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庙到底有没有“庙”?

前段时间,一篇《“宝山”到底有没有山?一张碑原碑拓片带你探究真相》刷屏了朋友圈,也解开了很多人心里的疑问:原来,宝山最早是有山的。那么,在宝山的张庙街道,到底有没有庙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泗漕庙

历史上,张庙地区有一座“泗漕庙”,遗址位于原庙行镇周巷村,即现在的张庙街道通河七村锦辉绿园物业管理公司及泗塘七村第二居委会办公楼所在地。巧合的是,庙行地名正是来源于此庙,张庙地名因取自“张华浜”与“庙行”的首字连缀,因此也间接来源于此庙。

泗漕庙亦称泗潮庙、水漕庙,建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位于周巷村东公房境域。据《光绪重修宝山县志稿》记载,该庙位于鹅艬浦旁,祀汉陈平。民国21年(1932年)“一·二八”中日淞沪战争前,庙界范围很大,东至肇嘉浜(今淞南镇地域),南近吴家宅(今高境填地域),西临金家宅(今张庙街道地域),北靠蕰藻浜,周边有96个村宅。

一·二八淞沪抗战后的泗漕庙

泗漕庙遗址所在地(现左为锦辉绿园物业管理公司,右为通河七村第二居委会办公楼)

泗漕庙前后共三排,中有正殿,前有门卫,后有住宅,周围放佛像,后沿鹅艬浦有庙桥,庙内原有两棵400多年的古银杏树,毁于“八·一三”中日淞沪战争。庙内有老爷(菩萨等)20尊~30尊,其中名气较大的有大老爷、三老爷、五老爷、关老爷、杨老爷、城隍老爷、孟将老爷、土地老爷等,之外还有观音、土地夫人、读书老爷、中贵司相公、差人、马夫等。鼎盛时期,每年有两次庙会活动,每逢正月十五和五月端午节举行“待老爷”活动,各村村民出动,场面壮观。

泗漕庙遭“一·二八”、“八·一三”两次中日淞沪战争破坏,加上多年失修,至20世纪60年代,庙宇仅存破旧的6间房和5尊神像亦被毁。20世纪70年代,其残存庙屋由生产队给受灾社员做住宅,20世纪90年代,因房地产开发而湮没。

长寿

长寿庵始建于何时不详,重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位于段浦村砖窑浜(浦段桥村东)。当时有厢房和大殿等。《民国宝山县续志》记载,该庵位于大场东北乡巨39图。庵前有2棵银杏树,后毁于“八一三”中日淞沪战争。

民国26年(1937年)有一道姑当家,砖窑浜村三代木匠徐之虎率儿子、孙子、徒弟20人对长寿庵进行修缮。民国28年(1939年)“明镜师太”当家,此时为鼎盛期,方园10里开外,都有村民川流不息赶来烧香。庵中菩萨一度被盗,隔了数天后,段浦桥丁荣坤的祖父去浦东换糖,发现那里菩萨是长寿庵的,当晚把菩萨驮回来放入庵中。

建国初期,段浦村村民还举行“待老爷”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十四、十五、十九三天,三月十九、四月十九各一天都有“待老爷”活动,12人抬轿,风雨无阻,吹吹打打极为热闹。1958年人民公社化之后,该项活动停止。庵中有座大铁钟,日常由师太撞钟。民国36年(1947年),林宏法师太到长寿庵主持,一直至60-70年代。后长寿庵被拆除。

鹅艬庙

原址位于长江路780弄长江路小学,肇嘉浜村南面。建庙年代待考,始建于南泗塘、小吉浦、鹅艬浦交汇口西南侧。民国初移建于肇家浜,占地690平方米,有14间房,面积450平方米。“八一三”中日淞沪战争后改为肇家浜小学(长江路小学)。1978年尚存庙正殿,1983年因扩建校舍拆除正殿而湮没。

老徐糊庙

原址在上钢一厂3号门,占地534平方米,有房屋3间,面积90平方米。1959年扩建上钢一厂仓库时拆除。

来源: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Hash:b9d4a12e366350afc47d49a01f656717c11a21aa

声明:此文由 上海宝山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