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解密丨神话般的建筑——“一柱十二梁”

武当山太子坡又名复真观,利用狮子峰的特殊地形,古代建筑大师们顺依山势的回转建起犹如波浪起伏的夹道墙,被称九曲黄河墙。进二道山门豁然显出一宽阔院落,漫步走进,只见小院重叠、幽静雅适,前有依岩而建的“五云楼”,中有“皇经堂”、“藏经阁”,后有高台之上的“太子殿”。整体布局左右参差,高低错落,谐调而完美,充分体现道教“清静无为”的思想内涵。置身复真观的最高处,俯视深壑,曲涧流碧;纵览群山,千峰竟秀;每逢夕阳西下,还可见武当太和剪影”的奇观。 数百年间,复真观的人文景观被世人广为赞颂。

复真观内有一处小院重叠的幽静之所,那里有一幢让人称奇的“一柱十二梁”式建筑——五云楼!五云楼高15.8米,是现存武当山最高的木构建筑。整体全部是木结构,没用一砖一石,却用全木结构修了五层,高达15.8米。每层的装修都独具匠心。古代劳动人民在不开挖山体的情况下,完全依山势变化而建,取得了整体布局和实用性的双重最佳效果。

五云楼采用了民族传统的营造工艺,墙体、隔间、门窗均为木构,各层内部厅堂房间因地制宜,各有变化。五云楼最有名之处就是它最顶层的“一柱十二梁”。

所谓“一柱十二梁”,就是在五云楼的一根主体立柱上,支撑了十二根横梁。也就是说,在一根主体立柱上,有十二根梁枋穿凿在上,交叉叠搁,计算周密。这一纯建筑学上的构架,是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杰作,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因而也成了复真观里的一大观

五云楼的建筑格局,是武当山独特建造理念的体现。五云楼所处的位置正是一个斜坡,如果开挖山体或填平斜坡,都会违抗明永乐皇帝不开山取材的旨意。于是施工人员想出了“一柱十二梁”的解决办法。这一建筑构架,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以致于忘了五云楼的原始称谓,把整座楼都叫作了“一柱十二梁”。

Hash:ffdf334040a65c3031f3806f5c58dd0502736fd4

声明:此文由 武当山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