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量|御碑濯雨:被遗忘的咒语
▲50年前玉虚观状况 (照片来源:威海市博物馆)
引言
艺术家陈量在威海驻地期间对乳山昆嵛山玉虚观及文登圣经山进行了田野考察。威海地区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群山万壑中遍布道家活动遗迹。因此道教也成为威海民间的主要信仰之一。道教在昆嵛山一带的活动至今未止,威海民间也由于深受仙风道骨的熏陶,产生了各种烙有道家仪式的祭祀行为,出于对道家神秘仪式的研究兴趣,以及两处极其鲜见的金元时期的道教摩崖刻石,因而展开书写及考察。田野考察也是艺术家一贯的工作方法,此两篇文字及图片收入著作《我的教徒,我的野兽》。
玉虚观考察笔记
陈量
––
所谓玉虚观就是新建的道观,而在新建的道观旁边则有遗址,在尼姑顶东侧。
▲圣水岩
史料载:玉虚观原为一庵,曰“圣水庵”。据1987年在此出土的一块残碑记载,“圣水庵”始于汉晋,距今近两千年。另说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曾派尉迟敬德在此监修宫观,曰“圣水宫”。唐时,这里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殿宇建筑。以后几经兴废,至金大定二十七年(公元1187年),海上七真人之一的王玉阳奉召进京为金世宗皇帝讲完道经,被门人弟子迎至此地,结茅为庵。金承安二年(1197年),牒敕赐额曰“玉虚观”。翌年,王玉阳再次为金章宗皇帝讲完道学,携御赐金帛及道经一藏回此庵,集约“善众门人”“献木”“献谷”“剪荆芟草,夷峻堙谷”,扩建殿宇楼阁、亭台桥榭,易庵为观,称“玉虚观”。崇庆二年(1213年),又牒赐“玉真观”。至此,王玉阳在此地开创了全真教嵛山派。此时,玉虚观“苍松偃盖,古桧蟠龙,碧瓦鳞鳞,朱门赫赫,神仙异人出没,天地英灵自然之气相聚,百姓乞福求德无不灵应。游人云集,香火竟夜”。玉虚观如此壮观,加之有虎涧春风、御碑濯雨、石柱擎霄、竹园遗翠等美景及紫气谷、石燕坡、鸣钟岩、佛顶峰、二姑顶等名胜,使这里成为当时名闻天下的道教圣地之一。
历史已经过去了,而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没有运动的书。这废墟的书目里包括被废弃在草地里观宇石基、石柱、石狮、石兽、碑头。观内所有塑像都是新塑的,虽新尤不存,观宇日渐荒废。在道观抽一签,乃曰:此事比登天还难,不可尝试后果堪。像是一个奇妙的咒语,一直弥漫在我的脑海,不可捉摸。
▲圣水岩摩崖刻石
在道观的后面,是石窟一样潮湿的洞,洞的上方有摩崖刻石,漫漶不清,但依稀看到一些字:“东古镇曲道明”等字,结体坚强,有恣肆感觉,也有生疏的感觉,落款有“大囗七年”,猜测为大定,金代。这种书写歪歪扭扭,无古无今很难判断时期,但看风化程度及整体灵韵,肯定在元代以前。
▲玉虚观碑记:金贞佑二年,威海博物馆藏拓
这里的山川较为平坦,远处群山绵亘,林峦深邃。只有这些字迹和残石才是“会说话的生命”。是“制造意义的能力”,将文化性的东西聚拢起来,变为一种“内在”语言,而不是现在的玉虚观的大而寡淡的景象。残石或漫漶的石刻汉字调动了每一位语言主体的不可归约的主体性。是一种 “生命”。就像“御碑濯雨”这样陌生而又充满迷幻色彩的语言,这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内在,像被遗忘的咒语。
2016年7月10日
· · · · ·
《我的教徒,我的野兽》
- 陈量威海驻地项目-
正 式 出 版 发 行
点 击 阅 读 原 文 进 入 微 店 购 买
▽
鹿羊说
致力于艺术语言播种
主编:刘彭
微信号:lpeng7172
合作:luyangshuo@sohu.com
Hash:2674670c1ecb6189428260b0a9e48c8d6725ebc2
声明:此文由 鹿羊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