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观音菩萨都中枪了,《西游记》这个故事究竟讽刺了谁

首先声明,这篇文章没有对观音菩萨不敬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借《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来说说现实中的一些事。

在《西游记》第47回中,唐僧师徒被通天河挡住了去路,只好去陈家庄借宿,结果得知了一件伤天害理的事。

在通天河中,九年前来了一个灵感大王,说每年可以保一方百姓风调雨顺,“年年庄上施甘露,岁岁村中落庆云”。当然,这样的好事儿也不是白给你的,条件就是每年要给灵感大王祭祀一对童男童女。

大家都知道,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孩子都是重中之重,像现在一些偷小孩儿的,只要被抓住了,绝对往死里打,打死了也没人可怜。所以,灵感大王这个条件是不得人心的,如果在民主社会,肯定不会通过。

但是要知道,陈家庄可不是民主社会,灵感大王也不会让你投票,在强权眼里,能给你每年风调雨顺就是最大的恩赐了,你们不感恩戴德,竟然还敢投票反对,太没天理了!

遇到了这种事,孙悟空自然是责无旁贷,帮陈家庄的老百姓出头。但跟灵感大王较量了几个回合,孙悟空不但没占到便宜,连师傅都被抓了去,悟空只好去找观音菩萨求救。

请注意,好戏来了——

当孙悟空到了落伽山,见到观音的时候,观音是这样一副造型:

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

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

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

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

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

(图:梁丽版观音)

什么意思呢?就是刚起床,还没来得及梳妆,头没梳,鞋没穿,衣服也不整齐。

如果只是还没来得及梳妆,倒也没什么,问题是观音根本就没想梳妆,就这么跟着悟空去了通天河。

这显然跟观音以往的形象大相径庭!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观音如此不顾形象呢?后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只因那灵感大王是观音养在莲花池里的金鱼,每天听经,修成了神通,下界作乱。

联系今天的社会,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有哪一位大人物的家人在外面出了乱子,被找上门来,这位大人物肯定会第一时间赶过去,哪里还会在乎头洗没洗,胡子刮没刮?

观音对悟空的解释是怕灵感大王“害你师傅”,其实只是借口罢了,以往悟空去找她帮忙的时候,情况比这次危急的多的是,但你什么时候见过观音这么着急的?哪次不是等“宝相庄严”了才出来?

所以,观音这次这么急着赶来,大家都心知肚明了。

另外再稍微扯一下,不喜勿喷。在影视剧中,人们为了求菩萨保佑,会不断地念叨菩萨的名字,每天都念上几百上千遍,官方的说法是用“诚心”来打动菩萨。但联系一下今天的社会,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

在有些部门,你去找他们办事,去一次两次人家根本不理你,谁还不知道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舒服啊?可你要是天天去找他,一天烦他八次,让他享受的成本远远大于办事的成本,那他肯定就会给你办了,省得你没完没了地去烦他。这才是现实。

当然,心灵鸡汤作者会说: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到这儿还没完呢,接下来还有一个事更值得一说。

观音把金鱼收回去之后,刚要走,悟空拦住说:“菩萨先别走,陈家庄的人被妖怪吃了好几个童男童女,您作为妖怪的领导,不该出来说句话吗?”

观音只好来到陈家庄的上空,现出原形。接下来请看这副场景——陈家庄“一庄老幼男女,都向河边,也不顾泥水,都跪在里面,磕头礼拜”。

等等,好像弄反了吧?观音的手下出来作恶,老百姓不应该声讨观音吗,怎么还疯了似的给观音磕头?

这自然也是反映了一个可悲的现实,观音的手下出来作恶,自然应该受到声讨,但是如果观音一直不出来呢?老百姓又有什么办法?只能继续忍受灵感大王的欺压。所以,别管她有没有过错,只要她肯出来,就是功德。

就像美国有一个大人物说的:不要总是纠结大人物没有履行更多的义务,多想想他们本来有能力做更多的坏事,却没有做。

好吧,大人物就是这么牛,你能怎么样?

再从观音的角度来说,如果在灵感大王还没有作恶的时候就把它收回去,陈家庄的人不会受到伤害,但是又有谁知道观音的功劳呢?但是等灵感大王作恶之后,老百姓呼救无门的时候,观音再出来主持公道,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是驭民之术,多说无益。

Hash:d574f0969799b8cbda79a729538970d7adf23c45

声明:此文由 历史客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