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故关村炎帝行宫及演剧考

高平故关村炎帝行宫及演剧考

运城学院学报》 2003年06期 樊淑敏 (运城学院中文系)

摘要:高平故关村炎帝行宫所祭祀的神灵是我们华夏文明人文始祖—炎帝神农,而庙中戏台名为“演奇楼”,对乡村神庙演剧活动及戏剧艺术的发展,曾经起过引导作用,也为今日的中国古代剧场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值得研究者关注。

高平市于山西省东南部,北魏永安中置县,属长平郡。北齐属高都郡,隋先后属泽州、长平郡,唐先后属盖州、泽州,宋、元、明、清俱属泽州,清雍正六年属泽州府[1](P225 7),民国改为高平县,1993年撤县改市至今。

故关村位于高平市团池乡,距市约46华里,位于炎帝陵(高平市庄里村)西北约二、三里许。庙内现存正殿、侧殿、山门、戏台等古建筑,碑刻9通。山门歇山顶,上下两层,面东而立。筒瓦,灰脊兽,檐下砖砌斗拱五踩,双下昂,耍头三幅云,拱门,古朴大方。正殿悬山式单檐,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筒瓦琉璃剪边,垂脊前端加一很短的戗脊,令四角微翘,增其美观。脊上仙人走兽仍在,宝珠残缺,四方形幽页角石柱,柱科五踩双下昂,象鼻上卷,耍头蚂蚱头。补间三朵各出45°斜拱,雕刻华丽,耍头龙头含珠但被割去。通长额枋下配以雕刻华丽的由额,彩绘西天取经故事,二次间则为封神演义故事。内二金柱为鼓凳础,上雕龙与花卉。二侧殿硬山,面阔三间,小瓦式作,东西廊庑均为硬山。戏台二层悬山,灰脊板瓦,方凳础上承二讹角石柱,通长阑额,由额两端施木雕,柱头斗口出蚂蚱耍头。戏房东西各二层三间,硬山顶。

故关村炎帝祭祀,源于对上古帝王三皇五帝的崇拜。炎帝神农是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南宋·郑樵《通志》曾为之作传。

炎帝神农起于烈山,亦曰烈山氏,亦曰连山氏,亦曰伊耆氏,亦曰大庭氏、亦曰魁槐氏、亦曰人皇,少典之元子其母曰女登,有神龙之感,而生神农焉。长于姜水,故为姜姓。以火德王天下,故为炎帝。民不粒食。未知耕稼,于是因天时,相地宜,始作耒耜,教民艺五谷,故谓之神农。民有疾病,未知药石。乃味草木之微,查寒温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义。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或云神农尝百药之时,一日百死百生,其所行三百六十物,以应周天之数。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百草》。……[2](P31)

炎帝神农的主要贡献就是开创了远古的华夏农业文明。神话传说中炎帝的形象是龙首人身或者是牛首人身,他以农业、医药和集市贸易的创造发明者而为后世所敬仰。在他之前,人们靠采集和渔猎为生,炎帝“斫木为耜,揉木为耒,以教天下”,并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而且遍尝百谷百草,山西自古相传神农尝百草于太行山,尝百药于太原,在今天山西太原的神釜岗,还留有神农尝药的大鼎。同时炎帝又创建集市,让人们以太阳的运行为标准,太阳当顶的时候,人们都到一个指定的地方进行交易,所谓“日中为市,交易各得”,“男女杂游,不媒不聘”,初步实现了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由此奠定了华夏大地以农业立国的基础。

神农部落的起源历来有三种说法,一说在陕西宝鸡市附近,古代国家级的神农祠,在宝鸡市南五公里的峪家村,南依秦岭、西临渭水,环境幽美。当地相传炎帝生于蒙峪,产后母亲姜氏抱至九龙泉内洗浴,后来在瓦峪长大成人。于是后人在此修神祠而祭祀他。祠内现存正殿和东西庑殿、钟亭、魁星阁等,祠外有九龙泉。[3]

一说在湖北骊山一带,持这一说法的学者认为,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早期都是经常迁徙的,神农的祖先可能是沿着汉水迁徙到随州历山一带的,这支部落到了随州后才称为“炎帝”,历山才是他们的活动中心。与这一传说相关的神农架就横卧于湖北省的大巴山脉,据说是神农尝百草药的地方[3](P56)。

一说在山西高平一带,太行相传位于山西高平、长治中间的羊头山,山上有神农古城遗址,山下有神农泉、神农井,相传炎、黄二帝大战蚩尤后,黄帝部落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扎根,而炎帝部落也结束狩猎生活,于羊头山一带定居下来。炎帝本人则教民播种五谷,制造农具、传授耕种技术,后因尝断肠草而亡。死后遗体被葬在高平市庄里村卧龙山,即现在的炎帝陵,俗称“皇坟”。而故关村的炎帝庙只是炎帝众多行宫中的一座罢了。

学者对这三个传说,相信第一种的仍占大多数。但从位于羊头山下的高平李家庄村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高平建宁乡东庙村新石器遗址出土文物,以及当地的历代碑碣、民俗资料看,可以肯定地说,炎帝神农曾在高平一带活动过。很可能代表长江文明的炎帝曾一度到达过黄河流域,在长治、高平一带炎黄两大部落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两大文明。

祭祀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尊崇自己的祖先,太行山一带的传说很自然地使高平人堂而皇之地认为自己非炎帝后裔莫属,故关村的炎帝祭祀便是对这一观念的绝对实践。同时又由于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中国农民居身于耕播收藏的生存模式中,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是最基本的生活欲望。炎帝作为万世所依赖的农业的开创者,自然而然地成为农民顶礼膜拜的对象。而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更在于它从耕播收藏活动中对天时地利的依赖,抽象出了一套天人合一的观念,并将之反馈到社会生活中,而成为规范人际关系的一种至高无上的依据。正如庙内现存明·成化年《重修神农炎帝行宫》碑碣云:

春祈秋报在此,转凶遇吉者在此。然后一方之民淳厚朴实,庆浇漓之俗,为礼义之乡,无非神农炎帝之德泽有利于斯土也,大矣。后人之所以修庙袭碑,以久功德于无穷者,岂不宜哉。

在此观念上,农民便把自己参与天地的精神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促进人人关系与人天关系的和谐、通畅。于是便选择了祭祀这一仪式达到“天人感应”以维持世界的平衡,而祭祀作为人的活动的程序性必然带有许多的人文因素,早在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就夹杂有大量的歌舞,如《吕氏春秋·古乐》中说“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麋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至舞百兽。”这实际上是按生活实际而创造的狩猎舞,其中的音乐舞蹈已带有浓厚的仪式性,是向原始氏族的保护神或氏族始祖祈祷,以求打猎获得丰收,或是打猎获胜归来而举行的酬神活动。同时在儒家看来,祭祀仪式只有通过音乐、歌舞的演出,才能完成礼的程序并实现礼的传播;认为礼以节人,乐以乐人,无乐不成其礼,无礼则乐也就失去了意义。当戏曲成为乐的一员时,便可以说是无戏不成其礼了。所以到后代戏曲出现并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之后,民间便义无返顾地将戏曲搬进庙院,老百姓虔诚地相信演戏是春祈秋报之时给神灵最好的祭品。演戏酬神,一方面通过戏曲演出娱己、娱神,达成人与神祗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谐;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借助宗教祭祀礼仪,固守并强化封建的人伦关系,规范人的道德与行为,以符合旧时代做人的准则。将娱人和娱神相结合,这期间已经闪烁着世俗生活的亮光。

最晚在明中叶,戏楼已经是神庙建筑群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人们相信神庙是“祈福禳灾,有祷即应”的,建殿宇以妥神,修戏楼以娱神,二者均不可偏废。但一般神庙戏台或称舞楼、舞厅、舞庭、舞亭,或称乐庭、乐亭、乐楼等,古代有许多村庄不满足于戏台的一般性叫法,而要表现出自己的思考,反映了各地不同的审美取向。如平顺东河九天圣母庙,就名之曰“霓羽楼”,突出对戏曲音乐歌舞的欣赏。太原晋祠称其戏楼为“水镜台”,譬之为一汪清水、一面镜子,可看前代之盛衰,可考人事之得失,从中表现的是静观式的审美心态。而泽州辛壁给戏台取的名字是“礼乐楼”,表现出“雅”与“和”的审美追求。本庙则名为“演奇楼”,奇,即传奇,清·李渔说:“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4](P15)孔尚任也说:“传奇者,传其事之奇者,事不奇则不传。”[5](P5)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明清两代盛极一时的戏曲普遍被称作传奇,本庙戏台被命名为“演奇楼”正是这一风气影响所致,同时台上上演的都是传世之奇者,事不奇不演,那里的人们偏爱刺激性的新奇故事的心理,也表现出来了。

据当地人介绍,每年四月初八到五月初八,在庄里炎帝陵,陵后五谷庙,有盛大的祭祀活动,其时,北营,换马、下邢村,永泉等炎帝中庙,以及故关炎帝行宫,七村共同出资唱戏,举行庙会一个月,以盛大隆重的庙会来祭祀华夏文明的始祖炎帝神农。届时戏台上先唱打神戏,接下来一般唱《八仙过海》,猴戏等神魔鬼怪类的戏,谁能想到,一座戏台的名称,竟能左右一个村子里的戏曲审美观长达500多年。

Hash:33aec83ce776ddb2c4fa1b2e667b07356b037c06

声明:此文由 考古快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