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涵江的红砖厝,这才是真正的豪宅!

涵江的红砖大厝,历史感满满。从前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现在每家每户都会分几间房子,有天有地还有大院子和天井。都说买商品房,买别墅的才是土豪,但是以前这些红砖房,就代表着主人的身份地位。

涵江拥有典型的水乡美景。它因水而得名,河水蜿蜒流淌,古宅依水而建。古往今来莆田不少富贵之人都喜择水而居,东方二十五坎、顺茂隆等老建筑便是例子。

被毁前的东方廿五坎。

颇有名气的“顺茂隆”大厝。

除此之外,在涵江涵西街道楼下社区,亦有一座临水而建的清朝古民居,即卢埕的杨氏民居,1993年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到了清朝中期,卢氏家道中落,便把这块地转卖给当时经营麻发家的涵江富商杨氏。杨氏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却不喜欢卢氏原先所建的房子,于是把卢氏旧宅拆了重新铺埕盖房,历时25年建成现在的杨氏民居。

其实像这样的豪宅古厝,江口也是拥有众多。涵江区江口镇东大村东源老洋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型之美令人惊叹,这些南洋老建筑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迄今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东源自然村是有名的侨乡,素来有“小南洋”之称。

早在上世纪初,当地穷苦村民经“海上丝绸之路”下南洋讨生计,事业有成之后,纷纷回到家乡建造大厝,38处特色古民居让东大村获得“小南洋”美誉。时光匆匆,百年时间一晃而过,这些大厝如今依旧静静矗立。

沿着古朴的村道,一座双层堞楼“把守”在前往大厝集中区的路口。东源村位于莆田最北部,旧时匪患不断,因此修建堞楼自保。村里老人告诉说,正是这座堞楼,全村华侨房产才安然无恙。堞楼二层四个角落都有木窗,可惜年久毁坏,只剩空落落木框。

郭厝利大厝、姚丰隆大厝、文德楼...漫步东大村,每隔几步就能看到一栋老侨宅。其中部分已重修并向游客免费开放,有的则院门紧闭无人居住,还有的只剩一两位老人孤守。

姚丰隆大厝,俗称“百二十间”,由两座五厢房一前一后排列,两边加双层护厝,一直延续至下间三厢房双层。整座大厝呈左右对称的三合院一个、四合院一个组合。

文德楼,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宅,据说当年造价六万银元。其水泥用大木桶盛装,由南洋船运至三江码头卸载,再人工背着、扛着运到此处。虽然建筑外形及立面效仿欧式建筑之风,装饰和雕花的纹样却多采用中国民间文化元素。

在偏远的村庄能建起大厝,这是幸事,只可惜在他乡的村民,无暇保护这些古民居。

古秋枫已有五百年历史,虽经风雨沧桑,仍一树繁茂。其根部波浪起伏的树瘤就像数十个子孙围绕着老人在撒娇。秋枫树树径一半在屋内,一半在屋外,仿佛离家下南洋的村民一只脚在他乡创业,一只脚眷恋着家乡。

百年前,年少的他们告别亲人,漂洋过海,远赴南洋。在异国他乡白手起家,备尝艰辛,换来一砖一瓦。

涵江,是兴化千年古镇。清代名列福建沿海四大名镇之首。明清时贸易繁荣,一度成为福建四大商业。这些红砖厝也是当年这段历史的见证,大家这些“豪宅”觉得应该怎么保护起来?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ash:9440c3e47588af88fba8f60c5c4de0137e3f4ac5

声明:此文由 看涵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