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也称小苏州,是阳谷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如今...

南有苏杭

北有临张

南方苏州杭州不用多说

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

而这个“临张 ”

指的就是聊城临清阳谷张秋

运河的开凿及通航,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沿岸文化带。元二十六年随着山东通河的开通,使得京杭大运河流经阳谷县东部张秋、阿城、七级三镇,全长30余公里。张秋,阿城,七级也随着运河的来到而繁荣一时,成为京杭大运河上有名的运河三镇。

张秋码头现貌)

然而,经过了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沧桑,现在的阳谷三镇又发生了那些变化呢, 今日阳谷走上街头,看一下阳谷人对运河三镇了解有多少吧?

(建议在WIFI下观看)

阳谷运河三镇的繁华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和通航,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会通河逐渐淤废,运河三镇也因为水运的不便而失去了昔日的繁华,经济也逐渐陷入了萧条和衰落。如今,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阳谷段运河的文化价值愈发突出。《再街再厉》栏目组在此也希望大家能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致力将运河旅游打造成阳谷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运河风情旅游片区,重现运河三镇昔日的繁荣景象。

张秋镇是阳谷县所辖十五个乡镇、三个办事处中的文物大镇。全县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而张秋镇就占有18处之多,仅镇驻地就有8处。翻开阳谷县文物管理所有的档案记录,从1968年至今,全县征集、出土、入藏文物2000余件,而绝大部分出自张秋。

张秋亦是文化名镇,明清时期即建有文庙和安平书院,以及专门刻印,经营书籍的保华书局。木板年画畅销京津及东北各地。过往的达官显要及文人墨客,多在此驻足会友,题诗作画,留下许多佳作及文坛诗话。至今流传的文化艺术门类,也明显的存在着南北文化交融及运河影响的痕迹。

为数不多的体积较大的镇水兽

波光粼粼的大运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文化遗产长廊,两岸古老的街巷建筑名人史迹、风俗掌故、神话传说、历史生态等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运河历史文化群落。

2018年1月17至18日,八省市社科联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协调会在北京举行,由北京市社科联举办的这次会议,首次集合了运河沿线省份社科联、高校科研机构、民间社团等,共商“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计。

作为大运河沿线重要城市,阳谷运河历史遗存丰富,特色鲜明,著名的运河三镇,在全省乃至全国运河城市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中国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中国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组成。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全长2700千米(含遗产河道1011千米), 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它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中国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成为我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大运河由人工河道、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运河文化区域:燕赵通惠文化区、北运河文化区、南运河文化区、齐鲁运河文化、中运河文化区、里运河文化区、江南运河文化区。悠久的历史、漫长的航道构成了多元而又具有统一的运河美学风格。

张秋镇

位于会通河与大清河交汇处,历史上曾称张秋口、景德镇、安平镇。张秋之名,最早见于五代时期,“周显德初,河决杨柳,遣宰相李谷治堤,自阳谷抵张秋口以遏之”。金代曾一度称景德镇,后改复故名。明弘治年间,刘大夏到张秋治河,工程告竣,赐张秋名为安平镇,后复改称张秋,沿称至今。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谓与青州之颜神镇、青莱间之景芝镇,并称山东三镇。张秋居济宁与临清之间,有大清河通运,为南北及东西交通之枢纽。同时,处阳谷、寿张、东阿交界之处,从元代开始即由三县分辖。

元初会通河开通后,尤其是明清两代,张秋镇得水运之便,工商各业得到较快发展,经历了绵延数百年的昌盛和繁荣,久负盛名。当时论及运河沿岸风光,咸称“上有苏杭,下有临(清)张(秋)”。明万历三年(1575年),于慎行作《安平镇新城记》云:“安平在东阿界中,枕阳谷、寿张之境,三邑之民夹河而室者以数千计,四方工商骈至而滞鬻其中……其廛以数百计……齐之鱼盐、鲁之枣栗、吴越之织文纂组,闽广之果布珠琲、奇珍异巧之物,秦之罽毳、晋之皮革、皆荟萃其间。”各地商人通过张秋的运河和大清河商路之便,纷纷将各自的商品运抵这一名镇。

“(张秋)北二百里而为清源(临清),而得其商贾之十二;南二百里而为任城(济宁),而得其贾之十五;东且三百里为泺口,而盐英之贾于东兖者十而出其六七”(于慎行《安平镇志序》)。济宁、临清的商人大量来到张秋,到泺口运盐的商人也都通过大清河从张秋转入运河,南方、东南及西部的商品都汇集到这里,张秋的经济繁荣了起来,城市人口大增,万历七年(1579年)都御史赵贤乃扩建镇城,“跨运河之上,周八里……四门有楼,南北渡口设敌台四座,规划宏壮,为漕河重镇”(康熙《山东通志》卷4《城池》)。

张秋虽是一个镇,但其城市规模比起一般县城甚至比泰安府城还要大,商业发达程度,较济宁、临清差而超过一般县级城市。于慎行说:张秋“都三邑之中,绾毂南北,百货所居,埒似济宁而小”,《东阿县志》亦称:张秋“五方商贾辐辏并列肆河上,大较比临清而小”。当其全盛之时,镇城有九门九关厢、七十二条街、八十二胡同,其中主要街道多以交易品名称命名,如米市街、糖市街、柴市街、果市街、竹竿巷等。江南所产竹木、柑桔稻米桐油、丝绸、茶叶等,多在此卸船,由陆路运销山西陕西及本省各地。本地所产之乌枣阿胶土特产及手工业制品,以及产自山东沿海的海盐等,亦由此装船,运销南方各省,是鲁西主要运河码头以及货物集散地之一。明代湖广参政陈守愚撰《安平城记》,称安平镇“云帆樯林,商贾云集,贸易纷错……此弘治间安平之太平气象也”。

清康熙年间,林芃、马之骦作《张秋志》,述及当时盛况,有“镇当南北孔道,水路要津,船舻云集,轮蹄纷沓,五方商贾辐辏”等语。民国年间《增修阳谷县志》称张秋镇“旧为贡道之通渠,实扼南北之咽喉……在昔繁盛之时,航桅林拥,商贾云集,非三县(指东阿、阳谷、寿张)城市所能及也”。

又说张秋各街市“皆有百货云屯,如花团锦簇。市肆皆楼房栉比,无不金碧辉煌。肩摩毂击,丰盈富利,有小苏州之称”。当时仅在镇上经商的山西商人即有上百家,建有规模较大的山西会馆。至清末民初,因受运河停运及战乱、匪祸之影响,张秋镇渐失昔日之繁荣,但仍有商号70余家(其中晋商20余家),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经营糖、茶、果的“聚”字号(如成聚、福聚、工聚、新聚等)、经营粮食的“德”字号(如石盛德、崇信德、恒德等),经营药品药材兼坐堂行医的“堂”字号(如保圆堂、义圆堂、玉升堂、德华堂等),以及经营南北杂货及典当业的王太恒、泰盛隆、常兴全、常兴和等。

Hash:767b32ed2e0120af8d61ce53792ba5ade1988922

声明:此文由 今日阳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