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文史 | 浦东滨江的昔日故事(一)——110年民生码头的变迁
来源:浦东文史
最近,喜闻浦江边上的民生码头已改建为“艺术码头”,并于2017年10月15日对公众开放,成为2017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一部分。
谈到民生码头,必然会联系到其110年的历史,从中也可看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
远东首屈一指的蓝烟囱码头
民生码头,旧称英商蓝烟囱码头。
1902年,英商投资的太古轮船公司组建了蓝烟囱轮船公司。公司成立后不久,就在现浦东洋泾港与民生路之间的江边购置土地,着手兴建码头。蓝烟囱码头1、2泊位建于1908年,3、4泊位于1924年建成,当时称为远东最先进的码头。由于该公司船队的烟囱统一漆成蓝色,“蓝烟囱”不仅作为公司的名称,也作为兴建的码头的名称。
蓝烟囱码头的建造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码头仓库技术,不仅安装了轨道移动式吊式,而且建有危险品仓库,用以储存军火,成为上海港第一座危险品专用仓库。
码头建成后被公认为上海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码头,也被称为远东首屈一指的新型码头。其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一是规模大,码头长750米,可同时停万吨级远洋船4艘;二是结构先进,全部是钢筋混凝土固定结构,不设栈桥,前后连成一片;三是仓库设施先进,用英国进口的钢筋、水泥建造的11座仓库中有2座为四层仓库,配有上海最早使用的仓库升降机、以及先进的防火防爆设施。
照片:英商蓝烟囱码头
1911年,伟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早在辛亥革命之前,一群浦东先贤跟随中山先生,纷纷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并在上海光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宣传弘扬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1922年,浦东塘工善后局在蓝烟囱码头旁,修建了一条南北向的以三民主义的“民生”二字命名的道路。道路修成后,当地的群众把蓝烟囱码头称作民生码头。1951年10月,东起洋泾港,西至源深路,南邻漕浜乡,北靠浦东大道的区域内用路名建立了洋泾区民生乡,民生乡1956年2月撤销。1955后,民生路经多次改造,而现在的民生路,水泥路面,长约4公里,双向车道,北起黄浦江边的民生路轮渡站,南讫锦锈路世纪公园二号门。
照片: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撰写的《辛亥革命中的浦东人》
建国后亚洲最大的粮油专业码头
建国后,蓝烟囱码头由上海仓库公司接管,1953年3月移交给了上海港务局二区的民生装卸公司。很长一段时期,上海地区需要的煤炭、粮食装卸,主要在浦东的码头,其中散粮、散糖,就在民生码头。为了上海市场的需要,上海市政府对民生码头进行了全面改造,建造了30个高达48米的筒仓组合,容量达8万吨的筒仓,一昼夜就可卸空一艘15000吨散粮船,其装卸工艺不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是亚洲地区最大的粮油专用码头。而紧挨着民生码头,就是民生路轮渡站。
照片:黄浦江边的民生码头
亮丽转型为艺术码头
在浦江两岸景观道建设中,设计人员在历史文化建筑传承的基础上,形成建筑与功能完美结合,通过“以旧还旧、新旧融合”的建筑改造理念,使110年历史的老码头成为与陆家嘴CBD核心商务区内又一个具有良好江景优势、个性特征与时尚气息,集文化办公、休闲体验、商业配套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产业集聚区。民生滨江文化城将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建筑特色,与虹桥商务区、世博园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地区、前滩地区并列为上海市六大核心功能区。而转型建成的艺术码头,依靠独一无二的老粮仓组合,给人造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不仅成为浦东滨江文化长廊中的一张“亮丽名片”,还记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时代的担当,文化与景观的有机结合,使浪漫岸线更具魅力。
照片:亮丽转型的艺术码头
资料来源:唐国良主编《近代东外滩》、《辛亥革命中的浦东人》
Hash:5220827fc9edb4709b19a147afe37643543cbc5d
声明:此文由 浦东图书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