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爸爸去哪儿》到河坑土楼

喜欢唱那首《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歌,喜欢看那部电视,因为第三季在福建南靖土楼河坑村拍摄,也就喜欢上了那个古村落。

湖南卫视拍摄的《爸爸去哪儿》第三季中的第三站,大部分取景拍摄就在南靖河坑土楼。据说剧组对外景地的确定有一套很严格的标准,就是要求是个没开发过的,且带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河坑土楼恰巧符合了这个要求。

河坑,位于南靖县书洋镇,距离县城有58公里,是个相对封闭的古村落。它目前还拥有16座风格迥异的土楼,从空中俯视整个村落的土楼群,呈北斗七星状分布,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土楼建于1549年,经历了近五百年的沧桑变化,至今还在使用着。

在河坑,土楼的建筑分圆形和方形两种,又以圆形土楼最为难建。一般一座土楼要花二、三年时间才能完工,较大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付出。早先建造土楼的材料为山里的泥土、竹木材、石块等,先建外墙,用泥土筑起墙体。通常墙体是下粗上窄,大型土楼的墙体直径都要在1.5米左右。墙体完工后,再用木料沿内墙搭建居室。

常见的土楼建有三层,从一层到三层,每间房屋的建筑面积均等,居住者占有的房屋面积大小均等。早先的土楼外墙不开窗户,只有朝内才有窗户,并且土楼的房屋使用都有讲究,一楼用来摆放柴火,二楼是仓储,三楼才是起居卧室。

大多数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易于防盗和防匪。从前山区内常有盗匪出没,所以建造土楼,垒筑高大土墙以防不测。由于土楼的墙壁较高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热纳凉,优点甚多。客家人建土楼时,也会将烟囱砌入土墙内,使厨房免受黑烟污染,十分洁净。

河坑的土楼不仅在建筑风格有鲜明特色,而且大多数土楼的命名也寓意隽永、意味深长。如朝水楼阳照楼永盛楼绳庆楼永荣楼永贵楼等,后人都能读懂这些土楼命名时的人文因素。

一座土楼就是一部家属史,因为住在同一座土楼里几百号人,都来自于同一个家族,外族人是无法入住的。许多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熟记自己的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因为同居一座土楼,自小耳染目睹家族的情形。这也反映出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传统。

在河坑,有一座叫“绳庆楼”的方形土楼,它位于河坑土楼群的最东端,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很别致的坐东朝西向。这座高三层,每层有28间房间的土楼,后楼高,前楼低,斜依在山坡上,更别致的是在土楼的中央,建有一座砖木结构的“祖堂”,形成大楼包小楼的格局。由于年代久远,目前这座土楼已无人居住,只有一对老人在看管着。

好像现今的农村都是这样的格局,年轻一代外出挣钱,留下年老的人在农村看管孩子,看管老屋,看管自己的农田,河坑古村也不列外。在河坑古村行走,会发现村里十分宁静,常见的是老人坐在土楼边晒着太阳唠家常。有的土楼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住上几百人,有的甚至已经无人居住,只留下一座土楼供游客参观。

去河坑的时候,我住过一家叫“锦绣山庄”的农家,农家的主人很自豪地告诉我,《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就有一些场景在他家拍摄的。也许是受《爸爸去哪儿》的影响,农家不大的院子里摆放着数十辆小孩的玩具车,这下我们一帮大人也开始手痒,跨上玩具车,一字排开,来个浩浩荡荡的河坑土楼自驾行。

老爸老爸,我们去哪里呀

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

也许一首天真的儿歌不能涵盖尽土楼的内涵,但是,却能代表着我们去认知土楼,去探索土楼。要不,你也跟我去南靖河坑。

旅游攻略

地址:南靖书洋镇曲江村河坑自然村

门票:50元

------------------------------------------------------------------------------------------------

作者简介

建华中国摄影师协会理事、无锡艺术摄影学会理事、新浪自媒体联盟成员、搜狐金牌作者、同程旅行家携程旅行家、艺龙旅行专家

新浪微博名:@陆建华摄影微信号:ljhsy01 微信公众号:ljhsy02

Hash:2c9d0af62a92bc7acaebba835d68558b945b30a7

声明:此文由 陆建华摄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