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里的记忆:那一座座宝丰历史的见证者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上,我们会发现北纬33°47'—34°02'和东经112°43'—113°18'的交叉点上,赫然写着两个字——宝丰。
宝丰隶属河南省,坐落在豫中西部,总面积722平方公里。西倚外方山东麓,南接鲁山县,东南与平顶山市新华区交界,东北和北边与郏县毗邻,西北与汝州市接壤,西南与平顶山市石龙区相连。
从境区观音堂林站庄科村洞窟遗址发现,一万年前就有人在这里休养生息,并延续至今。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这片土地上存留的历史痕迹,十不存一。而在宝丰各处矗立的古碑石刻,则是宝丰历史的见证者.......
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位于闹店镇大张庄村南香山寺观音大士塔下券洞内,碑残高2.22米,宽1.46米;碑文49行,满行78字,楷书;蒋之奇撰文、蔡京书丹,宋元符三年九月朔书。内容主要记述大悲观音菩萨得道正果的神话故事。1957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国公主碑
唐国公主碑位于香山寺观音大士塔后,为金代唐国公主及驸马所立。碑文楷书。“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断,现仅存下段大部,内容残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记碑
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记碑在香山寺观音大士塔东侧,明崇祯三年(1630年)十月立。碑额于1967年被砸毁,碑身仍完好无损。全碑通高3米,宽1米,厚0.3米,刘若宰撰并书,僧性海立石,狂草体,16行,共784字。碑文内容主要是记述观音大士塔的创建年代、重修经过以及描绘香山寺的雄伟气势等。碑阴有“崇祯丁卯科举人邑人牛金星……”的记载。
塔里赤墓碑在县城西北15千米官衙村西南三堆山东侧。该碑为元代辅国上将军,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护军、临汝郡公塔里赤次子万奴于元至治三年(1323年)四月立。龙额龟座,通高4.42米,宽1米,厚0.3米。额题阴文篆书“大元临汝郡公神道碑铭”。碑文楷书,28行,满行71字,共1262字。碑文记述,塔里赤世居康里,奉旨南征,过洛阳爱其山水而家焉。碑文详于史。1963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秦苓溪明府留别诗碑
秦苓溪明府留别诗碑现存于商酒务村南街陈松申家,原为程明道先生祠中之物,镶嵌于祠内践履堂殿壁,后程祠被毁,诗碑佚失,1985年复发现。此碑系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为追念嘉庆进士、汝州知府秦伯度所立,碑中诗为秦伯度离任宝丰知县时所作。该碑为横长形,全碑通长1.27米,高0.65米,厚0.11米,碑文楷书,碑末有秦伯度政声撰记。
康熙书法碑
康熙书法碑现存大营镇寨内南后街,此碑为清代康熙皇帝赐给翰林侍讲吴垣(大营人)之条幅,吴宝藏之。后勒一横石,建御书阁奉袭于上,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碑文为:御书临米芾七言绝句一首:
风暖云开晚照明,翠条深映凤凰城。
人间欲识云和态,听取新诗玉管声。
另:吴家原藏銮驾半副,传为康熙帝之仪仗,今存于县文物局。
松风水月碑
松风水月碑该碑现存闹店镇户口村小学,砌于校务处之墙壁上。此碑原在香山寺内之,后移此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为横幅草书“松风水月”四字,碑末款为“何天锡书”、“崇祯九年重阳日过六日”等字。
柏树记碑
柏树记碑现存于县城东22千米李庄乡古城村赵运堂家。该碑通高1.37米,宽0.62米,碑文楷书,16行,满行38字,白思文 撰文、高进忠、张喜全立石,明代万历二十五年立。此碑原立于白雀寺内,主要记述寺内古柏的历史,文中有“此柏佛前一景物耳”语句。白雀寺建于北魏永平年间,距今已1470余年,是宝丰最早的古寺之一。寺内原存石刻,经幢较多,亦是较大的一古建筑群。“文化革命”中被破坏贻尽、荡为平地。此碑由古城村农民赵运堂移至家中得以保存。但碑面字迹损坏严重,很难辨识。
增修程明道先生祠记碑
增修程明道先生祠记碑在县城西北12.5千米商酒务村南完中学校内(原程祠旧址)。碑长方形,通高2.85米,宽1.14米,厚0.31米,碑文楷书,19行,满行为55字,碑额不存。此碑系清代嘉庆进士,诰授朝仪大夫知河南直隶候选知府、宝丰知县秦伯度撰文并书册,碑文内容,主要记述程颢的家世、宦历,在商酒务监汝州酒税及讲学活动等较为翔实。
冯玉祥施政纲领碑
冯玉祥将军施政纲领碑,现存于县城西北13千米商酒务中学校院内。
该碑通高1.74米,宽0.75米,无额,下有长方形石座。碑文 楷书,7行,满行17字,全文119字。此碑为民国17年(1928年)冯玉祥任河南省政府主席时所提出的施政纲领。文末款示“冯玉祥”有署名,应为冯之新书。由当时的宝丰县长乔秉祯所立。
重修香山寺碑记碑
2016年10月,宝丰县香山寺文管所在平整土地时新发现清代《重修香山寺碑记》碑刻一通。该碑碑身四边残缺,字迹尚可辨认。碑身通高约1.8米,宽1.42米,厚0.41米,碑文400余字。随该碑清理出碑座一个。
该碑立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直隶武强县知县李道光撰文,山西平陆县知县敖文李德论篆额,清康熙丙午科进士天轴李建枢书丹。碑文记述了明崇祯末流土之变后,香山寺被毁,仅余观音大士塔,后有僧人福贤经过20余年建设,相继建成水陆殿、伽蓝殿、六祖殿、山门、太尉殿、九老阁等佛殿,加固四周围墙,使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香火大增的历史经过。
留养杨树碑
留养杨树碑现位于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火神庙,于清同治八年所立。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清廷内外交困。为动员地方士绅抵御内乱,朝廷命令各地办团练,筑堡寨,自卫自守。同治二年(1863)马街设局筑寨,修建寨子需要钱财,钱财不足,就要将火神庙前的大杨树给砍掉换取钱财。周边的村民对这株从小看到大的杨树有了深厚的感情,因而合计决定“各出己资如树价,给买主”,从而维持老树的安然留存。
在宝丰,存留至今的古碑还有许多,小编也不能全部一一列举,谨在此将自己所知的部分碑刻分享给大家,如果诸位还有知道有哪些碑刻没有列举出来,欢迎在留言分享!
部分内容摘自《宝丰文化志》
编辑:胖胖、月儿、张晋
编审:言羽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Hash:995dc18b204feff20d70cb510e79dd2a0e978b82
声明:此文由 宝丰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