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国保 | 开封篇(16)段岗遗址

段岗遗址

#豫见国保#(开封篇)【段岗遗址】新石器时代至春秋,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杞县城西南6公里段岗村北。

1989年秋和1990年秋,郑州大学历史考古专业和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较为丰富的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晚商文化和春秋时期的遗存。比较而言,以二里头文化堆积最为丰富。

段岗遗址出土的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陶器以夹细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多浅灰。夹砂陶和泥质陶皆胎体中厚,胎质细密,绝大多数为轮制。纹饰以中绳纹为大宗,包括杂乱绳纹、以及为数不多的细绳纹等。

主要器形有圜底中口长腹罐、花边口沿罐、捏沿罐、小口矮领瓮、平口瓮、大口尊、箍状堆纹缸、浅盘和深盘、深腹簋等。

这些陶器同豫西二里头文化陶器的种类和形制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而与和它临近的鹿台岗遗址的先商文化和岳石文化判然有别,从而表明二里头文化东向分布曾至杞县一带。

文化遗迹主要有房基、窖穴、烧灶、排水沟等。生产工具包括石斧、石镰、石铲、石锨、骨锥、蚌镰等多种。段岗的地层关系表明,该文化的相对年代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岗上层文化之间,层堆积较厚,皆可划分为若干期段。

通过对杞县段岗遗址出土陶器种类及陶质、陶色、纹饰等方面的仔细观察不难看出,其与分布在郑、洛地区的二里头文化陶器的面貌大同小异。因此,二者的文化性质是相同的,应属同一文化类型,即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类型。

再通过对二者共有的典型陶器的类型对比,杞县的二里头文化陶器具有明显的晚期特征,约相当于郑、洛地区二里头文化的二、三、四期,绝对年代距今约三千六七百年左右。这与相关文献记载的“老丘时代”的起止时间是基本相吻合的。据此,有学者认为,史料中记载的夏都“老丘”很可能就在附近。

- The End -

欢迎转发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编辑

文字:詹 元

声音:詹 元

美工:韩 菲 马 宁

编辑:宋静林

审校:詹 元 魏朝霞

下期预告

豫见国保 | 开封篇(17)

启封故城

hbvolunteer

Hash:a22879b529b6c5f4b3ba35688cbbfe313a68889b

声明:此文由 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团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