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盟圣地

青邱堌堆遗址 位于菏泽牡丹区马岭岗镇青邱寺行政村寺西范村东北500米。东北距菏泽城16.5千米,南距青邱路100米,北距新七里河1.5千米。青邱堌堆,青邱为葵丘山一部分,所以青邱也又称为“葵丘”,因其上曾建有“青邱寺”而得名。

青邱堌堆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汉的古文化聚落遗址,又是春秋鲁禧公元年,齐恒公率诸侯会盟之地。1963年,由菏泽地区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高广仁、胡秉华同志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 1973、1980年,菏泽地区文物普查(工作)队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牡丹区文物普查队对其进行了重点复查。采集了大量的不同时期的石器、蚌器、陶片等。经勘探得知,遗址东西宽91米,南北长100米,面积9100平方米。堌堆现存南北长37米,东西宽61米,高约5米,呈覆斗状。东、西、北三面为台阶状。南壁陡直,黄褐土,含沙较多,土质较硬,有夯筑痕迹,但不很明显,从上到下土色一致,结构严密,无包含物,仅暴露有汉墓;北壁断崖暴露有文化堆积层,土质疏松,土色灰褐,可见有灰坑、烧土面、陶片等遗迹遗物。采集的陶片有龙山文化的夹砂灰陶居多,泥质灰陶次之,黑皮陶较少;纹饰有方格纹、蓝纹和细绳纹;器形有罐、甗等;商代以夹粗砂红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绳纹居多。器形有鬲、甗 、罐等;周代以夹粗砂陶占绝对优势,泥质陶次之。陶色多呈红、褐色和灰色。纹饰以绳纹占主导地位,常见器形有鬲、甗 、瓮、豆、盆等;汉代主要有泥质灰陶豆、盆、陶马、陶狗、陶仓、井圈等。

据《曹南文献录•古迹考》记载:“青邱在濮州(今濮阳),宣公八十二年,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青邱”。又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古迹》亦云:“在城西南15千米,即宋、齐会处”。1979年2月,青邱堌堆遗址被菏泽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10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齐鲁会盟台 位于巨野县城丽天苑小区西侧,花冠路东段南侧,西邻丽天大酒店。是一处战国时期的古文化遗存。1957年由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首次发现。遗迹东西长34米,南北宽24米,面积约为816平方米,台高约2.8米,形如覆斗状。1976年春,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进行了调查性试掘,在土丘顶部的东北角开了一个探方,面积为16平方米,试掘深度为4.2米。在发掘至80厘米处,出现了夯土层,层厚约10厘米,夯窝呈圆形平底状,直径约8厘米。从探方的剖面观察,自上而下,均为灰褐土,夯层时断时续,不很规则,土质较为松软,无包含物。据此推断,该土丘是一处古文化遗存。在探方的西部发现了一座墓葬,故而扩方,使探方成为南北4米,东西宽6米,总面积为24平方米。该墓开口在表土下,打破了夯土层。此墓为竖穴石室,出土器物彩绘陶鼎,陶壶、陶盒,时代为东汉。从其打破与被打破的关系可以看出,该土台应是东汉以前的建筑基址。

周王朝建立后,采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措施,分封王室贵胄。鲁国是周公旦长子伯禽的封地,当时虽以头等王国就封,但到了春秋时期,国力渐衰。大野地处鲁之西境,常常受到宋国的侵扰,为了加强防御,鲁国主动与齐国结盟。据《春秋》记载,鲁庄公三十年(公元前664年),在大野泽以西济水之南筑台,齐鲁两国会盟于此,从而使两国关系进一步巩固,军事防御能力得到加强,国势地位大大提高,使之赢得更大生存发展空间。至秦汉时期,此处又成为重要的祭祀场所和埋葬之地。

另据《山东通志》和《兖州府志》记载,原台“崇数仞,广可蔽二亩”。据《山东通志疆域·第三》云“会盟台在县西南三里,昔齐鲁会盟处。”元末明初,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淤积,再加上雨水冲刷,致使台面逐渐缩小。

齐鲁会盟台是齐鲁友好的象征,也是齐鲁文化交融会通的标志,对于研究春秋时期齐、鲁两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与发展状况以及古代邦交史,有着重要的意义。1979年,齐鲁会盟台被巨野革委会公布为巨野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霸会盟台 位于高新区马岭岗镇李朝花村(原古村落古葵丘李庄、又叫李家庄)西北一里,传说因古代该地为盛产向日葵,地势较高,并且有一高大的土丘,故命此地为“葵丘”。春秋时期,“五霸之首”齐桓公会诸侯于此。原会盟台东西约一里,东南延伸约二里,最高处约两丈许。这里古时属于宋国,东面和南面为鲁国,北靠近齐国,西接晋国边陲,为四国交界之地。周边古遗址甚多,临近古黄河河口,是上古三皇游牧之地。。

明朝贤臣户部主事李梦阳,分别于正德五年(1510)和嘉靖二年夏游李朝花西北五霸会盟台,访明朝镖师李朝花,留下了许多诗篇。

寻友登盟壇

明.李梦阳

周室衰微五伯兴,葵丘之盟此留名。

薄暮笼壇春秋去,四野只闻牛羊声。

东南眺望牧童隐,蔓草萧瑟忆征程。

一里壮游解幽意,自古雄心朝花厅。

大明府访友李家庄

明•李梦阳

身正直言落清闲,满腹经纶志毅然。

游走东昏东五里,依临葵丘望桃源

小桥流水孩童嬉,玉龙柳绿鱼肥鲜。

三官镇乾两省客,钟鸣古寨促膝谈。

兄知我欲振羽翼,声影再举青云端。

朝花忠义豪爽气,行侠远播吾汗颜。

目前李朝花村现存两通古石碑和一通残碑,但已风化。(其中两块石刻为清乾隆元年“三官碑记”石碑一通;清康熙三十三年“三官碑记”石碑一通。“重修三官神祠”残碑一通),均记载五霸会盟台的确切位置,大清乾隆元年石刻“三官碑记”记载:大清东明邑有十二景古葵丘,居其邑之东南有五霸会盟约求和废禁治水,立修尧舜禹三官神祠一座于李家庄村东,保四方之安。方圆数十村相奉,据地而言,虽依居古葵丘,神祠也不乏算圣景。相沿以来,每岁三会,常有求必应焉,颂之后世,来此祈福者络绎不绝,时盛况空前,钟声悠远,闻名遐迩。........。

Hash:a199a7d3cb6d2274c33a437a3ed424b25aadacf6

声明:此文由 黄河博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