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九州青州:探索将军墓、跑马台和鸾凤山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
在邵庄镇东部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叫作小龙山,这个名字源于什么年代,史书有无记载,咱们下回再去考证。今天先说说小龙山东麓的将军墓、北边的跑马台和鸾凤山,这三处地方,多年来迷雾重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笔者仅就乡言俚语、浅做考证,以期抛砖引玉,得到高人指点。
将军墓是哪位将军的墓?
在青州市西北约5公里处,邵庄镇境内神旺庄村西,小龙山东麓,有三座大墓,由北向南排列,中间那座现存高度约5米,另外南、北两座各高约4.5米。每两座之间的距离约600米。这就是2013年10月被公布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神旺庄墓群。
这三座大墓被称为将军墓。乡人们说将军墓的风水是:背依小龙山(西山有靠),面朝北阳水(在东,阳水如带),左有旺泉水(北有泉水旺盛,水为龙),右望尧王山(山形如虎踞于南)。
墓群南临新修通的邵普大道(徐州路),省级文保单位的石碑就在大道北侧。碑的背面详细写道:神旺庄墓群:东周时期。位于青州市邵庄镇神旺庄村村西。由3座封土墓及其陪葬墓组成。封土呈圆丘形,黄褐土夯筑。从其地望、形制、规模、夯筑形式来看,应为东周时期齐国贵族之墓葬,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1990年8月,公布为青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公布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把考古观点和民间流传结合起来就是:这位齐国贵族是一位将军。齐国的哪位将军呢?多数村民说是田忌,还有村民说是田横。
熟悉东周列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齐国主要的将军即是田忌、孙膑、田单,有的读者可能觉得后期的田横和前期的司马穰苴也应该是将军,那我们就权且也把两位算上,再来一一分析。
司马穰苴本名田穰苴,齐景公时因战功被封为大司马,后世称其为司马。今存其墓在临淄区齐都镇尹家庄。
田横起初为将军,后被封为丞相,还曾自立为齐王。田横墓一处在河南洛阳偃师首阳山,另一处在山东高苑县(今淄博市北部高青县),据说只是衣冠冢。
田单墓在今临淄区皇城营村东南,墓前有民国七年所立的“齐相田单之墓”石碑。
孙膑是孙武之后,同属田氏后裔。史书记载,孙膑被齐威王拜为军师。后世一直称其为军师。孙膑墓今存于菏泽鄄城。
用“排除法”这么分析下来,说明将军墓的主人是田忌的可能性最大。可能有读者还会问,为什么咱们列举的都是田氏家族的一些将军,而没有想到其他家族的将军呢?因为这是田氏的封地。
当初田氏的祖先田完(即陈完,本为陈国公子)从陈国逃到齐国,由于能干而且谦虚,深受当时的姜齐的桓公(即姜小白)的赏识,于是将淄水以东、浊水(即北阳河)以西的土地封给了他,今天的邵庄镇全境当时都在齐国田氏的封地以内。田和墓(田齐的第一代齐公即田太公)、四王冢(威王、宣王、湣王、襄王)、大埠顶墓群、西石羊墓群等等大量的齐国贵族墓葬,都在这一区域之内,所以作为田氏贵族的田忌在本族的封地之内卜地而葬是合情合理的。
据神旺庄村内老人说,他们小时候听他们的爷爷讲故事,在很早的年间,这将军墓前原有青石铺成的东西向的甬道,甬道两侧有众多石马,非常高大健壮。祖祖辈辈都说这是将军墓,几位有文化读过书的老前辈说这是田忌将军的墓,就是曾经与齐王赛过马的那位田忌,从将军墓往北走五六里地即是田忌将军驯马练兵的跑马台。
关于田忌
田忌,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亦作陈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时期齐国名将。
约为公元前340年,孙膑逃亡到齐国时,田忌赏识孙膑的才能,收为门客。在一次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时,孙膑向田忌提出了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的田忌赛马法,以三局两胜赢得了千金的赌注。
公元前354年,发生桂陵之战,魏国攻打赵国,齐国派兵相助,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参谋,结果孙膑以“围魏救赵”的兵法大胜。
公元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魏国攻打韩国,齐国派兵相助,仍由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参谋,孙膑仍进军魏都大梁,用“减灶之计”,让魏军大将庞涓轻敌深入,结果庞涓被杀,齐国大胜。
同年,被齐相邹忌用反间计陷害,田忌无法澄清,逃亡楚国。楚王把楚地江南封赏给田忌以示留用,直到齐宣王即位后得知田忌被陷害,将他召回齐国内官复原职。
奇怪的是,生前身为战国名将、齐国大将的田忌,去世后葬于何处?各种史书文献却都没有关于田忌墓的记载。
然而通过观其生平可知,田忌终老于齐国、葬于田氏封地是没有争议的。
跑马台的战略地位:
跑马台又名点将台,今定名为“玉皇庙墓群”,遗址位于将军墓北3公里,兴旺庄村东北约2公里,玉皇庙村西北1公里,齐王路北侧,小龙山山脉的最北端,西距历史文化名山——稷山约3公里,距离淄河的最近距离是往西北方约3公里,北至临淄古城约9公里,东南距青州市中心约9公里。其南倚靠群山,西凭淄河之险,面北和朝东都是大平原。
跑马台现存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长约450米,平地起台高在2.5米至3米之间。现在台上栽满树木,东、南、西三面都是企事业单位用地,据当地村民说原来跑马台的面积比现在大得多。
来过此地的人都说这里是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难得的战略要地。
青州西部山区有一道“分水岭”,即仰天山——牛角岭——青龙山——雀山——金斗山——黑山——小龙山。“分水岭”以东的河流,都流入弥水、阳水,以西的大小水系都流进了淄水。跑马台位于这个分水岭最北段的西侧,地势居高临下,且南有小龙山等群山作为天然屏障,自西至北有淄水环绕,北面20里的临淄城既是强大的依靠,又互为犄角,向东可以俯视广阔的大平原。正是三面有靠,一面迎敌,非常符合古代兵法中讲究的地利。
历史上的临淄城四面都是平原,仅东依淄河,是为无险可守,为了安全起见,也就是说,为了不让敌人打到家门口,必须把城防战线向外推移,让周边的军事据点联起手来,保卫好正中央的都城临淄,平时在这些军事据点设台驻兵、大搞演练。至今我们查看地图都能发现,临淄城周边几十里方圆之内,确实分布着众多的“台”,这些“台”就是用来练兵、点将、跑马、放烽烟等等。这跑马台即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齐国经常与南面和东面的楚国、莒国、纪国发生战争,可以说在战略上,这里就相当于临淄城的南大门。
自西晋永嘉五年起,山东的政治中心从临淄迁到广固城(在今青州市西),之后的千年历史长河中,直到明朝洪武九年之前,山东的政治中心都在今天的青州市区一带。那么,如果站在青州城区,看这座跑马台,其战略地位又如何呢?非常显然,这里恰好是青州城(对广固城、东阳城、南阳城以及益都县、青州府等历代城池的统称)的“北大门”:它南依小龙山等群山,西面和西北可借淄河之险,北面及东北俯视着广阔的大平原,正东可靠北阳河,东南方的青州城既是它的坚强后盾,又与它互为犄角之势。
自古兵马地,一台望两城。
田忌与跑马台:
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三局两胜的智力游戏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由此看来,不但姜齐和田齐的多位齐公或齐王都喜欢养马、赛马,而像田忌这样的贵族、将军同样酷爱养马、赛马。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他们都把战马当作宠物来养,他们养马、放马、赛马,甚至用大量战马殉葬。
东周后期的战国时代,北方的齐国、赵国、燕国、秦国开始吸取匈奴等游牧民族骑着战马射箭的优势,改革兵制,逐步将“车乘作战”改为“骑兵作战”。在这个时期之前,人不是骑在马上作战的,而是用几匹马拉着战车,专门有一个车夫(驾驶员)负责驾驭马车,将士们在战车里面手执金戈长矛作战。
那么,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是不是人骑在马上进行比赛呢?通过咨询众多赛马文化研究专家和历史学家,得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没有人骑在马上,赛马是无法进行的。这就说明,田忌和齐威王的时代,士兵战将们已经掌握了骑术,可以说他们的战场已经从战车里来到了马背上。这样就务必使得战争中的人与马配合更加紧密协调,好的战马的优点比如速度、力量、善于配合、通人性等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了。
所谓跑马,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人骑在马上,让马一边奔跑着,人在马背上练习射箭、挥戈、舞刀、弄枪等各种动作;再一种就是人骑在马上比赛谁的马跑得快,谁的骑术好。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两种“马术”,最早的记载就在田忌赛马的那个时代。
据当地人讲述,祖祖辈辈都叫这里跑马台,曾经出土过马镫和马掌子之类的器物。相传这是东周时期的齐国跑马点将之台。都说此台位于田氏家族的封地之内,既是军事据点,又是田忌将军的驯马练兵的地方。
田忌当时身为齐国贵族,又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对战马的特点是非常熟悉的,也是非常有理由和条件喜欢养战马了。
齐威王喜欢赛马,肯定有自己的“国家级练马场”。田忌当然也有自家的练马场,因为如果不是时不时地把要参赛的马们拉出来遛遛,上中下三等是根本无法分清的。
齐国田氏的王公贵族们早已看准了小龙山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也是田氏的“龙兴之地”。于是在山北端的战略要冲屯兵筑台,作为临淄城的“南大门”。
田忌在这里率军驻守多年,与将士们一起跑马练兵,这里也就是田忌的驯马场。田忌对小龙山、跑马台这一带靠山面水的有利地形是充满了深厚感情的。所以生前卜地于小龙山东麓,去世后就安葬在这里,守望着这里的山山水水和他曾经驯马练兵的跑马台。
鸾凤山之谜
跑马台的南对面有一座山,在古代的战略地位上与跑马台恰好相辅相成,这就是鸾凤山。位于小龙山的龙头位置,海拔在150米左右,山虽不高,却很奇怪:附近别的山都是灌木丛生、杂草茂密,独独这个山顶上竟然连棵草都不长,当地人俗称为“懒老婆山”。
据附近乡间老人说,这座山上之所以草木不生,是因为这里是凤凰歇脚的地方。古人云:“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此山不生荆棘灌木,乃鸾凤栖息之地,所以叫鸾凤山。齐威王时期著名典故:“国有大鸟,落于王庭,三年不飞,三年不鸣,何也?”“夫此鸟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相传成语“一鸣惊人”即出于此山。俗话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鸾凤山,很可能就是小龙山“龙口”前的那颗宝珠。
跑马台与鸾凤山之间是著名的“凤山口”,也有的史书上写作“风山口”,只要是山口,肯定时不时有风来回贯通。“凤山口”仍算是今天的齐王路上的一个“咽喉要塞”,东南抵青州,西北到临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齐国与莒国之间的大道即齐莒古道,这里是必经之地,且有重兵把守,堪称齐国都城的“南门锁钥”。还有一种说法称,此处原名应为“烽山口”,意思是这里是军事要地,北有跑马台屯驻着兵马,一旦遇有敌情,就在南边的山顶上燃放烽火狼烟。
据青州地方志记载,明朝晚期,当时的益都县南仇社出了一位唐姓进士叫作唐焕,在外地为官颇有政声,累迁至河南布政使,晚年致仕还乡后,有一次途经鸾凤山下的“凤山口”时,不幸去世,家人为他安排后事、占卜墓地,竟然卜得鸾凤山西南一处宝地,让唐大官人长眠于此,墓地规模十分场面,据说该墓地呈砚台状,东东依鸾凤山、西望淄河水、南有象山俯卧、北有虎山踞守,预示着家族科举昌盛。据附近村中老人回忆,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残存有石牌坊、石碑等,碑、坊上镌刻着“钦赐进士”“翰林”等大字。凤山口距离南仇村有二三十里地远,唐家是大户人家,于是在此设有墓庐和守墓人。至今,这块“砚台地”是远近闻名的唐家坟。
另据有识之士议论,这个鸾凤山顶上草树不生,或许山底有巨大墓葬,因为如果有墓葬的话,山体里面就已被凿空,那么山体岩表的积水就会都漏下去,山顶上的植物得不到水分的滋润涵养,所以就无法成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山底里的大墓主人又是哪位王公贵族?
种种迹象和传说表明,这座小小的鸾凤山真不可貌相,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的神秘面纱将被揭开。
结语
小龙山的风水应该是相当不错,前面将军墓的卜地环境咱们已经说过,跑马台的战略位置也细细论过,单从周边村庄的名字如神旺庄、兴旺庄、玉皇庙等等也可看出,这里不但“兴旺”,而且有“神”“玉皇”来佑护。“小龙”遇“鸾凤”,十分难得的“龙凤呈祥”。
田忌、将军墓、跑马台、鸾凤山,留给了后人诸多的遐想和猜测,虽然“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却依然吸引着我们去探索!
Hash:77d67cbf132a78e41bff76fd9511f9c8cafbf0f2
声明:此文由 游金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