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走进后岗,寻找曾经繁华的记忆!
后岗,是什么,是镇?是村?还是街道?现在都不是。是位于亭林西南部的一个正在荒芜中的江南小集镇,它因南靠后岗塘而得名,镇上居民现在隶属于亭林镇松隐社区管理。
可你别小看这个小集镇。后岗明末清初已有集市,清代中期,镇上殷实富户颇多,后毁于太平天国战争,以后逐渐恢复。抗日战争初期,又被日军焚烧殆尽。抗战后期,因地处松金两县交界,市面又有恢复,店铺不下百家,七、八百人口,集镇繁荣。
同仁辅元堂慈善机构和杨顺德油车设在镇上。民国时期,后岗是乡公所驻地,1949年冬,后岗划归金山县,也是后岗乡治所在地,隶属张泾区,曾一度为张泾区政府驻地,1957年并入松隐乡。
据出身在后岗、从小就在后岗长大的陆佰君介绍,后岗总面积0.06平方公里,解放初期,居民只有79户,153人。建筑面积14024平方米。居民分属4个小组。镇为东西一条街,全长0.4公里,原是石皮街,上世纪70年代,改浇成混凝土路面。一条店浜港纵贯镇中,把镇分成东西两岸。
镇上有国营供销合作社和个体商店近50家。还有初级中学、小学、卫生所、信用社、粮管所、邮电所和剧场等单位。镇上原有城隍庙、海潮庵、万安石桥等,还有百年以上桂花树3株,广玉兰1株,均为区级保护古树。镇上华宅内还有一棵百年柚子树,树上至今硕果累累。
日前,我们在陆佰君的陪同下,慕名走进了这略显冷落的古老村落。
老虎灶、豆腐店、老茶馆
陆佰君边走边说,小时侯这后岗的繁荣不比松隐镇差。但这几十年来,后岗老街的居民,一户户搬到了城里,年轻人一个个外出读书、工作,后岗老街变得越来越冷清。
我们由东向西在小街迈步。狭窄的小街上,虽然行人稀少,但老街的标记随处可见。这边的门牌号上写着“后岗镇XX弄”;那边的排门板上挂着“供销社生产资料第一门市部”牌匾;而那些旧门面还在经营的老店对乡邻乡亲来说,倒是倍感亲切。
一家前店后作坊的豆腐店,还在老街面北门面开张着。店主人是位68岁的老者,他叫盛四林,从小就以磨豆腐、卖豆腐为生。后来公私合营,改制为供销社、再到转制私营开业,无论如何变迁,老盛对磨豆腐始终情有独钟。用老盛的话来说,现在后岗镇上就这么一家豆腐店,过去街上进出人多,一天磨黄豆四、五十斤也不觉得累。
现在街上人少了,一天磨上一、二十斤黄豆就能满足供应。我们在店铺内看到,这里主要经营豆腐和豆腐干,有人预订还可冲桶水豆腐。豆腐小菜作为家常菜,附近的乡邻乡亲自然成了老顾客。
盛四林虽年近70,但他干这种体力活一点不觉得累。陆佰君熟门熟路把我们领到老盛生产的作坊,这里有浸豆缸、石磨、豆浆灶、豆腐架子、竹匾等设施,盛四林夫妇现在每天凌晨二、三点钟起床,磨豆腐、烧豆浆、做豆腐、压豆腐干,早上四、五点,豆腐店开门,上镇吃茶的老顾客买上白花花还带着温度的嫩豆腐和散发着豆香的豆腐干,心满意足地离开,盛四林夫妇的心里是满满的高兴。
我们跨出豆腐店往西行,走不多几个门面,一家茶馆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茶馆内四方桌,长条橙,空间还算宽畅。让人过眼不忘的是一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砌就的老火灶,它是茶馆内的镇馆之宝,老茶客们忘不了,这眼老火灶,吞下的是垄糠或煤炭,送出的是滚烫的开水。茶客们上镇吃茶,盛夏时沏上一壶清茶,送上的是清凉;寒冬泡上一壶浓茶,送上的是温暖。
据店主人周兰君回忆,后岗镇上老早最多的是茶馆,隔三差五就有一家,家家生意兴隆,所以有“吃不厌羊汤,听不厌滩簧”的说法。因为滩簧只在茶馆里唱,有评弹、申曲、说农民书等好几种。一部《水浒传》或《三国演义》,说书人要说上个把月不稀奇,他们天天说着“请听下回分解”,听得人们如痴如醉;茶馆开设书场,正是吸引茶客的一种手段。
周兰君说,他现在经营的茶馆,巳有近百年的历史。最早开这茶馆店的是沈补官老人,他在解放前就以此为生。随后接手的是他的师傅宋德忠,师傅以师娘的名字命名,开了个“惠华茶馆”,那时侯,茶客盈门,生意还不差。现今,来镇上的人少,生意虽然清谈些,但老茶客们还是坚持一天不拉上门吃茶。
周兰君告诉我们,开茶馆这门行当很辛苦。他每天凌晨三点就要起床烧开水,一般老年茶客四点钟就来吃早茶,以后陆陆逐逐有茶客出出进进,一直要到下午四时才关门。有的茶客从早晨坐到傍晚,一壶茶也就2元茶钿。看来,开茶馆不是指望赚多少钱,而是为了老茶客的怀旧情节,周兰君对此毫无怨言。
古树、老桥,见证后岗百年苍桑
在后岗的村落中迈步,留给人们印象深刻的就是多棵超过百年树龄的古树和老桥。这些古树、老桥背后都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在一户人家的后庭院内,生长着一棵百年柚子树,树干粗壮,枝叶浓密,绿油油的柚子挂满树枝,令人眼热。
据当地人说,这棵古树的主人姓华,华家祖上是做官的。他家原来住在江苏无锡,是当地有名的大户,有个在朝廷做官的华太师,真名叫华察,就是被人编成唐伯虎点秋香,秋香服侍的那户人家,这户人家后来搬到后岗隐居。
大户人家自然与普通百姓不一样,其实早在民国年间,华家就有人领风气之先,在后岗办过学校。再早些的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女权运动家、当时14岁的华吟梅已经向邻里女伴宣传读书、放足,撰写了《劝止缠足论》,鞭挞“阅千百年而举国不知”的缠足恶习,并且捐出自己家产办教育,免收贫困学生学杂费。作为上海杰出女性,她的杰出事迹记载在《上海妇女志》上。
从华家往东不远处,有一座高墙大院,方圆十几里地的人们都知道它是后岗粮管所。但这大院内,至今生长着三棵桂花树和一棵广玉兰树,树龄均超过百年,就在树旁边,几块长长的黄沙石,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里曾建有大建筑。
原来,这里曾是“辅元堂”的旧址。它的全名叫“同仁辅元堂”,是解放前的慈善机构,这个堂很厉害,能收租米的田地一度达到4000多亩。辅元堂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咸丰五年(1855)归并同仁,所以叫“同仁辅元堂”。当地人说,后岗街上最大的古迹应该就是辅元堂了,现在粮管所里遗留的粗长地基石,就是当时房子的基础。
根据史料记载,这家慈善机构主要行施赡养孤老、恤助寡妇、向穷人和灾民施捐衣被和对无主尸体组织验尸并施棺义葬,同时还开展清除垃圾、水上救生、赞助安装路灯和修路筑桥等公益活动,为筹集慈善资金买田招农收租集资。
清人秦温毅在1903年撰写的《上海县竹枝词》中这样写到“辅元堂,同治初华、金多荒田,给价收买,一可招农归垦,一得收租充公彼此两益,凡置田三十八顷余田,建仓后岗”。据说,后岗辅元堂仓库,仓容5000多石,晚清苏北难民扶携四走,获后岗粮仓救援,幸而得脱异乡漂泊之苦。
以前,跨入辅元堂的高墙大门,就可看见里面有好多很大的清代房子,那飞檐翘角的黛瓦屋顶、漏格雕花的落地长窗、铺着大方砖的回廊、还有那铺着青石板的前后两个大天井及开着大朵白花的玉兰树和开着金黄色小花的桂花树,每到开花季节满院飘香。
回廊西壁,嵌砌着刻有清代朝庭昭书的三块大石碑。回廊东面设计了巧妙的走马楼式与仓廒间相通的粮仓。整个大院四通八达像个迷宫,是当时孩子们玩捉迷藏的好地方。
古树背后有故事,古桥也不例外。
后岗有条乡界河,又叫店浜港,乡界河一头通后岗塘。后岗塘上建有万余桥、盛梓庙桥和太平桥三座桥。万余桥在后岗镇东,它曾是连接亭林和朱行的一条重要纽带。
走在桥上,可听到从东市稍“大华轧米厂”柴油发动机传来的一声声震耳的马达声。桥的北面不远处有座城隍庙,现在后岗中学就是当地城隍庙的遗址。当地还有老人在用香火延续信仰,这就是怀旧的力量吧。
后岗镇中,还有一条连接东西街区的太平桥,太平桥把小镇一分为二。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桥的东堍有个茶馆,镇上开会就往往在茶馆里进行。真正的商业街在西段,走过太平桥进入西段,百货店南杂店、肉铺、布店等店铺林立,这里还有后岗的电影院,电影银幕是电影院的墙壁,当年,看电影的人得自己拿凳子。
走到西街尽头,西市稍有座盛梓庙桥,位于后岗塘支流褚家港口西侧;桥面和两旁桥栏以及两边十多级石阶都是由青石板铺成,高高的拱形石桥上那被岁月磨光了的石阶和两边桥基石缝里长出来的老根小树显示了它的古老。
桥的北面有座黑瓦黄墙、飞檐翘角的盛梓庙,有过三开间,虽然墙体已斑斑驳驳,但仍香烟缭绕。听当地人说,庙里供奉的是刘莽将,一个能保佑农民丰收和驱赶蝗虫的神,有意思的是,传说庙里莽将神的头是红布包的,让人颇
走进后岗,步履匆匆,悠悠后岗的历史厚重感油然而生。昔日的后岗,曾有的喧闹,一天一天的轮回,后岗如今成了人们无法释怀的怀旧。今天,后岗的故事却让我们一遍遍地去抚摸、去倾述、去追寻。但愿,明天的后岗,会跟随时代的变迁,而找回江南小镇固有的精致和优雅。
End
作者:沈永昌、高文斌/文、图
编辑:周文娴
Hash:d6a113080631038dd726f89959a179fc153b9a0a
声明:此文由 金山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