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百年开封:城墙与城门

  城墙,在冷兵器时代是一种极其重要和有效的军事防御设施,也是城垣的标志和象征。因而自古道“有城必有墙”。人们依赖坚固城墙阻击敌人,使城市固若金汤。城墙从结构和功能看,主要由墙体、垛口、女墙、城楼、角楼、城门和瓮城等部分构成,绝大多数城墙外围还有护城河。

古老的开封城墙,有如一条巨龙潇洒地盘亘在中原大地上,怀抱着这座城市,不拘一格是它的显著标志。虽然几经蜕变,但愈发显出古蕴深涵,雄伟矫健。这座规模巨大的古代城垣建筑,周长实测为14.4公里,高11.33米,宽7-8米左右。墙体外层用巨型青砖包砌,内层夯土填实,墙顶外侧,一字排列着整齐的城垛和炮台,内侧则是一列女墙。登上城墙极目望去,它气势磅礴,雄伟壮观。遥想它初落成时曾有过歌舞升平,风花雪月的繁华;落寞时城破国亡,饿殍遍野,满目萧条的悲哀;分享过胜利的喜悦,也饱受人走茶凉的忧伤。盐碱侵蚀的斑痕是时间流逝的记录,青苔给它抹上苍老的皱纹,岁月摧残出它的沧桑,但它仍盘踞一方,如同一位怒目护法金刚

开封建城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民国时期,开封是河南省城。解放后,省府迁至郑州,遂降为市。而如今所见地面部分的城垣,为清代重修过的城墙,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从总长度上比较,是仅次于江苏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城垣建筑。开封地处中原,扼守我国大运河要路,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逐鹿的军事重镇。城墙作为开封的门户,就显得非常重要。

战国时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将国都迁到开封,定名“大梁”。大兴土木,开挖鸿沟,修城垣,建宫苑、宗庙灵台等,大梁城盛极一时。而后秦始皇派大将王贲攻打大梁,久攻不下,便引鸿沟水灌城垣,使大梁城淤埋地下,荡然无存。“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渌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公元576年,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占领梁州,因梁州城濒临汴水,故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简称“汴”的由来。唐建中二年(781),宣武军节度使李勉在大梁城遗址附近重筑城池,将汴河圈入城中,奠定了今日开封城的基础。城池周长10余公里,计有城门10座。五代时期,后梁太祖建都开封,改名“东都”。后汉、后周、北宋均沿称“东京开封府”,历经(200)余年。公元954年周世宗柴荣曾扩建城池,使开封城规模宏大。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王朝,定都开封,历经九帝,凡167年,史称北宋。北宋时期的东京城池,是在唐、五代时期的汴州城基础上,经多次修筑而发展起来的,分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城墙,层层设防。外城城门14座,水门7座,气势宏大,令人叹为观止。内城城门10座,城高池深,壁垒森严,是京师最繁华之地。北宋在167年间从未停止过对城墙的修筑与扩建。只是由于皇上无能,奸臣当道,“一朝金戈铁蹄急,三重城垣难却敌。清明上河图无痕,汴水秋声难寻觅。”砖石无语,州桥留梦。

金灭北宋后,重筑开封城,改东京为“汴京”亦称“南京”。金宣宗完颜珣将开封城向南北两面分别进行了扩筑,确定了今日开封城墙的规模。当时有城门十三座。元至正十七年(1357),红巾军起义领袖刘福通带兵进攻汴京,“纵火烧汴梁诸城楼”,为了加强防守,“元将泰不花等以汴梁四面城门,止留五座,以通往来,余八门具塞”。即将原十三座城门堵塞了八座,仅留下丽景门仁和门、南薰门大梁门安远门,即现在的宋门、曹门、大南门、西门、北门

明王朝建立前,朱元璋攻克徽州后,遇到一位叫朱升的谋士提醒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于是当全国统一后,便下诏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重修开封城墙,改土城为砖城。开始使用青砖砌外墙,墙心仍为夯土。可惜在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李自成率义军第三次围城,明军从两处掘开黄河大堤,企图水淹义军,不料大水冲决城垣,彻底淹没了整个开封城,高大的开封城墙几近淤平。30多万人,只有3万人逃生,没顶之灾的洪水使得开封与城墙元气大伤。

现在保存的清代城墙,是清康熙元年(1662),在明代城址废墟上修筑加高而成的,“营建如旧制”。城墙虽经过历代修整更造,终未将已塞之城门打开。安宁不到二百年的时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再次决口,水患殃及开封城,水退一年后再次重修,即现在开封的城墙城门,在这个基础上延续保留下来,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

时至上世纪初、中叶,开封城墙前后经历两次战争,国民党政权作为防御者,在清城墙原有的基础上加筑许多钢筋混凝土碉堡和工事。在1938年6月3日,日军进逼开封东郊;4日,日军调集重兵分两股攻城,出动飞机、坦克、大炮向在城墙上固守的士兵狂轰滥炸,防守士兵节节败退;6日,开封沦陷,日军在开封大掠三日;9日,国民党军队为阻西进日军,扒开郑州花园口河大堤,溃水淹至开封护城堤外;此时古城墙已是残垣断壁,弹痕累累,残破不堪。日伪统治时期,除了加筑碉堡和工事,在城墙外构筑了弯弯曲曲的战壕和地堡,没有对城墙进行维护。

1938年6月6日,河南开封城,侵华日军长谷川部队狙击手在曹门

国民党军队为阻西进日军,扒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

十年后,1948年6月,解放开封战役打响,国民党军队借助“固若金汤”的城墙和防御工事进行最后顽抗,人民解放军从南面和东面同时发动进攻,在炮火掩护下,首先从小南门冲进一股部队,不久大队人马占领了宋门,接着展开激烈的巷战,先后占领市中心的鼓楼和靠近城北龙亭。经过5天激战,第一次解放开封,共歼敌3.9万余人,成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关内的第一个省城;同年10月24日,人民解放军第二次进入城门大开的开封,从此开封回到人民的手中。

城墙劫后余生,百年失修。城墙外侧的西北边、整个北边和东北边被沙土拥没大半,沙土堆积深达10余米。城外黄河多次泛滥后沉淀下来的沙丘,连绵起伏一望无际,除了一些茅草、荆棘,几乎寸草不生。1908年所拍摄的照片说明了这一切。刘禹锡诗曰:“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几簸自天涯”。上世纪中叶,每当起风,黄沙便毫无遮挡地席卷全城,沙土遇水坑泛起盐碱,严重地腐蚀了墙砖。没有遭受沙尘侵蚀的城墙命运似乎更糟,被视为无归属之物任意拆卸占用,一些单位、市民把城墙作为栖身之地,搭建简易房;曾有学校号召学生扒城墙砖作为勤工俭学活动内容;厚重的城墙砖还成了龙亭、包公湖畔以及其他水坑旁洗衣用的搓板和坐凳;一些市民拆墙砖垒自家的小院墙等等。仅从这点看那些被沙土掩埋的城墙所受损失大概还少些。

早年生活在开封的孩子大多登上过城墙,城墙顶上原为石灰、砂土、米浆混合夯实的道,原来也十分坚固,方便行走。但经历上百年的风雨侵蚀、战争和人为破坏,现在已经是面目全非。道坑洼不平,无数沉陷的坑洞和雨水冲刷坡面的一道道沟痕,损毁的混合土道时有断崖式的深沟。

城墙上参差交错生长着野生的白杨树和刺槐树,树梢间可以看到有鸦雀等鸟窝。地上也自然生长一些低矮的荒草野菜和其他荆棘。城墙上被人和牲畜踩出一条窄窄的羊肠小道,虽有起伏,却也有自行车悠悠驶过。近郊的牧羊人将羊群漫坡撒开,上吨重的奶牛悠闲地品尝着“墙头草”。这里俨然成为野生动植物园,一座原生态的城墙,不加任何修饰,却宁静、安祥、古朴、肃穆。

图片上除了牛,还可以看到“马面”。所谓马面(或称为敌台、墩台、墙台)指的是古代城墙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突出墙面的矩形或半圆形墩台,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在冷兵器的古代,由于它突出墙面,方便与城墙互为配合,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从侧面攻击来袭敌人更利于防守。按宋制,每“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阔狭随地利不定,两边直觑城角,其上皆有楼子。”在使用冷兵器的时代,这个距离恰好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之内。

开封的古城墙,即是一部沉重的历史书,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厚厚的城墙雄伟矗立在历史的时空里,一掀开就是千百年。单就这一座坚固的城墙,就足以见证出的它曾有过的王气和霸道。开封城墙虽然被外族攻占过,跌碎了文明与繁华;被日寇铁蹄践踏过,玷污了大地与山河,但是正是这非常的岁月,锻造出非凡的民族精神和意志,迸发出排山倒海摧的力量。开封城墙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物证。

开封的城门

开封城里五座老城门的名称中,丽景门、仁和门等是正名,宋门、曹门等是俗称,含有交通地理意义,反映当时开封与附近州县的交通联系。如出曹门可达曹州,出宋门可达宋州。南、西、北门则是以地理位置命名,易辨易记,约定俗成而传下来,至今未变。解放前后,由于战争的原因和道路的拓宽,城门楼相继毁于战火或被拆除。近代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又开辟了小南门、新开门、迎宾门、小西门、金耀门、明伦街东门等7个城门,所谓城门实际上是以豁口形式出现。

城东是唯一设有两个城门的,偏北的城门是曹门,在宋代叫做“望春门”,后来改做“仁和门”。因出城可直达山东的曹州(现在的菏泽),所以俗称为曹门。一张日本记者摄于1938年的照片显示,日本人经过激烈战斗攻下曹门后“欢呼胜利”,证实了日寇的罪行,也说明曹门曾经受过战火。远处可以看到天主教堂和当时的鼓楼。

另一张照片显示,直到1958年,那时的城门依然存在,只是经过百余年的风吹雨淋,已经是摇摇欲坠,威胁过往行人安全。大约是无钱维护,只有一拆了之。留下一个不宽的城豁及遗憾。六七十年代的曹门路虽不宽,但也曾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这里设有“自由市场”,在物质匮乏的票证供给制年代,在这里可以用钱买到一些难以买到的“稀罕”东西。如粮油蛋禽和其它生活用品,甚至可以私下倒卖票证。郊区的菜农向城里运菜沿街叫卖,城里的粪便则送到关外的粪场晾晒。

城东偏南的宋门在宋代称做“丽景门”,其名甚雅,倒也名副其实,因为当时出城东南不远处便有“汴京八景”其中的四景:“繁塔春色”、“汴水秋声”、“隋堤烟柳”和“梁园雪霁”,诗曰:“曾观沧海难为水,除去梁园总是村。”景色肯定秀丽宜人。后来那些景色逐渐湮灭,又因其城外有路直通宋州(河南商丘),故习惯称为“宋门”。冯玉祥曾改名为“自由门”,但百姓仍然称为“宋门”。1913年,一位美国人兰登华纳曾为宋门留下几张靓影。可以看到,当时的城楼是很标准的重檐歇山顶,具有明清时代的风格。城门内还有瓮城。这是一种设有二道以上的城门,当敌人从一面进入,便将前后的城门关闭,形成“关门打狗”和“瓮中捉鳖”之势,故称“瓮城”,开封人俗称为“瓮圈”。

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距离城墙最后重修相隔仅71年,向外的用青砖垒的城垛还十分完整,但是靠城里的用夯土垒成的女墙已经坍塌。这大概是在道光二十二年再度重修时,除了靠近城门部分里外都用青砖包裹,其它地段则只在外层用城砖包沏,里层则是夯土,形成“里生外熟”,而且沙质较多,终成“夹生饭”的“豆腐渣”工程。

从照片还可以看出,在宋门一带因风带来的沙土已经很少,城墙下开辟出整齐的条状畦的菜园子。

与曹门类似,宋门在近代也先后经历了两场战斗,而且激烈程度远超过曹门。据攻击宋门时任连长讲,攻下宋门后的几个连队几乎大部分战士已牺牲。

在现代化的枪弹炮火和坚定的信念与顽强的战斗意志面前,城坚濠深已不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留下的只是残垣断壁和后人无尽的沉思。飞机投下的无数炸弹和燃烧弹没能阻挡前进的脚步,当人民解放军战士持枪冲进城门,那个两战两败的腐朽政权,就被扫进历史的角落里。

1978年11月因拓宽马路,开封仅存的一座建于明清时代的城门——宋门(其实,也只是一个残余的城门洞)在一片惋惜声中被拆除。时值《大河奔流》电影摄制组需要作为背景镜头,总算为这座城门留下了最后的映像。

清朝末年的大南门

日伪时期的大南门

解放开封的大南门

开封解放后,大南门经过重修,但仅是换成比较精巧的牌坊式结构。由于此处连接城内外的繁华地段,交通越来越显得拥挤,加之两侧城墙损毁严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复城墙时,顺便将大牌坊也拆除了,所以只留下“大南门”的地名和一段不算宽的豁口。

如今,大南门外的南北交叉的十字路段因地形制约而突然变窄,形成交通的瓶颈,过往的人们期望着道路通畅,同时也希望大南门的城楼能够早日得到恢复,使得古城墙更加完整地展现原有的风貌。期望和现实形成矛盾的交集,这对有关部门是个智慧和决心上的考验。人们不希望城门有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局面。

小南门

在大南门的东边的新门,是冯玉祥1927年主政河南期间,因驻扎在城内的士兵和河南大学的学生军训时,需要到南城外的演武厅操演,总是需要绕道大南门,颇感不便。于是下令,在大南门东侧卧龙街南头的城墙上另开一门,并辟出一条直通北门的大道。因系新建,命名“新南门”,简称“新门”,城外便是新门关。但群众一直习惯称作“小南门”。城门上建有以防守为目的的军事碉堡。这是城墙第一次被打开,第一个新修的城门,也是开封第六个城门。新门与北门直路相接,结束了开封几百年来“五门不照”的历史。

1948年在解放开封的战斗中,由于争夺格外激烈,只有20年历史的小南门城楼毁坏于炮火,第二年城门楼被拆除,城垛也基本上不复存在,只剩下两侧城墙,于是开封的古城墙出现第一个大城豁。

2003年5月,开封市政府经过多方筹资,重新修建了南北两个城门。现如今,重修后的新门(小南门)城门,从外观来看,较之原来显得古韵犹回,雄伟壮观,基本保证了交通需求,体现出古城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

西门虽也历经战火与水患,西门始建于唐代建中二年,称为“梁门”,五代时期称“乾家门”,宋代改称“阊阖门”。其门为木质过梁式建筑,墩台为砖筑,至明代又称为“大梁门”,俗称“西门”。据《如梦录》记载:“内匾‘永丰’二字,月城一座,有门两座,南北二水门,俗呼为西门。”西门上建有殿阁式的城楼,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水围汴,楼被毁坏,后又重建。可惜在1932年左右拓宽街道时,月城及城门楼均被拆除。民国时期,冯玉祥督豫期间,曾改西门为“博爱门”。

1996年11月,国务院开封古城墙公布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于1997年开始筹建西门城楼,全市许多市民捐款,1998年10月28日全部竣工,命名“大梁门”并对游人开放。

城楼采用的是清代建筑形式,城门楼为“重檐歇山式”两层楼阁,总高26.3米,长50米,比例协调,造型庄重、典雅、古朴、美观,周边廊配以与城墙相连的高台基座,基本保持着原有的规模和历史风貌,远远望去,巍峨壮观。按原有形制恢复的女墙、城垛和炮眼整齐美观,再现了昔日城墙的雄姿。

安远门,是开封城北唯一的进出通道。人们习惯叫做“北门”,在宋时曾叫做“封丘门”,因当时出城门向北,可直达封丘。后改为安远门,含安定远方之寓意。或许还有金人(后来的满人)祈祷远在黑龙江的老家安康之意。

早年的开封城圈外,最荒凉的当属北门一带,大风把黄河滩里的黄沙吹来,延绵十余公里。并逐渐埋没整个北部城墙,因此北门“带领”着北城墙,顽强地抵御着风沙,避免了楼兰悲剧在开封重演。因为影响到军事防御,国民党统治时期和开封沦陷时期都曾组织人力把越过城墙顶部的沙土铲出墙外。可是一遇刮风天,满城黄沙漫天,故有“沙城”之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城外沙丘上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先后出现“红领巾防护林”、“共青团防护林”、“青年防护林”等,年年岁岁,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那里已是林木葱葱,大大地减少了风沙对开封和城墙的侵袭。当年种树的孩子们现在已是白发老人,可能还记得当年滚过的沙土窝,沙土窝里那几簇茅茅根,飘香的槐树花,弯曲行进的小花蛇。不会忘记书包里揉碎的杂面馍和好友递过来的一块微微发粘的腌萝卜,迷住了眼睛,有人轻轻掀开你的眼皮,熏熏暖气吹拂掉那个沙粒。兴许还有些浪漫的诗意……

经历几个朝代的安远门不仅没能安远,就连自身也难保。由于经受各种灾难于一身,终于有一天,连废墟也没留下便颓然倒下,城墙遂被切成垂直的豁口。由于城门比较偏东,于是在西北角的人们为了方便出入,就近从几处坍塌的城墙豁口翻越,日久变成通道。当时很多需要到西郊农场参加学农劳动的学生就从那里翻越。比较有名的有两处,一处偏北的豁口,现在成为万岁山公园的南门;一处偏西的俗称“水门洞”豁口的地方,就在现在的金耀门上方。

进入新世纪以后,人们重修北门,与新门、大梁门一样,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命名“安远”,寓意“安宁长远”。一条马路指向北边的黄河南岸。城门的东面,紧靠墙根的地方密布着当年种下的大大小小的槐树,近年来被开发成森林公园。而城门的西边被开发成万岁山景区。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封城原有的五个城门加上小南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进出城圈的需要,于是先后开辟了:新开门;西便门;迎宾门;河大东门和金耀门等,实际上只是打开对应的城墙,修建了进出的通道。门是无形的,只是一种习惯叫法而已。

利汴门,俗称水门洞,位于金耀门北侧。这种特殊的“门”。是让城外的黄河水从这里通入城里,使得城市的湖泊成为活水;早在宋代便有四条河水流经开封,有著名的汴河、蔡河和流经这里的金水河等,每条河流都在城墙下开辟水门,那时这个门叫做“金水门”。

利汴门上有个牌子,是一位刘姓市长所题,时间是民国38年(1949)8月,难得这位刘市长在那种时候还能顾上市政建设。

护城河

护城河亦称为濠,古时使用冷兵器对抗,凡有条件的城池可以依靠隘口、河流、山势等天险作为防御屏障,但位于平原都城,却无险可据,只能依靠深挖沟、高筑墙的方式实现防御的目的。诸多城市在构建之初均采用先在城郭外侧挖沟取土,就近填入城墙内,然后引水入沟,方便运输建筑材料。最终形成人工河流与城墙、箭楼、垛口一道,构成有效的立体防御体系。作为城墙的屏障,具有防御作用,一方面维护城内安全,另一方面阻止攻城者或动物的进入,这是古人在防御手段上对水的妙用。

解放开封时的护城河

到了近代,开始使用长枪火炮等热兵器后,战争的攻防意识发生根本变化,护城河与城墙逐渐淡出人们的意识以至于荒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进入和平年代的人们对防御工事的作用更加淡漠了,为了开展城市建设,开始大规模地拆除旧城门和城墙,作为连体存在的护城河自然不能幸免。如今,护城河已成为老一辈人偶尔能想起来的记忆。如今尚保留着古城墙的城市已经不多,南京、开封、西安等城市是其中的幸运者。

特殊的“城摞城”

开封民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藏几座城”,此说代代相传,深信不疑。虽说当时没有更多的科学依据,但是传说让人遐想,总觉得开封脚下埋有几座立体的繁华古城。于是无穷的神秘感,让传说变得十分诱人。

在1997年修复西门(大梁门)城楼时,考古专家们在城楼北侧地下发现几层古城墙外,还发现三层古马道。马道是古代将士骑马上城巡视所走的路。据考古专家考证:距地面1.85米处的第一层古马道,是清代1841年左右修建的;距地面2.47米处,发现第二层古马道的挡墙,草草地坐在下边古马道的上面。专家断定,这两部分古马道是明代修建的,下面还有一层金代的马道。这三层古马道撩起开封“城摞城”的神秘面纱。

如前所述,开封城墙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漫长的过程,后续的修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开封城墙是我国现存规模大,比较完整的唯一的一座古城墙。最新考古发现,城墙由下至上有着唐代汴州城、北宋内城以及明清城墙的遗迹。现有古城墙的历史叠摞,追溯源头,完全可以延伸到1400多年前的隋唐时代,不应该因明代修建包砖城墙,便断定其仅有600余年的历史。地面上的开封城墙已经令人瞩目,地面下坚实的城墙更让人触摸到历代文明的骨骼,那是繁华昌盛依托。

在接下来的大规模的考古成果证实,在开封的地下还有“门摞门”、“街摞街”等现象。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和勘探设备的更新,开封城下的珍贵文化宝藏将会层层揭开。这些叠摞有如古树的年轮,刻着千百年的风云变化,记录昔日非凡气势与卓越风采。古城开封,既有封闭保守的一面,更有顽强不屈,不断开拓进取的一面。开封在前进。

今日开封古城墙还在修复中。还历史原貌,展现古城“夷门自古帝王州”的气势。大自然没有给开封什么独特的山水风光,因此保护好前人留下基本完整的古城墙,对于开封人来说,是一项能够吸引眼球的资源。这里的一面城墙,几块青砖,都有历史个性,如果抛开它的历史和那些传说,它的价值就是我们看到的那样,是一块残砖,无需深究。可是,想参透砖墙历史性格就会使人陷入长久的思索。从发展的角度看,它的价值除了是历史名城的标志、文化遗产与传统风貌的体现外,还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开封城墙在1200多年间墙址基本没有移动,这在我国城建史上是特有的宝贵实例;二是开封城墙城门位置反映了古城内道路两横两竖的井字型格局交通骨架,加上中间的步行街,构成田字型的繁华商业区;三是开封城墙别于其他城墙的独特功能:它是防洪,抵御黄河水的最后堤坝;也是阻挡风沙的一道屏障;四是从利民的角度来看,市政府修建了免费开放的环城公园,即有效地保护了城墙,又极大地方便了居住在各个方向的市民,人们有了就近锻炼,活动健身的去处。优美休闲的娱乐场所,给有深厚底蕴的开封文化,以展示平台,唱歌,舞蹈,军乐,曲艺,空竹等各有爱好者,而武术,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样样有一席之地,特别是适合养生健身的太极拳活动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退休的老年人。发展旅游的角度看,古老的开封城墙更易于来汴朋友了解历史,在凝固的历史瞬间尽情畅游。(赵炜周 杭乃之)

Hash:c2a7646839067a92cc3219fdfcd9304b21e42617

声明:此文由 今日开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