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祖庙│文化漫谈——九州无处不焚香(上)
神的物化表现,是神像和供奉神像的神庙。中国人尊奉的神,当然都有神庙。最小的神是土地神,在院子里的照壁上挖个洞,贴一张木版印的神像,就算是神位了。而另一位最小的神灶王爷,连这么个墙洞也没有,就在厨房墙上钉两颗钉子,棚一片木板,放置一个面蒸的“枣山”,也就算是神位了。
而关羽,在中国享有规格最高的神庙,也享有数量最多的神庙。
随着关羽之神位的不断加封,关羽在中国被称之为大神,神的名号也越来越多:关公,关王,关大王,关老爷,关夫子,关帝,关圣,武圣……等等,不一而足。供奉关羽的神庙,在全国各地无处不在,是中国大地上不分地域的最普遍的建筑物。
我们已经知道,关羽最早的神庙出现在湖北当阳。关羽牺牲的消息传来,荆州百姓的心里就产生了巨大的负疚感。在东吴偷袭荆州时,是荆州守军和伐魏大军中的荆州兵卒背叛了关羽。沉甸甸的良心责备和精神负担,压得荆州人喘不过气来。于是,荆州人就不约而同在当阳关羽牺牲的地方建庙祭祀。
这是广大民众的自发行动,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自觉忏悔和精神救赎,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突然觉醒。关羽的偶像地位的追认,首先来自民间,来自人民。
随后,一座座祭祀关羽的神庙陆陆续续拔地而起。
家乡解州常平,关庙和祖祠建立起来了;长期驻守的荆州,关庙建立起来了;皇帝钦命的首都关庙,国家边陲嘉峪关关庙,埋葬关羽头颅的地方洛阳关林,北京皇宫九重门的第一道门正阳门,朝廷举行大型迎送出征将士的皇城得胜门,清王朝的老家盛京(今沈阳),蒙古的首府归化(今呼和浩特)……都建立了祭祀关羽的神庙。
北至巍巍白山长长黑水,南到茫茫大海丛丛椰林;西起大漠戈壁雪域边陲,东到万里海疆祖国宝岛,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疆土上,关帝的寺庙无处不在。具体的数目当然已经很难统计,但数以万计是绝不夸张的;庙貌遍天下,是绝不夸张的。全国普遍建立关羽祀庙,最迟在元朝已有正式记载:
(关公)英灵义烈遍天下,故所在庙祀,福善祸恶,神威赫然,咸威而
敬之,而燕赵荆楚为尤笃。郡国州县,乡邑闾井尽皆有庙。
到了明朝,“祠庙遍天下”的记载就更明确了:
――明,王世贞:《太仓州修庙记》
关羽的家乡是山西,山西省的关庙则有准确统计:共和国建国之前,共计一千零三十六座(见《关公文化旅游志》,山西人民出版社)。除解州关庙外,最早为宋代建造的阳泉市郊区林里村关庙,亦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重修,始建的时间当更早一些。其余有元代、明代修建的,大部分则为清朝建造,多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香火依然,官方民间,都也不曾轻慢。
清代乾隆朝,北京城里的关庙计有一百一十六座,为京城庙宇之冠,其次才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寺庙,有一百零八座。再其次,是土地庙和真武庙,还有火神庙、地藏庵、三官庙、龙王庙、玉皇庙等等,数目和关庙都不可同日而语。京城最著名的正阳门关庙,镇庙之宝是一副关公画像,相传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的手笔。这副画像在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落在了联军统帅瓦尔德西手里,而这个德国藉统帅知道了关公在中国的神的地位。他曾轻率地下令在北京城烧杀抢掠,但他不敢再轻率地烧掉关公画像,或者把这珍贵的收藏占为己有。他经过慎重权衡,最后的决定是把关公的画像放归原处,并下令他的部下不准染指。那一刻,这个傲慢的帝国主义分子脸上的表情是敬畏,心里的感觉是骇惧。
天下关庙,地境不一,形制各异,不可胜数,而与关公一生行止直接相关的,在关公的人生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当是四座,即是他“身在当阳,头枕洛阳,魂归故乡”的相关之处:
其一是常平家庙,即关公祖祠。常平是关公世居的家乡,也是关公的出生地。常平在解州以南二十里处,依偎在中条山北麓的怀抱中,背靠条山,松涛阵阵;前瞻黄河,波浪滔滔;左有巍巍蒲关,右有浩浩盐池;人类早期社会形态,遗续绵绵;华夏民族历史延续,遗存处处。高山大川雄关险渡的自然地理,物华天宝;先皇古圣前贤远哲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钟灵毓秀,天精地英,当然要孕育出一个伟大的人物。东汉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四日,这里彤云缭绕,空气中弥漫着异样的清香,关羽诞生了。关羽在这个以关龙逢为始祖的关氏家庭,在这个以《春秋》为主要内容的诗书传家的平民家庭,生活到十九岁。在他除暴杀贼只身逃走之后,他的家人遭到官府与富豪的报复和残害,父母也被迫双双跳井身亡。昔日殷实平和的耕读之家,成为一片瓦砾。河东是曹魏属地,关羽牺牲后不会立即为他立庙,据记载,是南朝陈废宗时为关羽在当阳立庙后二十年,隋开皇九年(589年)关羽家乡始建关公祖祠。关公祖祠规模不算大,面积约一百多亩。古柏森森,绿荫匝地,形制与一般庙宇无大区别,但这里是关公家乡,自然有不同于别处的地方。进入家庙,迎面一座威严的石牌坊,刻有“关王故里”四个大字,字迹古朴遒健,为明嘉靖二年(1523年)巡按监察御史王秀立的笔迹。天下关庙千千万,只有这座关庙有资格刻写这四个大字,并不像有些圣人贤哲,后世冒出了许多故里而争议纷纷。孔夫子故里山东曲阜,关夫子故里山西解州,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山别东西,孔夫子关夫子;圣分文武,著春秋读春秋” ,白崇禧撰写的这副楹联,可以看作是天下人对关公籍贯的一致认同。
常平关帝祖祠山门内西侧,有八角七层砖塔一座,一般游客,只知是塔,听了介绍,才知道是当年关羽父母投井殒身的那眼井。乡人感其忠义,后来就在这眼井上建了这座塔,以纪念为免除儿子后顾之忧舍身殉义的关羽父母。中轴线最后是圣祖殿,供奉关氏家族的远祖夏大夫关龙逢,还有上三代先祖。清雍正年间,朝廷赐封关公上三代先祖,曾祖为光昭公,祖父为裕昌公,父亲为成忠公,并授一名关氏后裔为五经博士,以延续先祖祭祀。这在成千上万的关庙中,也是独一无二的,也只有这座庙中有资格供奉先祖。关公封王封帝,关夫人当然也夫贵妻荣,一些关庙也建娘娘殿尊奉祭祀。而关夫人在世时,在这个家庭里相夫教子,尊奉公婆,是关公的贤内助,也是这个家庭里主持中馈的重要成员。夫君外逃,公婆赴死,关夫人潜回娘家,精心呵护和教育儿子关平,直到关羽在荆州安定下来,才辗转千里去荆州寻夫。关羽死难后,有说关夫人带领关兴与女儿逃奔蜀中,也有说得知关羽凶讯即以身殉情。关帝祖祠的娘娘殿,就建在关夫人当年生活过的地方,其意义当然也是别处关庙的娘娘殿不能比抑的。这里的关夫人塑像逼真,神态端庄,凤冠霞帔,衣饰华丽,为清代塑立,是海内外关庙中的珍品。解州关庙的娘娘殿有一副楹联写得好,可惜这里没有采用:
生何地殁何方固无从考矣
夫尽忠子尽孝可不谓贤乎
这副楹联是清代解州知州江闓所撰。江闓对关羽祖上和妻儿的考证持怀疑态度,故有“生何地殁何方”之疑问,可以说他的学术态度十分严谨。但一切持虚无主义,也过于胶柱鼓瑟了。这也可能是常平娘娘殿里没有采用这副楹联的原因。而下联“夫尽忠子尽孝可不谓贤乎?”确乎是对关夫人非常中肯的评价了。有了这么许多别处关庙不会有的特别之处,常平关帝祖祠就不需要再详细介绍了。
其二是湖北当阳关陵,即关公陵寝,埋葬关公身躯的地方。关陵距当阳县城西约五、六里处,东临江汉,西接巴蜀,南望荆州,北连襄阳,是关公生前建功立业取得辉煌胜利的地方,也是他兵败被俘英勇就义的地方。中国历史上最为耀眼的将星陨落在这里,这里的陵庙自然就有了十分浓厚的悲壮气息。孙权杀害关羽后,张昭从南京匆匆赶来,向他分析了东吴的严峻形势,为他提议了“移祸之计”。孙权意识到自己的重大失误,采纳了张昭的意见,把关羽的头颅函封好送呈曹操,把关羽的尸身配置沉香木刻的头颅一起埋葬;自己则率领众多臣僚将领为关羽举办了安葬仪式,依公侯之礼,十分隆重。最初关羽的陵墓为偌大的土丘,林木掩映,到宋朝时当阳官员给予培土修葺,建立了祭亭,周围环以垣墙,栽植苍松翠柏,关陵于是初具规模。明成化年间,当阳地方官员向朝廷申请修建陵庙,得到朝廷支持,大兴土木,修建了牌坊、三园门、马殿、拜殿、大殿、寝殿、碑廊、钟楼、鼓楼等等一应建筑,关陵才成为规模浩大、气肃庄严的帝王级别的陵墓。我国封建时代,帝王墓称陵,大臣墓称冢,普通人葬埋就叫坟了。关公的葬埋地称关陵,当然是他被晋封为帝后才开始的。关公身后的葬丧规格,是帝王的级别了。历朝历代,都有皇帝来当阳为关公祭陵。清同治皇帝在当阳关陵祭拜时,题写了“威镇华夏”金匾,现在还在大殿悬挂。而嘉庆皇帝题写的“灵威攸宅”匾,道光皇帝题写的“声灵如在”匾,咸丰皇帝题写的“万世人极”匾,都已在漫长的岁月中流失了。
关陵里还有许多奇异现象。陵墓所有的树木,不论松柏桑榆,都没有树梢,联想到陵墓里关公无头的尸身,不敢往下再想。更奇异的是,关陵围墙之内四周所有的树木,树身树冠都朝着关公墓葬土丘的方向倾斜,仿佛躬身朝拜之状。围墙之外,一墙之隔,就不是这个样子了。神异之人,自然有着神异之事,偶然巧合,还是另有缘故?不好妄说,也不好随意猜测,只是让人心中不禁肃然又骇然。关陵不远处,即玉泉寺,即当年传说关羽最早显圣的地方,立有“汉云长显圣处”、“最先显圣处”的古碑,也是当年智者大师声称遇到关羽显灵的地方,在这里关羽开始做了护法的伽蓝神。有神论者也罢,无神论者也罢,对于这些神异现象,种种解释,都难以定论,仍要津津乐道又心存疑惑下去。
其三是洛阳关林,亦即关公陵寝,是埋葬关公头颅的地方。关公牺牲后身首两地,这就出现了不同别人的两座陵墓,更显示出了关公生命结局的悲壮。孙权杀害了关公,又怕刘备举倾国之兵来报仇,听从了张昭的“移祸之计”,把关公的头颅献给曹操。曹操当然一眼就能看穿孙权的阴谋,更重要的是,关公虽然是曹操的敌人,但却是曹操非常敬佩的人。曹操就命人配以檀香木身躯,在洛阳城外安葬,祭以王侯之礼仪。以王侯之礼安葬,就是国葬了,曹操对关公的敬爱,也算无以复加,作为敌对的双方,算得上英雄识英雄了。这是曹操一生中做的最后一件事,也算是一件甚得人心的事。安葬好关公不几天,他就死去了。曹操当然经营天下多年,已经做好了随时纂汉的准备,也许就是顾忌关公的巨大存在,就不敢最后实施关键的一步。他当时还是汉相,以王侯之礼礼葬关公,当是国家行为,是一种政治规格。洛阳关公的墓葬,就是最正式和隆重的墓葬了。百姓墓称坟,王侯墓称冢,皇帝墓称陵,圣人之墓才称林。关公的墓,当时应称作“关冢”,也只有黄土一杯,一个大土丘。到万历年间,先后立坊建庙,扩地植柏,有了一定规模,关冢称“关王冢庙”。关羽的封号后来晋为“协天大帝”,为帝号了,关冢就改称“关帝陵庙”。“关夫子陵庙”。这已是清代顺治、康熙朝的事了。道光年间,关公的武圣地位已得到朝野的普遍认同,和文圣孔夫子并称文武二圣,关帝陵墓也就很自然地改称为“关林”。圣人是封建时代做人理想的最高追求,是道德智能极高的人。封建王朝的皇帝也称作圣人,但并不能得到人民的承认,得不到历史的承认,现在没有哪一个皇帝我们称作圣人。圣人不一定都是皇帝,而皇帝也多数不会是圣人,甚至都不是圣人。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内圣外王”,自身内心修养为圣,建功立业封侯封王。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他自己由于本身的条件局限,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一生实践儒家思想而又以高强武艺纵横天下的中古时期的战将关羽,攀升了内圣外王的人生之巅,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民普遍敬仰的人的高峰。
洛阳关林经历朝修葺扩建,现在已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历史遗迹,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全部建筑占地一百八十多亩,建筑风格与故宫仿佛,黄瓦红墙,庄严肃穆。中轴线次第排列着舞楼、山门、仪门、拜殿、文殿、武殿、春秋殿、石坊、碑亭,最后面是关公的古墓地,土丘巍巍,高约三丈,周围柏树森森,墓前甬道两旁石狮护卫,气氛肃然。而比较别处的神像,文殿、武殿中关公的塑像却有特别之处:文殿亦称大殿,塑关公帝王像,身高约两丈,冕旒龙袍,手揖玉圭,面贴镀金(并非红脸),仪态端肃,一派帝王气象。武殿中的塑像更为特别,是戎装坐像,绿袍金甲,长须赤面,蚕眉紧蹙,凤目圆睁,身后关平周仓捧印持刀,与关公一样目光凛冽,怒视东南――昔日东吴方向,仇恨愤怨溢于言表,仿佛还在为着当年历史遗恨怒气难消,气象十分威严。关林距洛阳市城区约三十里,今名关林镇,是洛阳这个九朝故都的重要文化遗迹,也和山东曲阜孔林一样是全国最重要的圣人墓葬,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
作者:王西兰
Hash:68e9d9c04dfdfd16d3264aed8c002e59e0c221f3
声明:此文由 关帝祖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