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门楼张氏宗祠重光,隆重、热闹、喜庆
3月23日,农历2月17日,春意盎然,南狮欢舞,彩旗招展,鼓乐齐奏,赤坭镇红门楼村(自然村)的儿女盼来了张氏宗祠重光庆典的喜庆时刻。来自香港、珠海、清远、广州中心城区、花都等地的宗亲代表,近千名张氏后人和嘉宾、红楼村的140名外嫁女出席了庆典活动。
活动现场
张氏宗祠初建于嘉庆丁丑年(1817年),至今有202年的历史,总占地面积566平方米,居红门楼村偏东位置,是一座具有客家特色的祠堂,俗称"四角走马楼",与客家围屋具有相同的防御功能和特色。
重光的张氏宗祠占地面积320平方米,在旧祠的主体原址上兴建。旧祠拆除的材料,无论石质还是木质,经过维护修复,尽量采用到新祠堂上,最大限度地接近旧祠原貌。最有代表性的是祠堂门口的红色门面,它们采用的红砂岩,它颜色吉庆,用它们做门面,寓意家族兴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中厅的亮点是八根八角形的麻石柱子,从底座到顶部,全部是旧料,充当了顶梁柱的角色。
庆典当日
2018年7月28日,针对张氏宗祠年久失修的情况,经过全体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决定重建祠堂。为使重建工作顺利进行,村里选出9名德高望重、懂经营和建筑的人组成筹备重建小组。张氏宗祠总造价116万元,先后在村民中发动捐款,加上景成、德光两兄弟各捐十万元,众外嫁女捐十万元,筹齐了重建所需的经费。
当日完工的是宗祠的主体工程,后续还有东西两个进村牌楼和围场的建造工作,预计在今年4月底前完成。
庆典仪式上,村长张凤钊向宗亲和嘉宾致辞。他说,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红门楼是咱张家人的根。今天,我们一起见证张氏宗祠的落成庆典,这是我们的一件大喜事,也完成了我们盼望已久的心愿。宗祠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是每个人的心灵归宿,我们应当传承祖先孝悌忠信的美德,团结奋进,开拓进取,为建设好我们的家园,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张凤钊致辞
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会长邓静宜到会祝贺,她说,宗族文化讲究三修,就是修族谱、修祖坟、修祠堂。祠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也是一个宗族议事的场所,它还有教育功能。希望张氏族人继续发扬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功能,让张氏子孙兴旺发达,成为国家的栋梁。
邓静宜赠送邮票并致辞
村里的长者,80岁的张浩生向大家讲述了先辈到此开基和艰苦奋斗的故事,激励张氏后人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努力工作,建设国家。张浩生是建国后村里第一代读书人,他一生从医,2000年从花都区人民医院退休。
张浩生讲话
张氏宗祠的左右两边,重建了两个门楼。靠东边的门额上刻有“东盛”二字,对联是:“礼乐家声远,诗书世泽长”;靠西边的门额上刻有“西荣”二字,对联是:“典祀千年重,绵延万世昌。”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安康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子孙后代的期望。
东盛
西荣
张氏宗祠曾在日本侵华战争、文革破“四旧”中遭到破坏。1938年10月,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毁了张氏宗祠后厅一左一右的阁楼;在破“四旧”中,藏在一个专用木箱中的张氏族谱遭焚毁,只有一块写有“光远堂”堂号的面板幸存下来。据按张氏一脉的字辈(20个字)考证,红门楼的张氏一族与唐开元尚书丞相张九龄那一脉的字辈排列一模一样,推算应是张九龄的同宗。
从小在红门楼生活的张文华讲述祠堂历史
据村里长者张金泉介绍,在250多年前,红门楼村张氏先祖张宏耀携两妻三子,从清远源潭迁来此处落居,其中一子夭折。志荣、志华两子长大成人,他们靠种田为生,后娶妻生子,开枝散叶,渐渐枝繁叶茂,从开基时的三个男性,发展到现在,已有700余人。
询问祠堂重建情况
3月23日从上午到下午,在庄重典雅、恢宏喜庆的张氏宗祠前,张氏宗亲和140名外嫁女欢聚一堂,共叙族谊和亲情,分享着宗祠重光的喜悦。当天的主持人由红门楼的后裔、张氏青年才俊、花都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张旭晖担任。
姐妹们,终于找到你了!
外嫁女合影
武术表演
晚上,张氏宗祠前村民、外嫁女和嘉宾们享受美食,共享欢聚之乐。
这正是:
张氏欢庆睦族园源流长,宗祠重光敬宗地子孙昌。
编辑:小狼 摄影:钟桂潮
Hash:e5b917c53a945741b2c6942c5c0bd748c8cf36d4
声明:此文由 花都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