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历史迷雾的钟声

一套大型乐器出土,

重现一段礼乐盛世,

引出一个史无记载之国,

就此解开一起身世之谜……

先秦时期,以编钟、编磐等“金石之乐”为代表的乐舞十分流行,并与周朝的礼乐制度关系密切。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指曾国诸侯,名乙)墓的曾侯乙编钟正是先秦时期“金石之乐”的代表乐器。这套大型青铜编钟刷新了人们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认识,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

钟鸣鼎食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型打击乐器,也是象征着权力地位的青铜礼器。所谓“钟鸣鼎食”,说的就是古代贵族吃饭时击钟奏乐、列鼎而食的豪奢场面。编钟最早出现于商代,盛于周朝及至秦汉。大小不同、音调高低有序的扁圆钟悬挂于巨大的钟架上,再配以特殊的敲击工具,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编钟。敲打工具通常是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它由65枚钟组成,整座钟架长约11米,高约3米,重达5吨。除一枚“楚王熊章镈钟”外,曾侯乙编钟可分为3层:上层19枚钮钟,中层33件南钟,下层12件甫钟。各钟中,最大的一件重达200公斤;最小的一枚重约2公斤,在演奏中起定调作用。

曾侯乙编钟的声音洪亮优美,其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每枚钟均能发出相距小三度或大三度的两个音,且音域宽广,中心音区十二律(中国传统音乐律制)俱全,可以旋宫转调(古代乐律术语),比现代钢琴只少一个八度。编钟上还刻有错金铭文共2828字,标明每钟乐音,以及曾国与楚、齐、晋、周等国律名、阶名、变化音名的对应关系,反映了先秦时期乐律学的高度发展水平。

其实,人们对于曾侯乙编钟的演奏之声并不陌生。1997年香港回归,在中英政府举行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现场演奏的《交响曲1997:天地人》中即有曾侯乙编钟(复制件)伴奏。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音乐也是由曾侯乙编钟的原声和玉磬之声交响而成。

为什么曾侯乙编钟能奏出旋律?这跟其制作工艺有关。曾侯乙编钟采用“复合陶范”(一种古代青铜铸造技艺)的铸造技术以及铅锡为模料的熔模法,通过合理设计钟壁厚度、鼓部钟腔内的音脊设置(钟内壁中经过打磨的条状坑纹称为音脊)等,使铸件形成“合瓦形”(像两片瓦合在一起),产生“双音区”(能发出两种声音),构成“共振腔”(使声音洪亮),从而产生不同的乐音。可见,先秦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及乐律水平已臻于至极。

曾侯乙编钟在外形雕饰上也独具匠心。承托钟架的铜制底座铸成佩剑武士形象,嵌有绿松石,饰有蟠龙纹饰,铜人衣着用彩绘勾勒,生动立体。钟架横梁上施彩绘,艳丽华贵。横梁两端加固用的铜套则饰有镂空花瓣和龙首,龙首昂扬,气势磅礴。大甬钟的甬部(柱状的钟柄)和衡面则铸镶有红铜纹饰,极富贵气。

能铸造如此大型且工艺精湛的青铜编钟,曾侯乙的权力和地位可想而知。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曾国的繁盛。但奇怪的是,曾国之名却史无记载。

曾随之谜

曾侯乙编钟的问世曾一度在学界引起热烈讨论,其一是因为它所反映出的先秦音乐发展水平;其二则是由于其所引发的“曾随之谜”。

曾侯乙编钟里有一枚镈钟(合瓦形,镈口平齐,扁钮,体大),上铸有铭文:“隹(惟)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熊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由铭文可知,此镈钟为楚惠王赠送曾侯之物,人们称之为“楚王熊章镈钟”。此镈钟也说明,楚国与曾国交好,关系非同一般。

而与楚国交好的国家,史书中亦有记载,但所记之国非曾国而是随国。《左传》和《史记》都记载有“楚昭王奔随”的故事。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打楚国,楚国战败,楚昭王出逃。他先是逃至郧国,差点被郧国国君的弟弟所杀;后又逃至随国,得到随侯庇佑,侥幸逃过一劫。故楚昭王对随侯感激不尽,在回国复位后,他还下令楚、随世代友好,不相攻伐。楚昭王正是上述楚王熊章的父亲。

随国又是什么国家?《左传》记载,西周中叶,周昭王和穆王为巩固疆域,将自己的叔伯兄弟移封于长江流域地区,史称“汉阳诸姬”。随国正是其中一个分封于今湖北随州的姬姓诸侯国,国君始祖为周朝开国大将军南宫适(音同“括”)。可见,湖北随州地区应为随国疆域。

然而,在曾侯乙墓之后,随州地区还发掘出其他大型曾侯墓葬群,如随州叶家山曾侯墓地(西周),随州文峰塔曾侯墓地(春秋至战国)。这说明,虽然史无记载,曾国也确实是存在的。

两个不同名称的国家,一个在史书中有迹可循,却几无出土文物明证;一个史无记载,却频频有文物出土;而两国几乎处于同一个时代、同一片地域,确实匪夷所思。这就是著名的“曾随之谜”。多年来,随着曾侯乙编钟研究的深入,“曾随之谜”也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众说纷纭。

2013年,在曾侯乙编钟出土30多年之后,“曾随之谜”终于告破。考古人员在整理随州文峰塔曾侯墓时,发现一枚刻有180字铭文的甬钟:“唯王五月,吉日甲午,曾侯舆曰:伯适上谔,左右文武,达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此淮夷,临有江夏……吴恃有众庶,行乱西征南伐,乃加于楚……”这段一百多字的铭文,前面记述了曾国的来历,其中“伯适”“南公”正是随国始祖南宫适。后面则记载了战国时期吴王伐楚、楚昭王逃到“曾”国的历史

另外,在叶家山曾侯墓地出土的一件青铜簋上,又发现有“犺作烈考南公宝尊彝”字样铭文。“考”通常是指祖先,这意味着南公适是曾侯家的祖先。

这两处发现表明,曾国就是史书中记载的随国,曾、随实为一国两名。“曾随之谜”终于尘埃落定。

文物是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凝固的记忆。曾侯乙编钟敲开了一个尘封的故国之门,引出了一段迷离身世。当谜底揭晓,钟声磐磐,我们似乎领略到周朝行礼作乐、钟鸣鼎食的繁华盛世。

(文/木昭)

征稿启事

1.稿件必须为原创,内容信息准确无误,禁止一稿多投。

·审稿与发表

2.作者需要配合本刊编辑核实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必要时对稿件进行修改。

END

Hash:253a271d10675a7be0d14c85d74444d929a0fd56

声明:此文由 中华瑰宝杂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