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番禺的深处,看这些上百年的宗祠,悟每段辉煌的故事

精致的雕花

门前威武的石狮

墙上繁复多彩的壁画装饰

这都专属于祠堂特有的特色

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番禺的这些祠堂故事

你又知多少呢

沙湾

沙湾玉虚宫

沙湾玉虚宫曾经是何氏大宗祠的一个偏祠,如今却成为供奉沙湾人最敬仰的北帝所在之处。玉虚宫位于沙湾镇北村,与闻名遐迩的留耕堂仅一墙之隔,平日里香火旺盛。

多年来,沙湾人都奉北帝为乡中守护神。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沙湾人必定会举办规模盛大的迎神赛会。北帝像出宫巡游,以飘色、醒狮、舞龙、鳌鱼舞等助兴,热闹非凡。

据玉虚宫内北帝传记载,北帝全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也称北极玄天上帝,常被简称为真武大帝或玄天上帝。

据沙湾人介绍,北帝的由来及玉虚宫都有着自己的传说。

据传,北帝乃北方之神,相传是明成祖朱棣让工匠按其容貌铸造而成,而这段故事正是由这名工匠引出。相传,这名工匠在铸出北帝像后十分欣赏自己的杰作,便偷铸了一个,运回家乡供奉。工匠去世后,两个儿子为了争夺北帝像起了纷争,最终闹到了衙门,时任地方官的正是在异乡为官的沙湾人李潞远。为得到北帝像,两兄弟争相贿赂李潞远,最后闹至倾家荡产方才悔悟。李潞远并非贪得无厌的昏官,他将两兄弟行贿的财物全都保存在仓库中,在两人穷途末路时还给了他们。两兄弟欣喜若狂,经过一番商议,决定把北帝像送给李潞远。随后,李潞远任期届满告老还乡,回到了沙湾,把北帝像送给了家乡父老。

石楼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是广州地区现存最早的陈氏祠堂,是奉祀东晋建国大将军陈玄德及石楼陈族六世祖陈道明的祖祠。建于1520年(正德十五年),距今近500年历史

“善世堂”三字由戚继光所题写,制作成匾额挂陈氏宗祠中堂之上。

解放后,善世堂先后被征用做绳厂、毛球厂、织布厂等各种工场。直到2011年,石楼陈氏后人自发进行修缮,积极发动民间力量筹集资金。

善世堂也提倡“修缮与修善同行”理念,额外拨款赞助龙舟、醒狮等文体活动,建设残疾人康复站等,倡导修复有形的建筑,同时修复无形的道德。

南村镇

蒋氏宗祠

蒋氏宗祠位于番禺南村镇市头南约大街,是市头村当地大族蒋氏宗族规模最大的祖祠,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到清康熙五十年重修扩建后座,嘉庆三十八年再重修,加高前座。蒋氏第20代传人蒋炽祥介绍,这座大宗祠背后有着许多小故事,并见证了番禺人民与外国侵略者抗争的历史。

蒋氏宗祠有足足有6米多高的前座,据说以前蒋氏因为穷,经常被其他人欺负。后来找了风水师,说是因为祠堂前座不够高。在升高了祠堂前座后,确实没人找蒋家人的麻烦。

据史书记载,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数十名英军乘小船入侵今南村镇市头村,被当地练勇杀死十多人 ,宗祠见证过抗击外国侵略者历史。

宗祠也曾一度作为沙茭团练总局旧址。由于南村一地地理、军事位置十分关键,当地士绅阶层认为这个地方便于联手抵御内外敌人,所以开始以市头蒋氏宗祠为沙茭团练总局局址。

南村成为清末番禺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蒋氏宗祠成为见证这段近代历史的重要文物

大龙街

古氏大宗祠

在番禺大龙街傍江东村,有两座百年祠堂,其中一座是古氏大宗祠。相传这座祠堂始建于北宋年间,后经历了7次重修,如今该祠堂保存完整。

据古氏后人古泉开介绍,祠堂门口两只精美而又庄严的石狮子有着特殊的寓意。古泉开说,古人建设祠堂,正门两侧的石像是有讲究的,如是文官则在大门两侧放置石鼓,如果是武官,则在大门两侧摆放石狮子。

祠堂所纪念的主人,则是宋朝岭南第一位进士,古成之。

据了解,古成之曾在罗浮山隐居读书10多年,“力学不怠,淹贯群籍”,文誉传四方。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广南东路推荐一人上京考试,他被选中,书面考试,他考第二名。在皇上召见唱名赐策前夕,嫉妒“广南人居其上”的张贺、刘师遒邀成之饮酒,暗中用哑药陷害,致使第二天清早,宋太宗召见唱名赐策时,成之不能说话,无法应试,“帝怒,命扶出之”。成之第一次考试落第。过了三年,即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他再举登第,中进士,同榜28人,他列19,这时他42岁,也成为了宋朝第一个中进士的广州人。宋太宗说到:“广州举士者,始于成之。”

古成之之所以被后人敬仰,除了他锲而不舍的精神及博学多才之外,更是因他以德报怨的广阔心胸。据了解,在被人下毒之后,有人劝他上述以证清白,可是古成之坦然道,命中注定,澄清又将如何?中举之后的他,更是大度地原谅了原先下毒的数人。

大石街

何氏庆后祠

庆后祠隐藏在大石街东联村的闹市之中。走过熙熙攘攘的市场与纵横交错的街道,一个隐秘的巷子后,坐落着这间拥有560余年历史的祠堂。庆后祠曾是大石第一间解放妇女劳动出路的集体厂企基地“大石纸料加工厂”(即大石金纸厂),也作过村大队部、赤脚医生诊所,还一度成了环卫工人宿舍。

与传统的祠堂不同的是,庆后祠没有传统的三进,但是却多了一座“小姐楼”。大石灯草协会秘书长何氏第25代传人何长池介绍:“这里不算传统的祠堂,因为它没有三进这些祠堂固有的建筑区域,它更多属于我们何氏的祖祠。”

何长池表示,以往何氏族人需要办理丧事喜事以及一些家族事务,就会到庆后祖祠进行商谈,小姐楼就是提供给妇女儿童歇息的地方。

据悉,庆后(朝盖)公乃大石何氏十六世人,清康熙时人,考取功名受敕封后,回乡建祠纪念先祖,得乡人敬仰,人称庆后祖,所建祠遂尊称为“庆后祠”。

据传,该祠曾于清朝乾嘉年间重修。“这是现今我们大石何氏唯一幸存的古祠堂,也可以算是整个大石修复得比较完好的文物古迹。”大石何氏第24代传人何绍汉告诉记者,除了为乡亲们大摆筵席、兴办文体活动提供场地,庆后祠在解放前还曾作过私塾。

综合来源:番禺日报

Hash:2744554ba83f6d16083c296c5ba6a334ea479666

声明:此文由 番禺公共服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