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旭光,远看青山,近看翠绿

多次来到江西弋阳,认识了龟峰、知道了弋阳腔、了解了方志敏,不曾想,这一次,走进了一个之前从未听说过的地方——旭光乡,它的前身是旭光垦殖场,属乡、林场与垦殖场三合一的运行体制。农垦让这里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地方,就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这次走进了它七个分场中的三个林场。它曾经的繁华、如今的古雅让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探寻之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场被毛竹林覆盖,毛竹,相对而言没有那么美观,也没有那么金贵,却是中国竹林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开发程度最高的竹子品种,是中国南方贫困山区农户十分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在铁沙林场的大片竹林中,所想的这次采风的“产物”,不再是诗意与远方,不再是竹子的秀丽清雅,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这些林场的人如何生活、护林员们的跋山涉水,是林下经济,是这里农垦人的文化心态。

▼铁沙林场,林下甜蜜蜜

铁沙林场的毛竹,每年春天都会出产鲜嫩的竹笋。竹笋成为林场的重要经济来源。竹林下面,还有一箱一箱的蜜蜂,以自己的规律排列组合。蜜蜂勤劳,产下甜蜜蜜。又有人在一旁养猪,欣赏起来设身处地,也可以联想到这里人和平、和气、和蔼可亲的性情上去。

还有红豆杉这样的苗木基地,让人很想隐居在这小苗圃附近,看到林场的护林员和分场的工作人员,他们已经四五十岁了,但从不怯场,因为长年置身这样的生态中,看上去也就是二三十来岁的样子。

更神奇的是,竹林下面,还有铜矿。旭光乡的铜矿储量丰富,自唐代元贞年间开采延续至今。深山竹林里,一座古老的铜矿依旧在运转,似乎停留在了上个世纪。这里的矿工听说在九十年代曾经相当风光,收入很高,还会在菜市场的鱼贩子那里和农校的老师为了争一条鱼而刻意提价,表示自己是“财大气粗”的。最后,铁沙街上的卖鱼人还是原价卖给了教农学课的老师,相比之下,老百姓更尊敬在此教书育人的老师,便刻意牺牲利益、以示文明……从过去读出未来,足以见得,这里人的门槛,也是他们的情怀。

洪山林场,深山砍竹人

夜宿洪山林场几十年前的宿舍,听着蛙叫入睡,清晨,爬山去看民间传说的高山草甸,早已物是人非,唯一欣慰的是沿途的山路全是高大浓密的竹林。在途中,遇见了大片毛竹林,在竹林的深处,也衍生了一种职业,砍竹人。

见到一位为竹早起的砍竹人,我们都跟他开玩笑,要是遇到发掘“丁真”的那个摄影师,他也可以成为洪山丁真。他被太阳晒得黝黑,我久久地看着他,没有因为日复一日地砍竹子而驼背,说话时站得笔直,精气神很足,穿得也是整洁、朴素,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想象都集中在脸上,随性谈笑、无拘无束、逍遥自在,我们和他相处得较短,没看到他皱过眉。但我们看到了他愿意也正在为毛竹付出努力、热情、毕生精力,把身心都奉献给了这个叫洪山的地方。

毛竹长得很快,一年就可以长得很大,一棵长大后的竹子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竹工艺品。从林场到深山,护林员和砍竹人用爬山虎走出了一条蜿蜒的路。砍竹人大多是林场的工人,在砍竹的时候知道该怎样维护生态环境,可见他们在大自然中受到了浸染,见到了同样的自然的画风、心灵的想通、志趣的相投。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美好的、温暖的、富有的。

白马山林场,秋收竹林外

马山林场,竹林下的稻田正逢秋收。金黄色是汉民族喜爱的色彩,看到稻田开始变得金黄,让人感到生命与活力,诉说着盛夏的美满,也让人满怀秋的希望。有了现代的收割机,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人们在丰收时也可以看看风中起舞的竹林。劳动的快乐,现代的器械,是农业的浪漫,也让人感受到从呀呀学语的儿童到耄耋之年的老人的生活传统与他们对农田的情结、以及他们自带的农垦精神。

再生稻的成熟总是更早一点,收割后她还会再长一茬。见到了这里收割的景象,突然间就想到了为解决粮食问题作出卓越贡献的袁隆平,他自称“就是个种了一辈子稻的农民”,怀着“禾下乘凉梦”。这林场的人是生活的强者,他们躬耕田间,有自己的发言权,上了年纪的人生活在教育尚不普及的年代,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他们有很多生态性、生活性兼备的学问。

白马山林场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林木和山木的绿色是和平、幸福的标志,稻田的黄色寓意尊贵、富贵,某个果实或花朵上站立着一只唱歌的鸟,站在树枝上唱歌所表现的是艺人所理解的现实世界。老百姓的生活、林下经济在循序渐进中一点点变好。

在旭光的几个林场,第一天是早上五点起来,第二天是早晨六点,一天下来听了很多很多老的农垦记忆,用相机按下了很多快门定格竹林风景,有感这里人对竹林的顺其性质又物尽其用…体感仍然是清晨刚醒来一般,毫无疲惫,清透且清澈。

作者简介:觉非行记,自由摄影师,旅游自媒体。

新浪微博:@觉非行记

Hash:e37aba2853f6415d2eb78ab41f0e2cf257fd8e92

声明:此文由 觉非行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