、泗洲寺塔:位于唐河县新春路北段,是河南省现存最高、体量最大的古塔之一,有“泗洲寺塔离天一丈八”之称,为八角十级仿木构楼阁式砖塔。
6、鄂城寺:位于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夏村张衡高中院内,因汉代属西鄂县,故名鄂城寺。寺内有宋元符二年(1099年)石狮一对,另有古建筑隋塔,在2006年5月25日。
7、仓房香严寺:位于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白崖山,始建于唐朝,本是慧忠的道场,后建寺于此。唐宣宗曾在寺内避难,剃度为弥。自唐代宗颁旨敕护起,香严寺便与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有万顷香严寺之称。
8、福胜寺塔:位于邓州市城区大十字街西南角,始建于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二月二十五日,该塔为八角椎形、仿楼阁式、密檐浮雕的砖塔。1988年7-8月在塔基地宫中发掘出土了金棺、银椁、佛骨舍利、舍利瓶及玻璃葫芦等一批文物。
9、镇平菩提寺:位于南阳市镇平县老庄乡杏花山东麓。始建于唐,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由菩提禅师朱智勤主持营建,以后各代有兴有废,是中原八大名寺之一,河南省唯一的一座园林式寺院,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10、佛沟摩崖造像:位于南阳市方城县小史店镇寺门村东南8公里处香山山腰。香山佛沟摩崖造像是豫西南最大的处摩崖造像,它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非一般民众所刻,必经寺院通晓佛经教义之高僧的指点策划,雕刻时间最迟为北魏时期。
11、张衡墓:位于南阳市石桥镇小石桥村的西北隅,是我国东汉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张衡的长眠之地。在此建有张衡博物馆。
12、张仲景墓及祠:位于南阳市医圣祠街温凉河畔。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阳人(约150~219年),东汉伟大的医学家,汉灵帝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所著《伤寒杂病论》历来被尊为祖国医学的经典。他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13、南阳武侯祠:坐落于南阳市城西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十年躬耕隐居地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也是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历史上著名的“三分天下”和“草庐对策”发源地。14、杏花山与小空山遗址:位于南阳市南召县,是旧石器时代的古遗址,由杏花山(南诏猿人)遗址和小空山(猿人洞穴)遗址两部分组成。
15、黄山遗址:位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是新石器时代遗址。959年考古发掘1600平方米,发现3处房基和57座墓葬。
16、太子岗遗址:位于南阳市邓州市穰东镇南600米的太子岗上,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研究南阳盆地史前文化的重要遗址。出土有石器、鸭嘴形足鼎、敛口圆唇罐、小口卷沿罐、高领罐、深腹罐、折腹豆、纺轮等文物,文化分属仰韶和屈家岭文化。
17、八里桥遗址:位于南阳市方城县,属夏代遗址,文化层堆积较薄,内涵单一,但灰坑分布相当密集,遗物遗迹丰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18、八里岗遗址:位于邓州市东约3公里处湍河南岸八里岗西北的坡状高岗上,距今约6800年,文化层厚3-5米,面积近九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部落遗址。1957年被发现。
19、邓窑遗址:位于内乡县乍曲乡白杨村大窑店,为宋代北方汝窑系瓷窑,创烧于唐,盛烧于宋,至金元时期仍在烧造。遗存有成堆的窑具、瓷片、残窑壁和烧土块等。
20、瓦房庄冶铁遗址:位于南阳市北关瓦房庄一带,发掘出大量遗迹遗物,其中炼炉17座,皆半地穴式,由炉门、火膛、炉床、烟囱四部分组成。炉旁有大量铸造铁器用的陶范和生产出来的产品。址的发掘证明了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中国人已掌握了高温冶铸技术。
来源:网络综合
编辑:林海录
监制:张文博
Hash:0f09ae7e44446d73ab0e405aa61ee1e4b9e3890d
声明:此文由 南阳微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