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南旺分水枢纽“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秘密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29日讯(记者 郝亚松) 8月28日,“千年运河焕新生”主题采访记者团来到素有“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美誉的山东省济宁市,并走进大运河全线最高点——汶上县南旺分水枢纽工程,探寻大运河“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传奇故事。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位于中国大运河的最高点,是中国大运河的关键工程之一,被称为“水脊”,其上、下闸的联合运行实现了南北分水的定量控制,民间流传的“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也是由此而来。它以卓越的水利规划,完善的工程设施,实现了运河对黄淮海三大流域的穿越,造就了中国东部平原横穿南北的骨干水路,被世人冠以“北方都江堰”的美誉。
“汶水滔滔来大东,自然水脊脉潜洪。”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次驻跸南旺,所作《题分水龙王庙》更是高度概括了汶水与南旺的地理关系。“横川僢注势非迕,济运分流惠无穷。”则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分水工程的实质。而后两句“人力本因天地力,河功诚擅古今功。由来大功无大巧,穿凿宁知禹德崇。”更是给予了南旺枢纽工程很高的评价。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以后,南、北运输需求量迅猛增加,为提高运河漕运的运力和效率,打通贯通南北的国家经济大动脉,公元1283年,元朝政府组织开凿了从济宁至东平的济州河。济州河开通以后,漕路由淮河进入与黄河合流的泗水(今中运河)北上,经济州河直抵安山下的济水。
公元1289年,开挖了从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北通卫河,南接泗水、黄河。这样,隋朝以来的大运河就实现了“截弯取直”,从根本上改变了淮河以北运河的格局与走向。自此,大运河不再流经洛阳,从北京到杭州一举缩短了500多公里的航程。到了公元1293年,又建成通惠河,来自南方的粮船沿运河可以直接抵达北京城内的积水潭,实现了中国大运河的第二次大贯通。
然而好景不长,人们很快发现有两段运河经常因缺水而断流,船只搁浅、无法通航。只能通过陆路转运,车拉人挑,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漕运效率。由于元代的会通河和济州河均位于山东境内的黄河冲积平原上,地势南北低中间高,尤以南旺为最高。据明代资料记载,南旺北高临清90尺,南高徐州106尺。一旦到了枯水季节,河道缺水断流就难以避免。
1411年,朱棣派工部尚书宋礼重新开通会通河(明朝的会通河段包括了元代的会通河和济州河两段),他采纳汶上老人白英建议,建戴村坝,引汶水至南旺。围绕引、蓄、分、排四大环节,疏河济运、蓄水济运,把大汶河的水调剂到大运河来,创建南旺枢纽工程,保障了自明成祖定都北京到清朝末年五百多年间的漕运畅通。
南旺分水口最初并不完善,只是一个河口,汶河水从东来直冲运河西岸,再南北分流。分水比例由河道情况及风浪、流量、流速等复杂因素决定。明成化十七年,在宋礼开分水口整70年后,修建南旺南北闸,南闸叫柳林闸,又称南旺上闸,北闸叫十里闸,又称南旺下闸。南北分水量相传是南流3成,北流7成,民间流传“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也是由此而来。南旺上、下闸的联合运行实现了南北分水的定量控制。
南旺枢纽工程建成后,大汶河水被戴村坝拦截,沿着小汶河向南蜿蜒而下,在南旺分水口这里汇入运河,直冲分水驳岸,沿“水脊”地形南北分流,通过开闭南北的柳林闸和十里闸控制南北水量,实现运河畅通,航运不断,其科技水平之高超、实践运用之巧妙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这一水利工程之所以在中国水利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是因为它工程浩繁、作用重大,更重要的是它运用了极为高超的水利科学技术,凝聚了古代官民的匠心和智慧。
Hash:fc14b0c24a6a94f947384872592932b217b4d8cc
声明:此文由 济宁生活手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