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坪堰

八大河水是清朝乾隆年间远安县水系治理工程的总称。它介于洋坪镇和旧县镇之间。八大河水指观东过山堰、观西白鹤堰、旧县盈霖堰、龙湾青龙堰、徐家棚长丰堰、谭家坪屡丰堰、杨家店东坪堰、温家店永丰堰。

有了八大河水,远安的老辈人都晓得这么一句话:“干死花栎树,也有白米饭吃”。可以说一个堰就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东坪堰的故事。

东坪堰坝起源

东坪堰坝位于洋坪镇三板村六组,初建于乾隆56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渠行沮河西岸,呈北南走向,经谭家坪、芦溪湾、土门垭、杨家店、仓前至柳林子回归沮河。全长8.5千米,流量为0.3立方米/秒,灌溉面积87公顷。

东坪堰坝修建好后,为纪念这一水利工程的完成,老百姓在土门垭(现在的双路村十五组)修了双碑,经过两百多年的风吹日晒,碑上文字依旧清晰可见,为我们讲述当年修坝的情形,还将为修建堤坝捐资捐物的人一一铭刻,这是一座纪念碑,也是一部功德簿。至于双碑为什么偏偏修建在此处?听老人讲,东坪堰初建,为了方便灌溉,在开沟引渠的时候,挖到此处山脉,夜里有红水汩汩流出,如血如泣,经高人指点,特在此处立下双碑,也有安抚之意。当然,这只是传闻。

东坪堰的数次整修

历经朝代的更替,也经过战火纷争,无论世事怎么变迁,老百姓还是春耕秋收,一刻也不敢耽误。民以食为天。不劳动一家老小吃什么喝什么?其实这里不止有东坪堰,过去还有一处堰渠和东坪堰相接,故名为“接到堰”。接到堰起于芦溪湾出口处,全程贯通双路村,位置比东坪堰低,东坪堰后来数次改造升级后,接到堰慢慢失去作用,部分沟渠还在。只是当年筑坝的石头被后人陆续拖走,现在是一点形迹都找不着了。

1984年,东坪堰第一次重修,当时谷子刚刚收割完毕,村民趁着枯水季赶紧施工,双路村一组能上的人全都上了。当时村主任叫杨先财,他带领村里五十多个人吃住都在原三板村六组,借住在老百姓家里。大家大年三十回家过了个年又赶回工地施工。一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一条坝底约八米宽、深度约七八米的堤坝才修好。从此,芦溪湾村,洋坪村,双路村的村民用水全靠东坪堰。那个时候没有机械助力,全靠人力一个石头一个石头地垒起来,底子却也打的牢固,坝堤也非常坚固。

为了确保用水,现在在洋坪镇芦溪湾至回龙湾南岸,还修建了在东坪堰旁还修有一座三台泵的泵站,在东坪堰水量不足时用于抽水,保证农田的灌溉。

继1984年之后,东坪堰在2016年迎来她的又一个春天。东坪堰所属沟渠的沮河南岸三板处,(现在的三板村桥头)是一段容易被水冲毁的地段,数年来反反复复,修了又毁,毁了又修,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老书记心里急啊,这方圆几百人都指着她吃饭呢!很少进城的老书记找到县水利局,汇报了东坪堰的现状,这件事马上引起水利局的高度重视,局里立刻安排工作人员到东坪堰查看情况,后来由村里申报项目,一次性争取到107万的项目经费,从坝头一直到强盗湾,修建了近三千米的生态沟渠。

说到强盗湾,还真有这个地名,在很久很久以前,交通并不是现在这样四通八达,没有敞亮的公路,人们出行基本靠走,强盗湾地处芦溪湾桥,那一带荒无人烟,人迹罕至,偶尔有人经过,难免被不怀好意之人打劫财物,强盗湾的名字便由此传扬开了。

“抢水”事件曾经年年发生

为了不误农时,“抢水”一直是那些年各个村庄茶余饭后的谈资。东坪堰沟渠的水需要从三板村过,三板村因其地理位置又用不到东坪堰的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甚至会有争吵不休直至用拳头说话的事件,但是自古以来双路村人口颇多,所以往往也是三板村让步,最终以一场闹剧收场。

东平堰流经芦溪湾和双路村,用水的时候,经双方协调,九点之前芦溪湾放水,九点之后双路村放,一切按规矩来。 双路村渠道流域长,面积大,村民用水也会因先后产生矛盾,后来经村干部协商达成协议,栽秧的时候先满足沟渠上面的农田,然后下面的再放水蓄水。放水的时候村干部会带着自己村里的老百姓拿着铁锹跟着水走,称为“押水”,以防被截流到别处。

记得有一年天降大雨,沮河水暴涨,沟渠水实在太大了,芦溪湾新栽的秧苗全部被淹没至顶,看着真是让人揪心。没办法,芦溪湾村只好把闸门打开,让水分流到河里,但这样一来,双路村就没有水了,经过两个村干部调节,芦溪湾的村民把水田里的水放干净,把闸门重新合上,这才解决了问题。

管护是一个细致活儿

说到管护,老书记说,整个东坪堰所属沟沟渠渠全部装在他的脑袋里,哪里的沟渠筑的夯实,哪里的经不起水泡,哪里的容易堵塞需要随时疏通,他都知道。和住房子一样,平时注意检修漏洞,逢上暴雨季节也不用太担心,怕经不起风吹雨打。

管理员杨先志很是负责,肯吃苦,又下得力,涨水季节基本上一天去一趟。现在大家都用上了智能手机,他特地和老杨书记加了520亲情号,便于随时联系。老百姓也很关心自己的水质水量,发现情况也会随手拍了照片发到村群里,便于及时处理。我们所到之处,除了极少的浪渣,渠水清冽,还有村民在水沟里洗菜。

2020县水利局启动了水系连通项目,其中东平堰生态修复工作投资近50万元。县水利局根据过坝鱼类的种类、习性、溯游能力等生态因素建设生态型鱼道,协调鱼道与两岸环境关系,达到鱼道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要求,进一步保护当地物种,保护当地生态。

东坪堰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有她忠实的守护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潺潺的沮河水绵绵不绝地流淌了数百年,她滋养着我们的祖祖辈辈,也会继续滋养我们的子子孙孙。

▲采访组一行和 杨世清老人一起的合照

▲杨世清老人在为采访组一行实地讲解

▲采访组认真倾听杨世清老人讲述东坪堰的故事

-- 杨世清讲述 墨云整理

Hash:db2851e4989f81728be05c650c09a18b6881ebd1

声明:此文由 远安论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